第四百六十一章 正戲(一)(2 / 3)

“好了,現在我告訴你們一個消息,中國出兵緬甸的事,你們可能都知道了,結果如何現在還不清楚。我要對你們說的就是這個,很可能這次出兵重慶會失敗,也許已經失敗了。”

陳伯康掃視了一圈,觀察著每一個人的表情,臉帶微笑的說:“你們也許很奇怪,我為什麼要說這個,而且還是很可能失敗的事,幹嘛不說打勝的事,或者想說這些不想管的事幹什麼。

因為這件事很不尋常,非常的不同以往的事。你們想想,在國內,(國)軍跟日軍打得你死我活,當然也可以說被日本人的軍隊打得節節敗退,失地連連,喪師辱國。

可你們想過沒有,重慶的蔣先生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仍然還敢堅持出兵緬甸,還要調動十萬兵力出兵緬甸,即使這次出兵敗了,可說明了什麼問題?能用簡單的失敗來解釋嗎?”

眾人的臉上一下就冒出了古怪而慎重的麵容,雖然沒有開口詢問,但陳伯康很清楚這些人都是聰明人,一定會去想其中的問題,至於想不想得通就不是自己的問題了。

“所以,我的意思很清楚,各位千萬不要盲聽盲從,更不要輕易的下結論。看結果也要再過幾個月來看,到那時看清情況之後再做出自己的決定。就像我剛才給各位說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多摸摸他們的底牌,弄清楚他們想要做什麼,要幹什麼,對我們今後是很有好處的,至少有事發生的時候,不會讓我們很被動。”

幾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對他們來說是值得一試的,至少這樣做沒有壞處,花費的不過是一點精力,耽擱一點時間罷了,比較起來還是值當的。

打發走眾人之後,陳伯康靠著大班椅抽著煙,對這次談話並沒抱多大希望,目的隻是給他們打個預防針,讓他們不要跟日本人走得太近,同時,也是在另一方麵配合自己的計劃,讓憲兵隊,特高科的人摸不清楚自己真實的目的,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卻又感到人員緊缺,力量不夠。

如果最後的行動成功了,雖然自己可能是被懷疑的對象,但能從這方麵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隨後,他也離開了巡捕房,驅車到浦東的警察署。在哪兒他要見兩個人,一個是虞晚晴介紹來的人,一個是重慶安排的人。

虞晚晴介紹的人,不用說,一定是個共產黨;重慶安排的人,一定是戴笠安排的,就是不知道來的人是不是熟人。

按理說,這兩個人來的時間不是好時機。因為眼下正是自己行動計劃的最緊張的時候,也是自己投入精力最多的時候,如果來的兩個人對自己的安排心有不滿,隻會給自己增添麻煩,讓自己難辦的。可是,又不得不做出必要的應對。

虞晚晴介紹的人是早在兩個月前就說好了的,隻是沒有預料到在這個時候才過來,讓他有點措手不及。

重慶派來的人,按他自己的猜測應該是趙雲坤向上麵彙報過後,戴老板才安排的人。算算時間,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

可是,兩者之間居然是同一時間,這又讓陳伯康感到即有些為難和緊張,又感到很困惑,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或者是其他原因。

當陳伯康坐在辦公室裏,端著茶杯,看到眼前站立的人,漫不經心的說話。這人是虞晚晴的人,叫吳嶽山,28歲,不魁梧,個頭跟自己差不多,但有些粗曠,有些精幹,不像是幹過警察這個行當的。說話時言語不卑不亢,能聽得出來,是個有骨氣,有正氣的人。

“吳嶽山,來,坐下說,不用緊張。”說出緊張二字,陳伯康自己都感到好笑,麵對年紀比自己年紀大的人,說出這樣的話有點不像樣。好在這個吳嶽山對自己的話沒在意,一本正經的坐在凳子上聽自己訓話。

“是本地人嗎?以前幹過警察嗎?讀過幾年書啊?成親了沒有,有小孩了嗎?家中還有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