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機遇:把握人生隱形財富(2 / 3)

過了10天後,那些工廠降價拋售也找不到買主了,便把所有存貨用車運走燒掉,以此穩定市場上的物價。太太看到別人已經在焚燒貨物,不由得焦急萬分,抱怨起甘布士,對於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發。終於,美國政府采取了緊急行動,穩定了但維爾地方的物價,並且大力支持那裏的廠商複業。這時,但維爾地方因焚燒的貨物過多,存貨短缺,物價一天天飛漲。

約翰·甘布士馬上把自己庫存的大量貨物拋售出去,一來賺了一大筆錢,二來使市場物價得以穩定,不致暴漲不斷。在他決定拋售貨物時,他妻子又勸告他暫時不忙把貨物出售,因為物價還在一天一天飛漲。

他平靜地說:“是拋售的時候了,再拖延一段時間,就會後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貨剛剛售完,物價便跌了下來,他的妻子對他的遠見欽佩不已。

後來,甘布士用這筆賺來的錢,開設了5家百貨商店,業務也十分發達。

如今,甘布士已是全美舉足輕重的商業巨子了,他在一封給青年人的公開信中誠懇地說道:

“親愛的朋友,我認為你們應該重視那萬分之一的機會,因為它將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說,這種做法是傻子行徑,比買獎券的希望還渺茫。這種觀點是失之偏頗的,因為開獎券是由別人主持,絲毫不由你主觀努力;但這種萬分之一的機會,卻完全是靠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

不過同時你們也得注意,要想把握這萬分之一的機會,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目光長遠

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見樹葉,就忽略了整片森林。

(2)必須鍥而不舍

沒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信心是不能成大事的。

假如這些條件你都具備了,那麼有一天你將成功,隻要你去付諸行動。

要在商業活動中有所作為,僅靠一味地盲目蠻幹是收效甚微的。

隻有那些目光長遠的人和百折不撓的人才會緊緊抓住那萬分之一可能的機會,隻有緊緊抓住了萬分之一機會的人才有可能成功。

4.最好的機遇在自己手裏

許多人遭遇挫折和失敗後就會認為是“時運不濟”或“命中注定”。有了這種消極被動的人生觀,怎麼可能看得見機會的存在?對他們來說,再壞的命運都是上天注定的,個人的努力掙紮是抵不過命運的。他們被命運壓得抬不起頭來,也就看不到眼前的機會了。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在35歲之前成功呢?

大多數在35歲之前成功的傑出者都不相信“命中注定”這種觀點,他們認為道路是人走出來的,“人定勝天”,一切都要靠自己。正因為抱有這種觀念,他們能發現機會,並能利用這些機會創造成功人生。

誠然,命運是存在的。可它並不是由天注定的,而是由你本人及周圍環境等因素綜合產生的。過去的命運是凝固的,未來的命運是未知的,一切都要看你自己的掌握了。

所謂必然,如社會環境、家庭情況、經濟條件。生活閱曆、學習環境、工作性質等,這種必然對每個人的事業成敗的影響極為重要。同樣,偶然的機會對每個人事業的成敗也有相當大的影響。但起決定力量的還是自己。你是自己命運的擁有者,隻要你認清必然,又抓住偶然,命運會屈服於你的腳下。

被人譽為“樂聖”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一生遭到的苦難折磨數也數不清。他貧困,幾乎要行乞;他失戀,簡直快自殺;他耳聾,對他寄托於音樂事業是最大的打擊。在一般人眼中,貝多芬的人生何談機會之有。可貝多芬就是個超越於自己命運的強者,他宣言“我要向命運挑戰”,於是就是在他耳聾之後也能譜出《第九交響曲》這樣的不朽名作。也正如他給一位公爵的信中所說:“公爵,你之所以成為公爵,隻是由於偶然的出身,而我成為現在的貝多芬,全靠自己。”

挫折是人人都會有的。受到挫折後,一味地埋怨時運是毫無意義的。你必須冷靜地分析,尋找原因所在,並努力去克服它。挫折隻是命運的附帶品,它絕不能決定命運。可是同樣的挫折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結果。對於命運論者,挫折隻需一擊便可被打倒;而對於相信命運由自己創造的人來說,挫折隻會激起他更大的鬥誌。他會檢討失敗,重新上路,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艱難玉成”。

可見,挫折可以讓人一墮到底,也能讓人飛得更高,這全在於你對命運的心態。

成功的途徑並非一條,不能因一次碰見困難便說命運殘酷。“條條道路通羅馬”,你不能克服這條路上的困難,完全可以走其他路。就像考不上大學的學生,你能說他們已經沒有前途了嗎?連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都是兩次沒有考上大學的落榜者,但他卻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開創的“相對論”理論連大學教授都沒幾個能看得懂。

當然,有一些不幸的“命運”也是客觀存在的。例如人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時代、家庭等。身處落後地區、貧困家庭,起點是很低的,要想追上別人也很困難。但是機會是無處不在的,它並不是一個嫌貧愛富的人,隻要你懂得去觀察,懂得抓住機會,那你就會成就你的命運。

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命運的強者,但他們並不是都站在良好的起點上。要想舉出從逆境中掙紮出頭的成功人士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他們為什麼能抓住成功的機會呢?就因為他們明白命運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命運與機會就像是雙胞胎,一個人的命運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著無數的支路,通往有喜有悲的彼岸。機會就像是路標,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能夠懂得自己掌握命運的人,就能夠看見這些路標,選擇自己想走的方向。而不敢挑戰命運的人,就看不見任何路標,他們隻會順著自然變化走下去,過著完全被動的人生。

所以,想看見機會的人,要做到的第一步便是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弄明白命運與機會的關係。隻有明白了命運的多樣性,才會懂得自己原來有選擇命運走向的權利。而這種命運的多樣性,正是由偶然的機會造成的。有了機會的存在,才會開辟出不同的人生道路。相信命運有著必然走向的人,是不懂得去發現偶然的機會的。不改變這種想法,機會永遠也不會垂青於你。請記住,機會往往垂青拚搏的人。

挫折可以讓人一墮到底,也能讓人飛得更高,這全在於你對命運的心態。起點低並不是理由,機遇無時無處不在,就看你怎樣去把握了。

5.把機遇轉換成財富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理,世界上也找不到兩個完全一樣的人。但是可以肯定地說,成功之路雖然各有不同,但其成功的奧秘都有一點,就是通過機會使他們在商場上叱吒風雲,在情場上應付自如,在官場上笑看同僚。

當今社會,一夜暴富的現象舉不勝舉,這是因為這些成功者除了具有非凡的才能,同時還能尋找非凡的機會。

阿曼德·哈曼就是一個善於利用機會,並不斷進取發家致富的典型。他自己就常說,是機會引導他一步步走向富豪之路的。

在美國禁酒令實施期間,哈曼了解到薑汁啤酒受到大眾的歡迎。於是,他派人到印度、尼日利亞等生產生薑的國家,大量收購生薑,並由此壟斷了生薑市場,此舉讓他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而在羅斯福總統即將上台時,哈曼敏感地意識到禁酒令即將被解除,公眾對酒的需求將會大量增加。而此時的美國不僅沒有造酒廠,甚至連裝酒的酒桶也十分缺乏。於是,哈曼搶先一步壟斷了製造酒桶用的木板,同時建立大規模的現代化酒桶工廠,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工廠利潤就高達100多萬美元。

釀酒業的巨大成就可以說是阿曼德·哈曼一生中最大的成功。這一成功表明,除了勤勞、足智多謀之外,還要努力利用機遇,讓自己適應新的形勢。新的變化。否則,光說不做,機遇永遠不會變成財富。

商場如戰場,往往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看準機會並把握它,將它變成現實的財富,這是每一個夢想成功者最明智的選擇。

但是,有時候,機會就擺在那兒,由於前怕狼後怕虎,猶豫不決,以致機會從手中溜走,這樣的事例難道還少嗎?正是由於我們往往不敢相信自己也能借機遇而一夜暴富,對自己缺乏足夠的信心,所以在機會唾手可得時,不利用機會,讓機會溜走,與成功失之交臂。

有過經商經曆的人都常常感歎市場難以捉摸,“生意難做”,但是看看那些成功的企業家,他們似乎沒有這種憂慮,因為他們總是敏銳地抓住時代性、行業性的機遇,抓住了大機會,使自己的產業不斷擴大。一句話,就是因為抓住大機會,才使那些成功者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有“東北電器大王”之稱的孫峰是木蘭電子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他一手創辦的“木蘭”集團遍布東北,有100多家連鎖店,還在珠海、海南等地開辦了燈飾城、電子城等。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於對信息的把握和利用。

信息往往就是一個機會,蘊藏著無數商業良機,孫峰認識到這一點。1987年,孫峰了解到,由於市場行銷渠道不通,南方的許多城市如廣州、深圳等地生產的收錄機過多,賣不出去,產品堆積在倉庫裏,許多廠商為此傷透了腦筋,造成資金積壓,生產難以正常運轉。

與此同時,在東北的一些大城市裏,收錄機很稀缺,年輕人正熱衷於交際舞和流行歌曲,收錄機正供不應求。這一市場行情的發現,使得孫峰如獲至寶,他瞄準了這個機會,決心做一樁大生意。

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金錢。孫峰立即投入大量資金,從廣州、珠海等地大批購買收錄機,運到沈陽,果然非常暢銷。一年下來,銷售額達到4000萬元。此時的孫峰贏得了“收錄機大王”的美譽。

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裏,35歲之前發財的機遇並不是沒有,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金錢,關鍵在於你要有勇氣和膽量果斷地做出決定,實現發財致富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