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唐第一男優雷海青(2 / 3)

首先遭到清洗的當然是那些沒來得及跑掉的李唐皇族,以霍國長公主(玄宗的姐妹)為首的一百多位皇族成員(霍國長公主、永王妃及駙馬楊馹等八十人外加皇孫二十餘人)全部被拉到了長安的親仁坊,處理手段很殘忍,男的全部砍頭,女的統統剜心。自武則天時代以來,這是李唐皇室最悲慘的一段遭遇。

緊接著就是楊國忠的黨徒和那些隨同玄宗出行的大臣們的家屬,這些人都是李唐的鐵杆兒支持者,留著非但無用,而且還可能誘發隱患。叛軍用鐵錐將這些人的腦袋一一撬開,連繈褓中的嬰兒都不能幸免。

入城十日,安祿山幾乎殺掉了一萬人。但他還嫌不過癮,又頒布了一道命令:凡在京的唐朝官員,如果不主動前來投降,一律處死。於是,京兆尹崔光遠、前任宰相陳希烈、刑部尚書張均、太常卿張垍、監軍邊令誠全部登門投降。

第二件,就是擄掠。小玉說了,安祿山不喜歡長安,他喜歡的地方有兩個,範陽和洛陽。安祿山命人將長安皇宮中的太監、宮女、樂工、伶人等等全部送到洛陽,所有的府庫財帛、珍寶奇物則一律送回範陽。

這兩件事情做完了之後,安祿山任命張通儒為西京留守,田乾真為京兆尹,以安守忠屯苑中,以孫孝哲總督軍馬,節製諸將,自己則返回洛陽,繼續過他的逍遙生活去了。

(二)

男優,女優,這是日本人對於藝人的稱呼。

可能很多朋友並不知道,將藝人稱之為優的說法實際上始於我國,是我們的老祖宗首創了“優伶”這個詞彙,用以指代戲子、樂工、舞師等演藝人員,男為“優”,女為“伶”。唐朝時期,中外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極為頻繁。日本一撥接一撥地向唐朝派遣“遣唐使”和留學生。“優伶”這個詞彙就是在這個時候經這些人而傳入日本的。

在封建時代的中國,優伶其實是一個帶有強烈貶義色彩的詞彙。因為,藝人處於社會等級金字塔的最底端。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麵,原因當然是多層次多方麵的,小玉姑且撿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來說。大家都知道,封建時代的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農業和農民在國家的社會經濟體製當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在這種社會經濟製度下,農民中的霸主,也就是地主,是社會的第一階層,在各個方麵都享有特權。

僅次於地主的,便是農民了。雖然在封建時代的大部分時期,農民的境遇都很一般。但是,他們是有產者,有自己的土地,靠辛勤勞動養活自己,所以社會對他們的認可度較高。

再下來就是商人和藝人了,這兩者都是賤民。但是,兩者之間,藝人更賤。根據儒家的理論,商人雖然唯利是圖,但是,他們起碼沒有出賣自己的人格和尊嚴。而藝人為了生活,往往要賣藝賣笑,有時甚至要賣身。既然藝人們可以出賣自己的人格和尊嚴,那還有什麼是他們所不能出賣的呢?他們可以出賣自己的朋友,可以出賣自己的親人,有時甚至可以出賣自己的國家,而這樣的例子在曆史上屢見不鮮。所以,在封建時代,藝人們的社會地位是最低下的,名聲也是最臭的。看過《梅蘭芳》和《大宅門》的朋友,對這一點肯定印象深刻。即便在民國時期,仍然有“寧願沿街要飯,不進梨園犯賤”的說法。

本章故事的主人公雷海青就是一位藝人。

雷海青,男,生於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卒於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大唐清源郡田莊村(今福建莆田東嶠鎮田莊村)人氏,是玄宗時期著名的宮廷樂師。

他的出生具有強烈的神話色彩。雷海青於開元四年四月初九出生在一個普通百姓家庭。老雷頭和老雷婆驚奇地發現,這個新生兒嘴巴周圍的皮膚居然是烏黑烏黑的。他們一致認為,這不是他們的孩子,而是一個不祥的怪物。為了安全起見,兩口子就把這個嬰兒丟棄在了村外的大路上。也是此娃命不該絕啊,剛好有一個戲班經過此處,他們親眼目擊了一起靈異事件:一隻大毛蟹爬在嬰兒的嘴邊,用口中的涎沫哺喂這個孩子。戲班班主認為,這個孩子不是凡人,便把他帶走撫養。因為這個孩子戴的小帽上繡有一個“雷”字,班主便為他取名為雷海青。

雷海青本就聰明伶俐,在戲班中耳濡目染,到了十八歲的時候,已經學下了一身本領,吹拉彈唱,是樣樣精通,括弧,尤其擅長彈琵琶,反括弧。

本來呢,雷海青隻是一個民間的流浪藝人而已。但是,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他居然一步登天,成了大唐玄宗皇帝的禦用樂師。這話啊,還得從玄宗做過的一個夢說起。

話說有一年的中秋之夜,玄宗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自己飄飄蕩蕩來到了月宮。月宮中有很多穿著白色衣裙的美麗仙女,她們有的在奏樂,有的在跳舞。玄宗本來就是個狂熱的藝術青年,仔細欣賞之下,發現她們所穿的衣服十分考究,演奏的樂曲也是相當得動聽。一打聽,原來這些仙女所著的白色衣裙叫做“霓裳羽衣”,她們所演奏的樂曲叫做《紫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