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形勢觀、政策觀教育:使大學生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形勢,理解政策,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形勢觀和政策觀。

2.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基本立場和科學方法

《形勢與政策》課是一門集綜合性、科學性、應用性為一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隻有端正學習態度,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一切學科的學習,包括《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學習《形勢與政策》課,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針對性地觀察形勢,理解政策,隻有這樣,才能在形勢與政策問題上作出正確的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確立馬克思主義形勢觀和政策觀。

(2)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和方法。學習《形勢與政策》課,應當重視學習和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同時應當更加重視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和方法。要密切聯係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密切聯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民主法治、思想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實際,密切聯係國際環境和形勢的實際,密切聯係大學生自身學習、生活和思想認識實際,逐步提高對形勢的認識能力和對政策的理解能力,用正確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言行。

(3)運用科學比較的方法。學習《形勢與政策》課,要把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有機地結合起來。橫向比較是對不同地域、不同國度的事物因條件不同而產生的差異進行的比較;縱向比較是根據事物發展變化,按照時間的先後進行的事物自身比較。通過橫向比較,可以了解形勢與政策的全局;通過縱向比較,可以掌握形勢與政策的發展進程,明確今天的形勢與政策是如何從昨天發展過來的,明天的發展趨勢又將如何。隻有運用科學比較的方法,才能對形勢與政策作出科學認識和判斷。

(4)堅持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課堂學習是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一種主要形式,大學生應當十分重視《形勢與政策》課的課堂學習,要認真聽課,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係統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基本理論,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形勢與政策》課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僅僅依靠課堂學習這種形式還是不夠的,必須在堅持課堂學習的基礎上,輔之以各種課外學習,如通過各種媒體了解時事新聞、參加形勢與政策報告會、進行形勢與政策專題討論,等等。通過課外多種形式的學習,可以及時了解國內外形勢的最新動態,增強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各項政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形勢與政策》課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學習《形勢與政策》課要重視參加社會實踐。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形勢與政策》課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論隻能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並且也隻能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大學生隻有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去,才能深切感受當前國內外形勢,把握其發展趨勢;才能清晰認識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實施狀況,正確認識其製定的客觀基礎和理論依據,正確理解其精神實質,從而增強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政策的自覺性。

三、《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目標與任務

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思想特點,通過適時地進行國際國內的形勢與政策的分析教育,幫助大學生開闊視野,全麵正確地認識黨和國家麵臨的形勢和任務,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引導大學生增強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社會主義共同目標的堅定信念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