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6”,“美式民主”流產(2 / 2)

比如有關各個村莊饑餓的報導,寫報導的記者從未去過這些村莊,核查發現並無此種情況,純屬捏造。無論是什麼樣的報紙和雜誌,對張勉政府在民主政治的構架下解決各種問題以及困難的努力沒有任何理解和同情。韓國當時的學生和新聞界,價值觀念是現代的而思維方法和行為方式卻是傳統的。這樣盲目地製造混亂,實際上是在親手破壞自己流血鬥爭所換來的民主。

以張勉為首的民主黨“新派”的主要社會基礎是城市企業界。但是,來自這方麵的支持也逐漸喪失。如上節所述,韓國在50年代由於變賣歸屬工廠、分發美國援助物資、控製貸款等原因,形成政治權力與私營大企業勾結的腐敗金錢關係。財富不是通過勞動或公平競爭獲得,這必然會引起人民的不滿和憎恨。李承晚政治體係腐敗是經濟失敗的根源,但這卻導致社會對大企業的不滿。“4.19革命”的遊行隊伍不僅打砸政府的招牌、標誌,也打砸、截堵大企業的小汽車。越是漂亮的小汽車,越是容易遭到打砸或攔截。

張勉政府所麵臨的最嚴重問題,是被李承晚以“國家安全法”鎮壓下去的左派和進步黨力量的複興。這股力量主要在大、中、小學教員和學生中傳播影響。雖然他們占教師和學生的很小比例,但由於朝鮮南北分裂局勢,其影響日益擴大,形成左派和保守派兩個陣線的明顯對立。左派的方針是:反對資本主義和現存經濟秩序,因為這種製度帶來經濟不平等;號召以同北方共產主義調和的方式和平統一;反對對美國的嚴重依賴,提倡在共產主義和非共產主義的對立中采取中間立場。保守派則堅持反共立場;擁護依賴美國來保護韓國;堅決反共產主義,反對階級鬥爭的概念,無保留地支持世界反共陣營。1961年春,左派與保守派的對立日益尖銳。左派的遊行隊伍喊著“美國佬滾回去!”、“廢除《韓美經濟及技術協定》!”等口號,而保守派的遊行隊伍則喊著完全相反的口號。激進的大學生提出把大企業收歸國有、平分地主土地的主張,並於5日開始號召、組織南北學生“誓師大會”。1961年5月4日漢城大學“民族統一學生聯盟”發起“10萬名學生代表5月20日到板門店舉行‘南北學生和平統一誓師大會’”運動,迅速得到全韓各地學生的熱烈響應和朝鮮北方學生組織的讚同。漢城、大邱、大田等地的學生多次舉行遊行、集會,並進一步提出“20萬南北學生聚會”的計劃;張勉政府采取勸說和威脅的方式阻止都未生效。形勢急劇變化,張勉政權搖搖欲墜,終於在5月16日被樸正熙政變推翻。

張勉政府沒有得到充分的時間來鞏固自己,它隻是一個短暫的過渡階段。它所遇到的種種危機都不是自己製造的,而是李承晚政權的遺留物。李承晚政權沒有給“民主政治”奠定任何完整的經濟和社會基礎;在當時的韓國,“美式民主”是政治領袖、學生、知識新聞界、以及普通群眾都呼喊或向往的口號,但由於上千年的中央集權官僚政治的影響,各階層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離“民主”的境界都有一定的距離。在這種落後的社會經濟基礎和政治傳統背景中,突然放棄社會所熟悉的官僚控製機製,連正常的管理秩序都不能提供,必然導致難以駕馭的政治混亂。張勉的“美式民主政體”隻是一個沒有根基的空中樓閣。

1961年5月16日,樸正熙、金鍾泌軍事集團突然發動政變,結束了搖搖欲墜的“第二共和國”。從此,韓國進入了長達20多年的軍人專製時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