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次東征(2)(2 / 2)

北門一開,集結在城外的教導二團和部分粵軍高舉紅旗,從洞開的北門魚貫進城。

徐海波指示全營,以連為單位,沿城牆向西門南門突進,消滅城牆殘敵,一舉占領東莞城。西門南門同樣都在血戰,徐海波營於城頭一夾擊,城牆上的叛軍頓時驚慌失措,西門南門轉瞬即告攻破。東門之敵即便是叛軍中的精銳,其他三門一破,其已是甕中之鱉,負隅頑抗已是徒勞,舉手投降成了唯一的出路。

黃埔校軍首戰告捷。

陳建峰助蔡光舉登城成功,一看大功告成,已經沒自己什麼事了。待教導二團紅旗招展地衝進東莞北門,陳建峰放下步槍,往蔣介石觀戰的那個小山包跑。

蔣介石看著氣喘籲籲跑過來的陳建峰,裝作不知:“上完茅廁了?”

陳建峰莫名其妙,心說我上什麼茅廁,一看蔣孝鎮在一旁擠眉弄眼,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心說這個蔣孝鎮圓什麼謊不好,非要扯這種謊。陳建峰隻能點頭,說:“這兩天不知道是吃了什麼東西,老是拉肚子。”

蔣介石又好氣又好笑,挖苦,說:“即便是拉肚子,也不該灰頭灰臉,黑不溜秋。如此狼狽,怎麼?掉茅坑裏了?吃什麼東西,我看你是吃了火藥。”

陳建峰灰頭灰臉,一臉的硝煙,一看就知道剛從戰場上下來,蔣先雲他們都忍俊不住,直笑。陳建峰一看蔣介石已經心知肚明,隻得說了實話,自己剛從北門陣地下來,北門已經突破,二團已經進城。蔣介石點點頭,說自己聽槍聲就知道,徐海波營已經占領北門了,這是黃埔校軍的名副其實的第一硬仗,打出了氣勢,這第一個登城的戰士,得好好獎賞。

陳建峰趕忙報告蔣介石,這第一個登城之人,他知道?蔣介石奇怪,問陳建峰又如何會知。陳建峰說因為一連連長蔡光舉和他同為一分隊同學,所以知道。蔣介石點頭表示讚許,我黃埔校軍官兵視死如歸,連長衝鋒在前,東莞城何來不破。

蔣介石當即指示俞濟時:頒發嘉獎令,火線提拔蔡光舉為營黨代表。

此時,東門的戰事已經平息,城頭已經易幟。東莞一戰,曆時七小時,終告勝利。

蔣介石喜笑顏開,對蔣先雲陳建峰等人說:走,你們隨我進城。

陳建峰翻身上馬,策馬揚鞭,隨蔣介石朝東莞城揚塵而去。

黃埔校軍在攻占東莞之後,士氣大振,一鼓作氣,連克石龍、樟木頭、平湖、深圳等地,已然成了右路粵軍的主力前鋒,在擊潰廣九路上的叛軍後,黃埔校軍與粵軍一部於14日進至叛軍的東江門戶淡水城郊,準備攻占淡水城。

黃埔校軍所向披靡,攻擊神速,一下子打亂了陳炯明的部署,淡水城位置重要,危在旦夕,陳炯明趕忙調兵遣將,馳援淡水。

蔣介石和教導一團團長何應欽以及剛剛火線提拔的二團代理團長錢大鈞商議,都認為目前黃埔校軍連戰連捷,士氣高昂,可在敵援軍未到之前,攻下淡水城,在攻下淡水城之後,立即轄勝利之威迎擊援軍,定可風卷殘雲,痛擊援軍。

此役的關鍵就在一個字:快!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淡水城,是勝利的關鍵所在。

何應欽綜合攻打東莞城的經驗認為,攻城戰都是易守難攻,有必要成立一支決死隊,決死隊的作用,就好比是一把尖刀,以決死之勇氣在堅固的城防中撕開一道口子。

蔣介石點頭,說:“好!就這麼辦。既然是決死隊,那就按自願報名之原則,在三千將士中抽取。”

指揮部合議,決死隊分十支小分隊,每個小分隊由一名軍官和十名士兵組成。就是咬也要將淡水城咬出一個缺口出來。

誰來當這個決死隊隊長?

一直守在蔣介石身邊的陳建峰自動請纓:“校長,我來!”

蔣介石看了陳建峰一眼,說:“勇氣可嘉,但你不合適。”

陳建峰不服氣:“為什麼我不合適?”

蔣介石說:“因為你沒有登城之經驗。”

何應欽點頭,說:“此人至關重要,有必要從上次攻城的軍官中選拔。”

陳建峰說:“那就讓我當決死隊的隊員。”

徐海波認為不妥,從上次的攻城經驗來看,陳建峰的作用不在當決死隊隊員,而在於狙擊,陳建峰和蔣先雲的槍法好,能有效地狙擊敵人,從而對敵人產生心理上的威懾作用,讓敵人膽怯,使敵人軍心渙散,從而減小決死隊的傷亡,隊員登城也就易於成功。

蔣介石說:“那就這樣,陳建峰,你和蔣先雲就給我狙殺敵人,一槍一個,誰都會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