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次東征(3)(2 / 2)

蔣介石一聲令下,攻城開始。

決死隊110人在蔡光舉的帶領下,衝在最前麵。黃埔校軍和粵軍全線壓上,淡水城下,但見紅旗招展,各路係著紅領巾的東征軍鋪天蓋地。淡水城頃刻間槍聲炮聲不絕於耳。

戰鬥異常激烈。叛軍早有準備,火力十分強大,在開闊地形成了一道火力交叉網。有戰士中彈倒地,但決死隊和校軍毫不畏懼,勇往直前。陳建峰和蔣先雲隨軍衝鋒,見城頭之敵已在有效射程之內,陳建峰和蔣先雲沒有絲毫猶豫,當當兩槍,將叛軍的兩名重機槍幹掉。叛軍的重火力頓時出現了一分鍾的間斷。城下的火力不再受到壓製,兩挺馬克沁機槍吐著長長的火舌,一個掃射,城牆垛口處冒起一陣青煙,有叛軍中彈,慘叫著從城牆上掉了下來。

決死隊的壓力頓消,趁此時機猛打猛衝,手中的駁殼槍往城頭勁射,城頭之敵有如草芥,紛紛往下掉。

清晨7時半,決死隊和教導一團成功攻到小南門和東門城腳下。登城的雲梯立馬就架到了牆上,蔡光舉將駁殼槍的子彈一裝:上!

陳建峰和蔣先雲沒有繼續突進,一旦到了城下,就成了射擊的死角,槍械發揮不了作用。陳建峰和蔣先雲找到兩個小土堆,匍匐在地,舉槍射擊,專打叛軍的輕重機槍手。陳建峰和蔣先雲負責壓製叛軍火力,校軍的馬克沁機槍則乘機橫掃城頭界麵,相得益彰,為決死隊提供火力支援。

蔡光舉身先士卒,率決死隊奮勇登城,城上的叛軍亂槍打下,蔡光舉手臂中彈,隻差一點把持不住,蔡光舉一咬牙,這才沒有從雲梯上掉下來。陳建峰注意到了蔡光舉的危險處境,心裏焦急萬分,隻能咬牙,突突點射,引得城上的子彈直朝陳建峰直飛,陳建峰隻能將頭緊貼在地,塵土飛揚,一時滿鼻滿臉的塵土,等到陳建峰再抬頭,但見雲梯之上,蔡光舉手捂腹部,艱難登城,陳建峰的心裏越發揪緊,不消說,蔡光舉又為亂槍擊中。陳建峰將步槍一丟,順勢幾個翻滾,拾過一名剛剛犧牲的機槍手旁邊的輕機槍,陳建峰手中的機槍突突冒著火舌,子彈直朝城頭之敵飛去,有敵軍從城頭摔落。

一團的官兵,也都注意到蔡光舉危在旦夕,全都舉槍怒射。蔡光舉登城在前,自是最引叛軍關注,尤其是其登城成功在即,更是讓敵軍驚慌失措,一時亂槍如林全朝蔡光舉而至。蔡光舉人在雲梯,躲無可躲,當即又中數彈,精疲力竭,從垛口處掉了下來。

蔡光舉中彈,沒有讓敢死隊畏縮,反而更是激起決死隊全隊官兵悲痛和憤恨,決死隊手中的駁殼槍紛紛勁射,叛軍紛紛中彈,而城下,陳建峰和蔣先雲都悲憤不已,此時決死隊已近牆頭,與叛軍幾乎在同一界麵,輕機槍已經沒了作用,陳建峰重拾步槍,與蔣先雲心有靈犀,兩支槍都朝同一架雲梯左右兩個垛口的守敵射擊,毫不間斷,目的隻有一個,首先破一點,然後以點帶麵,全線突破。

此舉效果明顯,此架雲梯旁的守敵紛紛被陳建峰和蔣先雲打倒,雲梯上決死隊的官兵得以心無旁騖地攀城,三下二下,從垛口一躍而過,一人成功,則全隊成功,此小隊的決死隊成功登上城牆,趕緊固守陣地,等身後的輕機槍手躍上城牆,局勢就此改變,輕機槍一響,敵軍頓時屁滾尿流,樹倒獼猴散,東門就此突破。

經二小時血戰,黃埔校軍攻克淡水城,俘敵2000餘人,繳獲槍支無數。

淡水城下,何應欽徐海波以及蔣先雲陳建峰等黃埔軍校的同學,列隊向蔡光舉的遺體敬禮,願蔡光舉同學一路走好。

此一役,有葉尤、林冠亞、江錫齡等十數名黃埔一期畢業生陣亡,而蔡光舉為黃埔軍校犧牲軍官中職務最高者,被譽為“黃埔軍校犧牲第一人”。犧牲時年僅23歲。18日,蔡光舉等一期生的遺體被運回廣州,廣州各界人士舉行追悼大會,廖仲愷親自主持追悼大會,其後,一期生陣亡者的遺體被安葬於黃埔軍校旁,蔡光舉被追授為少將。

而當日,蔣介石一看淡水城已被攻占,為了徹底打擊陳炯明,黃埔校軍按計劃趁勝追擊。右路軍追擊神速,再次打了陳炯明各部一個措手不及,蔣介石指揮右路軍連克數城,2月20日占領白芒花,27日占領了陳炯明的家鄉海豐縣城。右路軍揮師東進,勢如破竹,又先後攻占普寧、揭陽和潮安等城,並於3月7日占領了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