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樓上,國共兩黨的諸多要員都是麵麵相覷,陳建峰為誰?許多人還是知道的,尤其是共產黨的多位中央委員,這些人能於四一二之後虎口脫險,都因為陳建峰的傾力相幫,盡管這屬黨內秘密,但大家都是心中有數。現在一聽護城河邊胡長發通報陳建峰代表蔣介石前來吊唁蔣先雲,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可能,陳建峰一聲不吭就到武漢了?而汪精衛等國民黨的一幹要員就更不用說了,陳建峰在廣州時跟在蔣介石身邊,如影隨形,汪精衛對陳建峰很有印象,至陳建峰舍身護蔣,受傷住院,汪精衛盡管對蔣介石遭此大難竟然毫發未損心有遺憾,但對陳建峰忠肝義膽之舉,心裏暗自佩服。四月初,他從日本到武漢,途徑上海時,蔣介石為挽留他到南京組建新的國民政府,兩人在禮查飯店會晤,蔣介石身邊帶的侍從警衛就是陳建峰。南京和武漢交惡,大戰一觸即發,在此非常之時,蔣介石怎麼可能派陳建峰到武漢?
汪精衛看了周恩來一眼:“會不會有詐?”
周恩來與汪精衛的想法卻是不同,他一聽胡長發說自己是陳建峰部屬,在詫異的同時,心想隻怕是真,陳建峰在上海就想不管不顧,離蔣介石而與蔣先雲並肩作戰,自己靜心靜氣地做陳建峰的工作,陳建峰在蔣介石身邊的作用比與蔣先雲上陣殺敵重要,希望陳建峰以大局為重,陳建峰當時斷然拒絕,周恩來那時有些後悔沒有秘密發展陳建峰入黨,要不然還可以以黨的名義要求陳建峰潛伏,既然陳建峰不是共產黨員,幫共產黨那就是仁義道義,他願不願意呆在蔣介石身邊,那都是他的自由,誰都拿他沒轍。陳建峰與蔣先雲情同手足,周恩來是知道的,以他對陳建峰的了解,蔣先雲遇難,一旦為陳建峰知曉,哪怕是刀山火海,哪怕蔣介石明令禁止,陳建峰都會不管不顧,躍馬而來。
周恩來說:“我現在百分百確定,剛才於城外開槍之人必定是陳建峰。”
汪精衛說:“恩來如此確定?”
周恩來說:“我想也隻有陳建峰才會在蔣先雲祭奠之日,讓武昌城驚天動地。人家這是有怨氣啊,是找你我興師問罪來了。”
汪精衛說:“這麼說,陳建峰代表蔣介石是假,讓武漢國民政府添堵是真。”
周恩來說:“看來是如此了。”
汪精衛說:“都說蔣先雲與陳建峰為蔣介石的左膀右臂,一柔一剛,就憑陳建峰今天這份膽識,此人還真不是浪得虛名。”
周恩來心說,外人都隻注意到了陳建峰的剛,卻忽略了其柔,陳建峰在棉湖之戰,生米街之戰時,都是以少勝多,並且都以極小的傷亡為代價換來己方的勝利,光憑勇猛做得到這一點?肯定不能,陳建峰分明就是剛柔並濟啊。四一二之時,陳建峰能不動聲色地讓那麼多要人悄無聲息地逃離上海,無一失手,誰能說陳建峰這人心思不縝密?隻怕小瞧陳建峰了。周恩來突然心有所動,陳建峰難道就不明白留在蔣介石身邊可以讓更多的生靈免遭塗炭?隻怕同樣未必,他這是要自斷其路,如其所言,他對蔣介石有感情,不喜兩麵討好,左右逢源。周恩來此時與蔣介石有了同感,看來即便陳建峰加入了共產黨,其也是一匹桀驁不馴的烈馬,他不喜歡幹的事情,怎麼說也沒用,他要離開蔣介石,隻怕也是想走就走,用黨的名義強壓也是沒用。
陳建峰就此離開蔣介石,周恩來心裏隻能暗歎:可惜了。
東門城外,陳建峰帶著蔣民雲騎馬緩步來到城下,城樓上的火把已經扔了下來,汪精衛和周恩來一看,不是陳建峰還會是誰。
汪精衛指示:打開城門。
這邊城門一開,陳建峰竟然也不下馬,向守城戰士問明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的方向,帶著蔣民雲等十餘騎,快馬揚鞭,直朝學校而去。等到國共兩黨的諸多要員下了城樓,哪裏還有陳建峰的身影。
汪精衛望著周恩來苦笑:“這個陳建峰似乎不將你我放在眼裏。”
周恩來淡淡一笑:“唯其如此,方為陳建峰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