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一路向北(3)(2 / 2)

在黃土高原上行進最大的困難,其實並不是在溝壑中爬上爬下,也不在於糧食,紅軍遇到最大的困難竟然是飲水,自從離開蘇區,一路上都是大江大河,紅軍什麼時候缺過水,但是離開六盤山一入環縣,水越來越少,好不容易在溝壑中見到一股細流,喝到嘴裏,滿嘴黃沙,一股的泥巴味,所有的紅軍都開始懷念坐在船上,看著船底滔滔江水,頭昏目眩的日子。

陳建峰給毛澤東端來一杯泛黃的黃水,沉澱了一會,倒入另一個瓷缸,水依舊黃得厲害,陳建峰將瓷缸遞給毛澤東,不無遺憾地說:“毛委員,隻能對付著喝了,川西那麼多雪山,要是有一座聳立在環縣就好了。”

毛澤東喝了一口水,笑,說:“你陳建峰不是紅軍有名的孫大聖,點子多,會七十二變麼,要不吹一口氣,將夾金山移到環縣來。”

陳建峰笑著吹了一口氣,說:“沒用,夾金山太重,孫猴子也沒有辦法。”

走過一道黃土高坡,前麵又是一道黃土高坡,陳建峰開始並沒怎麼在意,走近了一看,陳建峰才明白這不是黃土高坡,而是一片山坡,有別於黃土高坡的黃,而是一種秋實的鵝黃,那是樹木泛黃的顏色,陳建峰還以為自己眼花了,看到了海市蜃樓,毛澤東笑,說:“錯不了,此片山嵐應該是三省交界的東老爺山。”

原以為東老爺山有樹,必定是小溪潺潺,哪知這樣一片山嵐,也隻有一口可以飲水的井。

毛澤東站在東老爺山朝山下一指:山下就屬陝境。

陳建峰舉目望去,黃色的高坡一個接著一個,與走過的環縣並無二致,但陳建峰的心情卻與先前大不相同。

陝北,近在咫尺,觸手可及了。

一彪人馬自山下打馬而來,是蘇南。與蘇南同行的幾個人,也是身挎駁殼槍,但著裝與中央紅軍明顯有異,沒有軍帽,頭纏白巾,穿著小褂,陳建峰看著蘇南喜形於色的臉,心裏一跳:“蘇南遇上陝北的同誌了?”

還真是陝北的同誌,蘇南看到毛澤東,跳下馬,無比激動地介紹:毛委員,這幾位是陝北紅軍的代表,特意從吳起鎮趕來迎接我們!

毛澤東快步走了上去,緊緊地握住為首之人的手。

行軍命令傳達到每一個部隊:目的地,陝北吳起鎮!

東老爺山離吳起鎮不過二十裏,曆經艱難的紅軍指戰員們得到往吳起鎮進發的消息,一個個激動無比,所有部隊都在加速前進:陝北的同誌來迎接咱們了,走完這最後的二十裏,咱們就走到家了。

天是藍的,這是一個晴朗的日子。與其他戰友一樣,陳建峰一輩子都無法忘卻那天即將到家的激動心情,那天的他騎著馬,在毛澤東的前前後後不停地跑來跑去,馬蹄揚起陣陣黃塵。

毛澤東看著陳建峰笑:“你怎麼像個孩子一樣,這麼興奮,你就不能停下來,別製造灰塵行不行。”

“停不下來。”陳建峰笑,說:“毛委員,您看,已經可以看到吳起鎮了,難道您就不激動?”

毛澤東怎麼可能不激動,隻是毛澤東不喜外露罷了,他問陳建峰:“今天是幾號?”

陳建峰答:“1935年10月19日。”

“離開蘇區整整一年,不容易,現在總算是到家了,有家的感覺真好。”毛澤東感慨萬千,然後望著陳建峰一笑,問:“建峰,那壇茅台還留著嗎?”

“留著呢!”

“準備準備,今晚我和其他首長上你們團喝酒。”

“好!”

吳起鎮到了。在打馬走進吳起鎮的那一刻,陳建峰忍不住偏頭朝東南方向望去,那是江西的方向,那裏有一個自己魂牽夢繞的人在:雪涵,我們終於到家了,你呢?還好吧?肯定還好。

鎮子裏鑼鼓喧天,秋日的陽光照在陝北廣袤的黃土高原上,這是一個再是平常不過的秋日,可就是這樣一個平常的日子,這天的吳起因為中央紅軍的到來,自此名標青史,變得不平凡起來。

信天遊在廣袤的高原上響起,與信天遊一同在陳建峰耳邊唱響的是徐雪涵歌聲,馬背上的陳建峰仿佛看到徐雪涵站在吳起的街頭,越過歡呼的人群,歡騰著朝自己走來,陳建峰知道這是幻覺,兩行熱淚再也無法忍住,無遮無擋地流了下來,這是歡喜的淚水,同時也是思念的淚水。

陳建峰的眼前一片朦朧。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