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買回商品後,期待的是讓商品顯出它的最大效益,如有顧客買減肥藥,恨不得抹上後馬上就苗條,如果顧客買回商品後,產生這樣的疑問:“哎?這種商品產生的效果怎麼這樣小呢?”這句話實際上包含了三層意思:
(1)效益的百分率小(例如賣1000元可獲得三成,比賣20萬元中獲得一成的利益百分率大)。
(2)利益額小。如果兩種物品的利益百分率相同,那麼價格較高物品的利益額也較小。
(3)生產性能低。即指投下的資本大於所得之利益。
“朋友,您想想看,如果現在要您買20個算盤,每個價值250元,或者買台5000元的電腦,而所得的利益一樣,您覺得哪種較動心呢?”這是你針對顧客第一種疑問的應答。
“雖然銷售一個這樣的物品所獲得的利益很少,但是這類物品屬於薄利多銷的商品,而且銷售的手續簡單,銷路又好,如此積少成多,您所得的利益將比其他的商品多得多。”這是你針對顧客第二種疑問的應答。
“的確,從近期看,您現在買下這件產品好像虧了些,因為您現在用的那個機器還可以用一段時間,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到萬一的情況,雖然貴公司可能不會發生任何意外,但機器使用的時間一久,可能發生故障,以致耽誤工作,同時也可能多產生一些有害的物質,影響人體健康。這些無法挽回的後果大都是由舍不得進行設備更新所造成的。因此,這麼一來,您看買一台新機器是不是利大於弊呢?如果您沒有采取這種未雨綢繆的作法來防止損失,增加效益的話,您的上司和同事會怎樣地看您呢?”這是你針對顧客第三種疑問的應答。
你隻要采用“和盤托出”法進行謀劃,把購買該商品可以給顧客帶來的好處和盤托出,並輔以數字來說明這些利益,將能有效地說服顧客,達到自己的目的。
顧客至上 記住顧客
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商品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在促銷和經營上出現差錯,就有被淘汰的可能。因而在如何吸引顧客,建立良好的公眾形象上,各家商場簡直是花樣百出,手段繁多,已經不是僅憑一句“歡迎光臨”之類的話語就是吸引顧客的手段。
有的公司,給顧客發行一些的貴賓卡,擁有貴賓卡的顧客,在商店購買除煙、酒之類的商品時可以享受一定量的折扣。它往往是為了掌握顧客,提供確切的服務而對顧客開展的差別化的經營方式。它可能使經營者犧牲一定的利潤,但對促銷、掌握顧客需求是非常有效的,當然,持有貴賓卡者優惠的物品應當是有所限製的。
現在某些大型百貨商場興辦的優惠銷售活動,也不愧是一個高招。他們規定,隻要顧客在本店購買1萬元以上的商品,就可以得到500元的折扣。這種做法往往讓顧客感到:“我是貴賓,因而和一般的顧客享受不同的待遇”,這在經營過程中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做法。這其實是一種差別化的待客藝術,它等於對顧客說:“您是特別的客人。”同時,對這些顧客可當麵將他們的有關資料登記下來,讓登了記的顧客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我在這裏確實受到了不同的待遇。”
但是,推行貴賓卡和優惠銷售活動,雖然能使顧客感受到差別化的待遇,但要達到更好的效果,還需要店員在實際當中運用適當的技巧。即使是忙得幾乎沒時間說話的店員,也要求表現出親切的態度,這在接待顧客方麵,作為經理是應當特別注意的。
有些人會問道:“采用差別化的銷售方式,是不是會引起其他不良的反應呢?”這種擔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大量銷售時代,接待顧客是絕不能采用差別化的方式的,而應該對任何顧客都公平對待。但是我們現在所麵臨的不是大量銷售的時代,而是一個物質過剩時代,采用差別化的方式銷售是極為必要的,隻是在接待顧客過程中要處理好與不同類別的顧客的接待關係,應當時刻體現“顧客至上”的思想。
另外,在製造這種差別化感覺時,也有許多的技巧。
以色列一家專賣店的經理要求店員記住顧客的長相和稱呼,根據不同的顧客采取不同的手段,在應付他們時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店長傑克·沃爾野說:“我們采用這種形式,增加了原始品牌商品的銷售量。”這是一個差別化銷售的好例子,在其中它利用了記住顧客長相和稱呼技巧。
比如,當顧客一走進來,你的部屬能夠立即打招呼:“您是前天來過的XX先生吧”,聽了這樣的話,立即會讓顧客感受到:“原來他們是這樣注意我啊!”這樣對促成生意是大有好處的。
記憶顧客稱呼的能力,不同店員也有強弱之分,有些店員會說:“我的記憶極壞,即使是昨天見過,我也會忘得一幹二淨的。”同時,作為經理,由於事情繁多,也無法記住顧客的稱呼,這樣,訓練一名善記人名的助手是經理的當務之急。但是,作為經理,對經常來往的、洽談重大生意的顧客,是必須記憶清楚的,這當然要看這位顧客對做銷售的公司經營狀況的影響程度而定。
盡管店員對顧客的記憶力各有差別,但適當地訓練他們也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當接待某位顧客時,店員首先就應當有相關想法:“我一定要記住這位顧客。”這樣對記憶的效果往往會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在接待顧客過程中盡可能地多稱呼對方,即使沒必要也可以稱呼對方,這樣對記住對方會產生很大的功效。同時,可以注意對方的行為舉止、麵貌、語言特征,把它們同名字配合記憶,這樣很自然地在頭腦中的印象就得以加深了。
比如在接待顧客過程中說:“X先生,您看起來挺年輕……”或是“X先生,在休息的時候你喜歡找些什麼事做呢?”等等,這樣,在交談中能增強把容貌和姓名聯想記憶。
當然,製造這樣能夠交談的機會,需要包括經理在內的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首先是要弄清楚顧客的姓名,然後要提供可以洽談的場所,這在接待顧客過程中是應當特別注意的。
以色列有一家珠寶店在這方麵有很好的經驗。其經理曾說,在他的店裏,有些店員可以隨時地叫出顧客的姓名。在他們的工作中,首先是互相介紹,這樣一天工作下來,有些店員可以記住200名顧客的姓名。這真不愧是一些很好的推銷員。
認真地記憶顧客的姓名,不僅能產生“顧客至上”的效果,而且對拉攏顧客,形成一大批顧客群起著直接的作用。有效地訓練大批能記憶顧客姓名的店員,是經理對外部聯絡的必要措施,同時,培養一名得力的助手,又是樹立起“顧客至上”的公眾形象的關鍵,這些都是一名出色的經理所必須具備的領導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