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講述美國猶太人的恪盡職守的故事:
100多年前的一天,在新蘭發生了一次日食現象。當時,天空變得非常黑暗,似乎末日馬上就要來臨了一樣。康加州的議會正在召開例行會議。當天空變得如黑雲壓城一般黑暗時,一位議員建議休會,大家夥正要起身休會。這時,一位年邁的議員達波特先生立即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並說道,即使末日真的來臨了,他仍然希望自己堅守崗位,履行自己的職責。為此,他提議在議會大廳點上蠟燭,以便議會能繼續履行它的正常職能,大家夥聽後重又坐下來繼續開會,在這位達波特先生的鼓勵下,大會進行得很順利,不久,日食現象消失,人家夥重新見到了光明,達波特先生也因此得到人們的尊敬,大家夥推舉他為下屆大會的主席。堅守自己的職責崗位是這位明智老人的忠實信條,他對自己的信條堅持遵守,永不動搖。
有一位身體很瘦弱的人,他花費時光用於慈善工作上。他去探望病人,來到病人貧窮的住所,坐在他們旁邊與他們談心,照料他們,以各種方式幫助他們。他的朋友勸告他別耽誤了自己的正經事情,並善意地恐嚇他會被那些肺病患者和快要死亡的人把病傳染給他。但他不為所動,並以堅定而又簡短的話回答他的朋友:“我為我的妻子兒女照管好自己的事情,但我也認為一個人對社會有責任去關懷那些不是他家人的貧窮和苦難中的人們。”
這就是一個心甘情願為社會為人類盡職責的忠於上帝的仆人的真誠話語。堅守責任,為社會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人,會被人們永遠銘記在心,因為他在人間傳播的美好影響永遠不會隨著生命的結束而消逝。這是最有價值的人生觀。
給予本身 就是幸福
人一旦有了錢,就不能不考慮自己需要的東西。某些人隻顧貪婪,自私自利,結果沒有很好的名聲,過得不會踏實,心情就會變得沉重,久之,很容易地有損健康。這個道理證實了人不僅要考慮自己需求的事,還要考慮到別人的利益,多做慈善事情,才能夠獲得幸福,得到心滿意足的結果。
有書記載,猶太億萬富翁布魯諾·吉維琪,他是以色列曆史上最有爭議的企業家,是一個古怪、狡詐、多有創見,令人難以忘懷的人物。布魯諾從小就信奉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恪守爾虞我詐的商戰奸術;他從不當急先鋒,而是在成熟的時機,冷酷無情地從別人手中奪取勝利的果實,常常心狠手辣地將對手連骨帶血地活吞進肚,人稱“吝嗇的冷麵殺手”。他吝嗇得甚至向自己邀請來家做客的朋友收取住宿費。在他已成為億萬富翁時,仍向被邀請去他別墅住了一天的朋友要去10元的住宿費。他曾向秘書借5美分打公用電話,歸還時秘書不好意思要,可他勃然變色申斥道:“什麼?你不要?5美分可是1美元的年利呢!”
布魯諾早在23歲的時候就全心全意追求他的目標。除了生意上的好消息以外,沒有任何事情能令他展顏歡笑,當他做成一筆生意、賺到一大筆錢時,他就高興得把帽子熟練地擺在地上,痛痛快快地跳起舞來。但是如果失敗了,那他心事重重,不久便病倒了,經過好多日子才好起來。
他手上已有數百萬美元可以任意支配,但他仍然擔心失去一切財富。怪不得憂慮會拖垮他的身體。他沒有時間遊玩或娛樂,從未上過戲院,從沒玩過紙牌,從來不參加宴會。誠如他惟一的朋友馬克·漢納所說:“他在別的事務上很正常,獨獨為金錢而瘋狂。”
他對人類天性沒有絲毫信心。有一次當他和一位獨立製造商簽訂10年合約時,他要那位商人保證不告訴任何人,甚至他的妻子也不行。“閉緊你的嘴巴,努力工作”,這就是他的座右銘。
接著,就在他的事業達到頂峰之時——財富像火山的金黃色岩漿般源源不絕地流入他的保險庫中——他的私人世界卻崩潰了。有許多書籍和文章公開譴責像布魯諾似的不擇手段致富的財閥們的行為,和鐵路公司之間的秘密回扣以及無情地壓倒其他競爭者。
起先,布魯諾不以為然地頂著風浪向前行,但步步難行,布魯諾心裏承受力逐漸在減弱,他開始發現自己畢竟也是個凡人,無法忍受人們對他的仇視,也受不了憂慮的侵蝕。他的身體開始不行了,疾病從內部向他發動攻擊,令他措手不及、疑惑不安。
布魯諾選擇了退休。一連幾天,他總感到身體的不舒適,他就到醫院去治療他的疾病,醫生們說他的疾病不及時治療會危及他的生命。於是,布魯諾請來最好的醫生挽救他的生命,醫生們為他立下三條規則——這也就是他以後終生徹底奉行的三條規則:一是避免煩惱。在任何情況下,絕不為任何事煩惱。二是放鬆心情,多在戶外做適當運動。三是注意節食,隨時保持半饑餓狀態。
布魯諾遵守這三條規則,因此而挽救了自己的性命。在這段痛苦的日子及失眠的夜晚,布魯諾終於有時間自我反省,他開始為他人著想,他曾經一度停止去想他有多少錢,而開始思索那筆錢能換取多少人的幸福。
簡而言之,布魯諾現在開始考慮把數百萬的金錢捐出去。有時候,捐錢這件事做起來可真不容易,當他向一座教會學校捐獻時,全國各地的傳教士齊聲發出反對他的怒吼:“腐敗的金錢!”
但他繼續捐獻。在他獲知一家學校因為抵押權而被迫關閉時,他立刻展開援助行動,捐出數百萬美元去援助它,將它建設成為目前很有名望的大學學校。
布魯諾深知全世界各地有許多有識之士,進行著許多有意義的工作:研究工作默默進行,學校一所所建立,醫生致力於和某種疾病戰鬥。但是這些崇高的工作,卻經常因缺乏資金而宣告結束。他決定幫助這些開拓者——並不是“將他們接收過來”,而是他用他的金錢進行投資,讓這些開拓者有資金繼續進行研究發掘有益於人類的東西。
布魯諾在53歲時“死”過一次,那是他惡魔般的前半生的結束,在這期間,他雖然聚斂了億萬財富,但他是個失敗者。但在他的後半生,他盡其所能資助慈善事業,並從中找到了幸福,獲得心靈的安寧,這使他一直活到了101歲,他變成了一個勝利者。
布魯諾用畢生的經曆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給予本身就是幸福”。布魯諾事跡在以色列成為佳話,他的經曆也給人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猶太人把“給予本身就是幸福”做為自己的做人的信條,他們也感謝上帝賜予的這個道理。從此他們走向安逸幸福的生活。
營造自我 成就大事
猶太人認為,人生價值,除堅守責任、給予外,還要學會營造自我,因為價值的實現,不僅僅為社會為他人著想,而且也應該照顧點自己,為自己著想,塑造自己,因為成大事最大的特點就是重視自我的發展。
重視自我是營造自我的前提條件。一個人要想成大事就要有所作為,就要敢於重視自我,給自己高調定位,要敢於承擔責任,勇於獨當一麵,有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決心,敢於排除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敢於為人先,從而營造自我。成大事的人心中隻有一個信念: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我也能做到。換句話說,每個人的命運都在自己手中,每個人都可做出驚世駭俗的業績,關鍵就在於能否營造自我。誰要總將命運寄托於他人,祈求他人的重用,那結果必將是受人役使和擺布,或者“為他人作嫁衣裳”。
成大事者如是說:“永遠不要小看自我,重視自我,營造自我是成大事的關鍵。”
幸福不僅就在我們身邊,而且還貫穿在每一天裏。但事實上有一句始終銘記在心的話:“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這句話對我們尋找成功、追求幸福和體味成功很有用處。我們似乎沒有這樣全麵地感受過,甚至連一丁點幸福的要領都不曾閃現過。這樣的人,太應該對幸福對快樂重新品味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