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念頭生起的刹那,就開始在意識上播種。即使在母胎時,胎教也一樣重要,因為胎兒是靠意識接收所有信息,不管是外在言語或母親的思維,這些善惡的信息都會對胎兒的意識產生影響。所以,很多母親懷孕時喜歡多聽美好正麵的聲音,不喜歡惡口傷人等負麵的語言。而出生後,這種正麵思想也會持續灌輸,從父母到學校老師,以及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包括宗教上的教育,都是教導我們如何建立正確的觀念。
例如,佛法教導的菩提心,讓我們學習對所有眾生負責任的心態,這也是在思想上播種的一種方法。要遇到這種機會,還要有足夠的福報。假設對老鼠等動物天天講應該大發慈悲心,要對眾生都平等看待,看待眾生有如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貴,即使講一輩子,它們也不可能認同,因為它們的福報還沒達到這個層次。
在六道眾生裏,人類最能真正思考“我來自哪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也有能力讓生命變得更好。這件事情很重要,因為人如果一輩子都沒有正確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到底我為何而來,那就跟其他動物一樣了。但實際上,真正懂得生命的又有幾個人?幸運的是,我們可以依靠學佛了解出生在這個世間的目的。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的是,暇滿人身難得。人身之所以難得,是因為明白了人類跟其他動物的差別。如果對貓狗等眾生講道理或講經說法,它們不一定聽得懂,而聽不懂不代表它們不比人類聰明。很多動物的某些能力比人類強很多,比如能展翅飛翔在天空的能力、在海中遊好幾萬公裏的能力,都是人類所欠缺的。但是,人和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是擁有能多層次思考的智能,可以思考未來,也可以思考過去,也就是具有反省的能力。
我們的生命不僅無法永恒,而且還很短暫。古人言“人生七十古來稀”,而能活到七十歲的人又有多少?而且在一生中還要麵臨很多困難,壽終正寢的又能有多少呢?任何小生命一出生,表達健康的方式是哇哇大哭,而不是帶著笑容,這就表示在母胎時就感受到這世界是個受苦的地方,來到這個世界就準備要麵對痛苦。所以,佛陀講“苦集滅道”四聖諦時,第一個講的就是苦。佛陀在第一次講經說法時就連續講了三次“苦”,才開始講佛法。我們的生命中有很多苦,而要了解為什麼會有痛苦,就要尋找它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