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知道什麼叫做責任的,所以在我們小的時候,對一些事情表現出沒有責任感也是正常的。責任感是隨著我們的成長,在明晰了基本的是非判斷、懂得了不同的行為就會帶來不同的後果而這些後果是需要我們自己去承擔的之後,逐漸形成的一種思想認識和行為能力。比如,犯了錯誤就要受到處罰,而且還要及時改正並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做出補償。懂得不能逃避推卸責任,在做事前就知道要為結果負責。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在紐約西郊的一個社區內,有幾輛轎車被人用石頭劃傷。警方苦於沒有目擊證人,無法破案。結果幾天後有位媽媽打電話給警方,承認是她的兒子把那幾輛車劃傷了,並願意承擔一切後果。當天晚上,社區裏貼出了一張關於這件事的致歉信,署名“深感歉意的父母”,語氣非常誠懇。第二天晚上,父母帶著做了錯事的孩子挨家挨戶登門道歉,被劃傷車的車主們也收到了男孩親手做的小風車,風車上寫著“對不起”。
這則報道中的美國父母正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我想這個孩子應該從中學會和懂得了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逃避責任。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犯了這種大錯,你是否有勇氣站出來,和孩子一起去承擔?也許有些家長會關起門來罵孩子一頓;有些家長會叮囑孩子不要說出去,就當不知道。顯然,這樣的做法將導致孩子缺少擔當,有可能成為他們以後犯下更大的錯誤的根源。隻有在我們的錯誤行為受到相應的挫折、我們的正確行為得到適當的鼓勵之後,我們承擔的能力和責任感才能增強。
(第三節)意誌力薄弱時,慎做重大決定
我們做決定之前,尤其是一些重要決定之前,一定要“三思”,以免莽撞行事,之後後悔。
首先,思考要不要做?也就是權衡利弊。其次,思考能不能做?也就是有沒有條件。最後,思考什麼時候開始做?也就是時機。隻有這些方麵都考慮周全了,才能做到過後不悔。
重要決定隔天宣布
如何做出正確的決定,不僅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思考的方式有很多,而正確的解決之道卻隻有一個,所以我們做決策一定要深思熟慮。最聰明的人,是能夠在複雜的情況下做出正確決策的人。
想要做出正確的決定,不僅要求我們通過實踐積累豐富的經驗,而且還要我們去了解其內在的規律。所以,在做一個重大決定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盡可能地收集各種有關資料,這些資料可以消除很多不確定性。決策的製定是根據事實,而不是個人一時的好惡。
一定要記住,在重大決定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最好隔天再發布。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一個決定往往是在一時的頭腦發熱下做出的,很可能一覺醒來,等我們冷靜下來,想法就完全不同了。
郭廣昌,現任上海複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複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複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當初,複旦大學一畢業,郭廣昌就和幾個朋友一起成立了廣信科技公司,也就是複星集團的前身。廣信科技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給其他一些公司做市場調查和谘詢。對於市場調查和谘詢,郭廣昌可謂是駕輕就熟。在複旦團委的時候,他就在統計預測分析中心工作過,多次帶著學生搞市場調研。郭廣昌騎著自行車不斷地四處去找項目,公司成立10個月,居然就賺了第一個100萬元。
但是,隨後他們發現,市場調查的競爭開始越來越激烈,新的谘詢公司、調查公司越來越多,利潤也越做越薄。於是,郭廣昌決定換個領域。一個偶然的機會,郭廣昌發現郊區一家房地產公司的房子賣得不是很好,於是他決定做房產銷售。當時上海賣房子的通常做法就是在工地附近掛售樓廣告,而且喜歡將房子一棟棟地賣給企業客戶。郭廣昌賣房子的不同之處是到處打廣告,在報紙上登,夾報廣告也做,還有郵遞廣告。而且房子也不是一棟棟地賣給企業客戶,而是一間間、一套套地賣給個人消費者,現在看來很平常的做法,在當時卻很新鮮。他們甚至還會把廣告送上門,結果房子的銷量一下子就上去了,複星賺來了第一個1000萬元。
1993年,他們回到母校,找到生命科學院一種新型基因診斷產品——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開始介入生物醫藥產業。在合作方式上,複星提供基因診斷檢測設備和技術人員,醫院提供場地,利潤兩家分成。就這樣從PCR上,複星賺到了第一個1億元。
1998年,複星實業上市,募集35億資金。2007年7月16日,複星國際香港成功上市,融資128億港元,複星集團成為了市值800多億元的中國最大民營企業集團。
2008年,在眾多行業蕭索的季節裏,郭廣昌卻屢屢出手,而且是一次次的重磅出擊。
2008年年底,在新浪與分眾達成換股協議後不久,複星國際公告稱早已購入分眾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隨著後來再次增持分眾股份,複星國際又成了新浪的最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