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培養意誌力,掌控生活(1)(1 / 3)

意誌力不僅僅是決心、堅持、毅力等,它包含所有進行自我引導的精神力量。美國新黑格爾主義代表人物,著名哲學家羅伊斯曾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意誌力是我們全部的精神力量,而正是這種精神力量在引導著我們行為的方方麵麵。”

一個人的意誌力與他的感受、習慣、知識、能力等一起發揮作用。當一個人聽憑自己的感覺來做事情時,他就可能會違背自己的意誌,去從事讓感覺最舒服的行動;而當一個人完全被意誌力支配時,就感覺不到欲望、情緒等方麵的影響了。

早在1915年,英國就有心理學家提出一套鍛煉意誌的方法。其中包括從椅子上起立和坐下30次,把一盒火柴全部倒出來然後一根根地裝回盒子裏……他認為,平時多做些這種練習,可以增強我們的意誌力,在日後遇到更加困難的挑戰時可以輕鬆對待。

培養意誌力,其實就是一個完成計劃的過程。設定一個計劃、目的或者目標,然後在實施的過程中,衝破阻礙,高質高效地完成,使人習慣於利用計劃管理自己,掌控生活。提高效率,完成計劃,達成目標,是我們培養意誌力的最終目的。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無論大事還是小事,工作還是生活,休閑還是娛樂,每一個計劃實施的過程都是我們培養和鍛煉意誌力的好機會。

(第一節)堅持,堅持,再堅持

所謂堅持,就是以意誌力持續地去做一件事情。堅,即意誌堅強、堅韌不拔;持,即持久,忍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句話說得好,路隻要方向正確就是一條好路!慢點沒有關係,隻要你持續向前,永不停息。縱使一時落後,縱使會有失敗,但最終一定可以達到你向往的目標。

堅持是成功的代名詞

能夠堅持常常是成功的代名詞,也是有意誌力的完美表現。為了我們心中的目標,為了我們當初的夢想,為了我們心中的信念,或者僅僅是想保持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都需要堅持!

開學第一天,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他的學生們說:“今天咱們隻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把你的手臂盡量往前甩,再盡量往後甩。”然後自己示範了一遍,“從現在開始,每天甩臂300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感到這個問題有點可笑,這麼簡單的事怎麼做不到呢?齊刷刷地說:“能!”

一個月後,蘇格拉底問:“每天甩臂300下,哪些同學堅持做到了?”有90%的同學舉起了手。

兩個月後,當他再次提到這個問題時,堅持下來的學生隻有80%。

一年後,蘇格拉底再次問道:“請你們告訴我,最簡單的甩臂運動還有哪些同學堅持每天在做?”這時隻有一個學生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柏拉圖,他後來成為了古希臘的另一位偉大的哲學家。

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最難的事也是堅持。說它容易,是因為隻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它需要一種長期不懈的意誌,真正能做到的,終究隻是少數。

有這麼一個故事,古老的阿拉比王國昔日坐落在一片美麗的綠洲之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化,都城變成了一片大漠。多年來風沙肆虐,植被不生,人們生活越來越清苦,就連堅固的城堡也被風沙侵蝕得滿目瘡痍。年邁的國王叫來自己的四個兒子,說:“我聽說大漠的外麵有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叫做卡倫,我打算將國都遷到那裏去。可是這個地方我隻是聽說而已,從來也沒有去過,也不知道多遠,所以我希望你們四個能夠替我去探查一下。”

大家隻是知道,卡倫距這裏很遠很遠,途中要翻過許多的高山,要涉過很多的江河,還要穿過草地、沼澤、深穀……而究竟有多遠,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去過,甚至是否有這個地方都不確定。

四個王子決定分頭前去探路。

大王子乘上馬車,沿著大道走了七天七夜,翻過三座大山,被一片茂密的森林擋住了,沒有了路,馬車無法通過。大兒子下了馬車,問一個當地人,他也不知道卡倫存不存在,到底有多遠。隻知道前麵還有沼澤、大河、雪山、草地……沒辦法,大兒子隻好掉轉車頭往回走。

二王子騎馬走了十四天,翻過三座大山,穿過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卻被一條寬闊的大河擋住了。河麵足有幾百米寬,沒有舟楫,無法過河,二王子隻好就此返回。

三王子用了二十一天的時間,翻過三座大山,穿過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漂過了一條大河,卻被前麵一片遼遠的沼澤嚇得退了回來。

三個王子陸續回到了國王那裏,將各自沿途所見所聞報告給國王,並都再三強調,他們是因為確實沒有辦法繼續前進才不得已返回的。而且誰也無法確認卡倫是否真的存在,即使存在也距離很遠很遠,我們無法舉國遷過去。

又過了幾天,小王子風塵仆仆地回來了,他興奮地報告父親,其實到卡倫隻需要22天的路程。翻過三座大山,穿過了一片森林,漂過了一條大河,踏過一片沼澤就到了。那裏真的非常美麗富饒,我們最好馬上準備舉國遷徙。

國王滿意地笑了,說:“孩子,你說得很對,其實我前段時間就去過卡倫了。”

大家都不解地望著國王:“那為什麼還要派我們去探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