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培養意誌力,掌控生活(1)(2 / 3)

國王回答說:“我的年紀大了,沒有能力帶著大家一起遷徙過去,所以這個重任就交給你了,我的小兒子。”就這樣,國王將王位傳給了他的小兒子。

其實,很多看上去完成不了的任務,總有完成的時候;看上去遙不可及的地方,也總有到達的時候,隻要你堅持不懈地努力。人生亦是如此,不怕目標的高遠,隻怕沒有追尋的勇氣、執著的堅持。隻要心中時時燃起堅定的信念,一往無前地走下去,你就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孟子曾說:“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孟子·盡心上》)意思是,學習就好比挖井,必須持續不斷地努力才能見效。如果挖井挖下幾丈不見水就放棄,那就隻能是一口廢井。所以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斷積累,不輕易改變,不輕言放棄,才能有所成功。

滴水穿石,靠的不是力量,而是因為它不舍晝夜;繩鋸木斷,靠的不是鋒利,而是它不斷積累。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力量的大小,而是你能堅持多久。堅持,是一種積累——每天進步一點,積累起來就是一筆財富。

一個即將退出職業生涯的推銷大師,舉辦了一場演說,當天會場上座無虛席。舞台的大幕緩緩拉開,隨著觀眾熱烈的掌聲,大師從舞台旁邊走出,走向舞台中央的一個很大的鐵架旁邊,鐵架上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大家都很好奇,這位大師有什麼新奇的做法。大師向台下觀眾發出邀請,希望請兩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來幫他做個試驗。用由兩個工作人員抬上來的大鐵錘,去敲打鐵架上的鐵球,讓鐵球蕩起來。

第一個年輕人上台,用盡吃奶的勁掄起鐵錘,用力地朝鐵球砸去,除了一聲巨響,鐵球動也沒有動。第二個年輕人一看這個情況,就拜托第一個年輕人,和他一起掄鐵錘去砸,但是兩個人砸得氣喘籲籲,還是沒能讓鐵球動起來。

人們期盼地看著大師,他一定有什麼好的辦法。這時,隻見大師默默地從衣服口袋裏掏出一把小鐵錘。他先是用小鐵錘朝著鐵球“咚”的敲了一下,接著停頓一下,然後再用小鐵錘敲一下。他持續地做這個重複的動作,時間過去了1分鍾、5分鍾、10分鍾、30分鍾……會場上的觀眾開始騷動,開始不耐煩,充斥著各種叫聲,充滿怒意。但是台上的大師一點也沒有受影響,繼續做著同樣的動作。慢慢地,觀眾一個接一個地離場。等過了40分鍾後,突然,前排座位的觀眾喊道:“球動了!”刹那間,本來嘈雜的會場變得鴉雀無聲,觀眾都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它竟然真的擺動起來了。盡管幅度還很小,一個不留神,可能就會錯過。這時,會場裏隻有大師敲球的聲音。又過了一會兒,鐵球漸漸地越蕩越高,甚至拉扯得鐵架子也“哐哐”作響。這景象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他們激動地紛紛起立,為大師鼓掌。

意誌力就是在完成一件一件小事的過程中積累而成的,也是把不可能的事做成的秘訣所在。所以成功的人都是默默地做著手中的工作,堅持著,積累著,等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爆發出來,達到成功的彼岸。

(第二節)用耐心來打磨你的意誌

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以成功為導向的時代,人人都渴望成功,卻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成功的條件和基本素質的。有很多人空懷著夢想、目標、執著、努力,卻過於急躁、缺少耐心、不知改變、原地徘徊,難免會抱憾一生。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缺乏耐心,這個時候,我們有時間,有精力,有目標,有鬥誌,卻不能堅持,缺乏耐心和定力,這些因素使年輕人的成功之路充滿坎坷;年老的時候,我們有耐心了,而這個時候,我們卻缺乏精力,擔心時間不夠,不敢再奢望目標了,而自信心,對夢想的向往也許早已經被坎坷的現實磨損得千瘡百孔。其實,認真想一想,我們隻是缺少了一點點耐心。

欲速則不達

蝴蝶必得在蛹中痛苦掙紮,直到它的雙翅強壯有力了,才會破蛹而出,在生活的空間翩翩起舞。這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道理。

人何嚐不是如此?磨練、挫折、掙紮,甚至是失敗,這些都是成長所必須經曆的過程。我們要耐心地等待,循序漸進。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一味追求速度,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缺乏耐心的人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在一件事情上麵,他堅持不了太久,往往會淺嚐輒止,他沒有足夠的耐心把這件事情做完做好,就想去嚐試另一件事情。

缺乏耐心的人是目的性很強的人。他總是試圖用最快的速度衝向成功,能找到捷徑是好事情,但是過度的求成心切容易壞事,欲速則不達。

缺乏耐心的人容易脾氣暴躁,情緒很容易失控。因為缺乏耐心的人很難平靜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隻想快速解決問題,遇到一點阻礙和挫折,都會感到不滿、生氣、憤怒。

日本近代有兩位一流的劍客,一位是宮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壽郎。

當年,柳生拜師宮本。學藝時,柳生問宮本:“師傅,根據我的資質,要練多久才能成為一流的劍客?”

宮本答道:“最少也要十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