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我的情緒我說了算(1)(1 / 3)

情緒是一個人心情狀況的外在表現。當然,誰都知道,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心情之中,生活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煩惱、傷心、挫折和不愉快……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消極情緒。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消極情緒,而是善於調節和控製自己的情緒。

當然,調節和控製情緒不是簡單的“壓製”,而是要像治水一樣,進行疏導。說服自己看開一些,調整心態,放寬心靈,做到真正的“不在乎”。隻有這樣才能“我的情緒我說了算”。

(第一節)喜怒哀樂,不形於色

喜怒哀樂,不形於色,是指一個人沉著有涵養,感情不外露。當然,不形於色不等於臉上沒有表情,而是遇到大喜的時候不狂妄,遇到大悲的時候不慌亂。沉穩冷靜,不因自己的一時情緒化而影響大局。這是做人的一種境界,尤其是對領導者或者成功人士而言,這一點尤為重要。

要真正做到喜怒不形於色,需要有極高的涵養和城府,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這是需要曆練的。

衝動是魔鬼

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諺語說:“上帝要你毀滅,必先使你瘋狂。”瘋狂必然衝動,衝動之下必然隻在乎一時的感受和得失,而不考慮行為的後果。一個人無論多麼優秀成熟,在衝動的時候,都很難做出正確的決定。

在生活中,將一個人擊垮的,很多時候並不是什麼大的困難和災難,而是我們無法自控的性情。就像郭冬臨的小品中所說:“衝動是魔鬼,衝動是炸彈和火藥,衝動是一副手銬,也是一副腳鐐,是一副吃不完的後悔藥。”

衝動的破壞性極強,它給人帶來的負麵影響可能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在美國的阿拉斯加有一對年輕人,兩人結婚後有了孩子,妻子卻因難產去世了。丈夫忙於工作,無法照看孩子,又找不到人來幫忙,就訓練了一隻聽話的狗來照顧孩子。這隻狗很聰明,很快就學會了在孩子哭的時候咬著奶瓶給孩子喂奶喝,男人很滿意,終於能放心地出門工作了。

這樣過了一陣子,一切都很順利。有一天男人出門後,天降大雪封路,男人在第二天才趕回家。可他打開房門後,屋子裏竟然滿地是血,卻哪裏都找不到孩子,隻看到滿口是血的狗躺在床邊。男人以為這隻狗獸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他悲怒交加,去倉庫取了一把柴刀對著床邊的狗頭一陣劈砍,把狗殺死了。

誰知就在這時從床底下傳來了幾聲孩子的哭聲。男人連忙趴到床底下去看,隻見孩子正安全地躺在那裏。男人從床底下抱起孩子,檢查了一遍並沒有發現什麼傷口。他覺得很奇怪,不知道地上的血是怎麼來的。再仔細看狗的屍體,發現有很多地方的毛被咬掉了,好像和其他動物搏鬥過。男人又在屋外轉了一圈,發現屋子後麵的雪地上有狼的腳印。男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狗發現狼來了,把孩子藏到床底下,與狼搏鬥,趕走了狼,屋子的血應該是它與狼撕咬時流出的。

這隻狗本該因為這麼英勇的事跡而受到嘉獎,卻因為主人的衝動和猜疑被誤殺了。男人不禁流下了悔恨的眼淚。

在負麵情緒下我們更容易衝動,而衝動則更容易讓我們產生誤會。所謂誤會大多數都是因為我們沒有搞清楚別人的本意,卻運用我們自己片麵的理解去加以詮釋。衝動和不耐煩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甚至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如果不懂得體諒別人,反省自己,就會在感情極為衝動的情況下發生誤會。在誤會剛開始的時候,隻會去想對方的錯;然後誤會越陷越深,最後不可收拾,釀成可怕的嚴重後果。我們為什麼不能耐心一些,為什麼不能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細心觀察呢?

有一天,司機小張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麵開來一輛貨車,滿口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

小張越想越納悶,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其實對麵的司機隻是在提醒他,前麵有一群豬在過馬路,他卻誤會人家在罵他。很多時候,誤解的產生都是因為我們缺乏耐心。

衝動時常造成我們不想要的後果;衝動有時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衝動有時甚至會毀滅一切。這個時候我們不妨緩一緩、等一等,也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做事說話不要帶情緒

人在有負麵情緒之時,思慮都會不夠成熟,此時說話做事往往會不知節製、容易失控,表現也容易失態。帶著情緒說話做事,往往會有失偏頗或者會造成不公平、不公正。為了一時一事的痛快,換來的卻是長久的悔恨。所以我們在有負麵情緒的時候,盡量少說話、別說話,說話做事都要悠著點。

有一位優秀的企業家,一向以行事穩健著稱。每天身處在瞬息萬變的商場之中,他幾乎沒有犯下過什麼致命性的大錯。當他要退休時,有人問他的成功秘訣是什麼?他笑笑說:“其實我沒有什麼特別的秘訣,我的生意之所以順利,是因為我懂得在憤怒的時候少說話、少做決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