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孩子早點去睡覺,孩子就是不聽,你就要檢查檢查自己平時跟孩子說話的語氣,或者“換位”看一看,孩子到底為什麼要對抗你的要求。
我們常常看到父母指責自己的孩子“說話大聲、霸道,沒禮貌”,但你看看父母是怎麼教育他的孩子的就會知道,孩子的“沒禮貌”恰恰就是從父母那裏學來的,因為在父母之間以及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父母本身就是“大聲霸道”的壞榜樣。
2豐富的想象力
解決一個實際問題用一個辦法就已足夠,但在問題未解決之前卻存在著許多的可能性。逆反心理強大的時候,往往是人們缺乏多渠道解決問題的想象力的時候。如果我們的思想被逆反心理控製,我們的視野就會變得狹隘、短視,甚至顯得愚蠢。它使我們無法進行正確的思維和判斷,讓思想僅僅是在“對著幹”的軌道上盲目滑行。一個缺乏想象力的人,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是有限的,更容易一條道走到黑。其實一個問題在解決前可行的辦法是有很多種的,如果我們沒有去充分發揮我們的想象力,狹隘的思維和判斷會把我們束縛在“固執”的軌道上。所以,善用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也許你在和人交往、談判中,換一種方法,換一種表達方式,比你強硬的手段來的要好。豐富的想象力能為我們開闊思路,擺脫偏執,甚至於激發我們的創造力。而固執強硬的方式常常激化矛盾,破壞正常的人際關係。
3少用陳述
在與人交流時,多用諸如“你認為”、“你覺得”、“你的想法是”等等這樣征詢意見的語言,少用過分強調自己觀點的陳述句,尤其是語氣不要過於強硬,這也是避免產生逆反的有效方法。
實戰訓練:學會換位思考
什麼是換位思考?簡單地說,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你要能夠把你的身份從甲方變成乙方、從領導變成員工、從父母變成孩子、從男人變成女人、從丈夫變成妻子等等。除此之外,你還要轉換你的思維方式,變成他的。這才是換位思考的本質。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到現在三十好幾就是不結婚。當然她不是因為條件不好找不到,人很漂亮,事業也算成功。很多人都勸她早點結婚,不管站在哪個角度都說服不了她,反而使她非常反感。這都是因為勸她的人沒有做到換位思考,不了解她的經曆和情感,隻是一味地從自己的認識出發去勸說,結果適得其反。
當然,如果兩個人非常熟悉,包括熟知對方的性格、經曆等,加上可以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就更容易做到換位思考。因為他們的思維結構類似,這種換位思維就很容易引起共鳴。
所以說,換位思考看似簡單,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很難真正做到。我們很多人都會認為別人不理解自己,不體諒自己,卻很少想我們自己呢?我們有沒有去理解別人,體諒別人呢?
前幾天看了一個小故事,說妻子在廚房炒菜,丈夫一直在她耳邊嘮叨不停:“慢點兒,該放鹽了,油放太多了,火太大了……”妻子不耐煩了,脫口而出:“我知道如何炒菜,不用你在旁邊指示。”丈夫則在一旁平靜地答道:“我隻是想讓你知道,在我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我們都有被別人冒犯、誤解的時候,如果我們對此耿耿於懷,針鋒相對,就會引發衝突,甚至破壞人際關係。就算憋在心中,也會有解不開的“疙瘩”。這時我們不妨深入體察對方的內心世界,換位思考,或許能達成諒解。當我們遇到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時,不妨也換位思考一番,多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理解別人那樣做的原因,就能避免很多衝突。
自控力訓練實戰:學會換位思考
回想一下,最近一次你與別人爭吵是什麼時候?因為什麼事情?結果如何?過後是否有後悔?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怎麼做?最後再試著用換位思考的方式,站在他(她)的角度,為他(她)當時那麼做找至少三個可以說服自己的理由。
訓練人:與人爭吵的時間爭吵的原因爭吵的結果是否後悔是否他(她)那樣做的理由
你是如何換位思考的
1將心比心
2轉換身份
3設身處地
4深入了解
5感同身受
6關愛他人
7寬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