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別讓虛榮心控製你(1 / 3)

“虛榮”這個詞最早出見在柳宗元的詩裏:“為農信可樂,居寵真虛榮”。《辭海》這樣解釋“虛榮”:“表麵上的榮耀、虛假的榮譽。”而對這種“表麵的榮耀、虛假的榮譽”的喜愛心理,就是虛榮心。古今中外,無論男女老幼,都或多或少有些虛榮心,所以說,虛榮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大眾心理。虛榮心的本質其實是扭曲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過度表現,是一種追求虛表的性格缺陷。

虛榮心強的人往往自控力弱。不僅不願意腳踏實地地做事,甚至會用謊言去贏得暫時的表麵的心理滿足。虛榮心強的人一般也會有較強的投機心理。虛榮心若不適當調整並加以控製,對人的性格、能力發揮和生活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第一節)打腫臉也要充胖子

現代社會流行“成功學”,而許多人對“成功”的理解又是非常片麵、狹隘的,隻看到了成功的表象:外在的榮譽和虛名,卻忽視了成功的本質與內核:勤奮努力、真誠樸實、堅持不懈、自我實現、追求卓越等。那些追慕虛榮的人,總是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誇誇其談、粉飾包裝自己上,為的是使身邊的人崇拜自己,以此來掩飾他們內心的空虛。這樣的人一般都無法與人長期相處,因為時間一長,別人就看穿了他們的偽裝,暴露出他們真實的樣子。可見,虛榮心強的人自我悅納的程度是很低的,更喜歡和那些比他們更差或更無知的人交往,這樣他們才能從對方身上找到滿足感。

虛榮心的一些常見表現

莫泊桑寫過一篇著名的關於虛榮心理的小說《項鏈》。

小說的主人公瑪蒂爾特是一位漂亮的女子,但她的丈夫卻隻是一名普通的小職員,地位低下,薪水不高。瑪蒂爾特不滿於生活的現狀,迷戀豪華的貴族生活,渴望加入上流社會的生活圈。有一天,瑪蒂爾特想去參加一個貴族舉行的晚宴,就用丈夫辛苦工作攢下的錢做了一件華麗漂亮的禮服,還從好友那裏借來一串美麗的項鏈。在晚宴上,瑪蒂爾特以她超群的風姿出盡了風頭,虛榮心得到了充分滿足。她興奮得忘乎所以,回到家才發現把借來的項鏈弄丟了。為了保全麵子,瑪蒂爾特並沒有把真話告訴朋友,而是選擇了一邊搪塞,一邊節衣縮食攢錢。經過十年的辛勞,等攢夠錢買了項鏈還給朋友後,瑪蒂爾特原本光滑的手已經變得粗糙了,原本年輕美麗的容顏也已衰老。後來,她卻意外得知,她丟失的那條項鏈不過是一條價格低廉的人造鑽石項鏈,而她用十年辛勞賠償的卻是真鑽石項鏈。

莫泊桑的小說也許是虛構的,但類似的令人悲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虛榮心理。他們借用外在的、表麵的或他人的榮光來彌補自己內在的、實質的不足,以贏得別人和社會的注意與尊重。法國哲學家柏格森曾經這樣評價:“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虛榮心強的人特別要麵子,喜歡攀比,喜歡打腫臉充胖子。

虛榮心強的人喜歡在別人麵前炫耀吹噓,明明自己辦不到的事偏說能辦到,自己不懂的事偏要裝懂。他們喜歡炫耀有名有地位的親朋好友,希望借助他人的榮光來彌補自己的不足,而對於那些無名無份的親朋好友則避而不談,甚至避之唯恐不及。

虛榮心強的人喜歡別人誇讚自己,隻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意見。

虛榮心強的人對他人表麵熱情,其實內心冷淡,甚至趨炎附勢,對上諂媚對下冷傲。

虛榮心強的人在工作中很難埋頭苦幹,總想一鳴驚人,不去創造業績卻總想獲得更多。

虛榮心強的人婚戀、家庭觀念也會扭曲,趕時髦、比闊氣、求長相、論門第,卻常常缺乏真情實意。

虛榮心是如何產生的

我們知道虛榮心是普遍存在的,因為它與人的自尊心直接相關,同時,也與個人的成長經曆、社會環境及文化傳統有著密切的關係。

1麵子觀念。傳統社會文化的影響。例如“學而優則仕”、“光宗耀祖”、“出人頭地”、“衣錦還鄉”等心理觀念,促使一些人通過自我拔高、印象裝飾印象裝飾:心理學術語。指人們試圖通過調整自我以高度適應環境並以此控製他人對自己的印象的行為。等手段在故裏或社會上顯示自己。私心過重的人會時刻考慮個人的利益得失,總希望自己時時處處勝過別人、超過別人。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常常煞費苦心地營造或借用本來不屬於自己的、虛假的榮譽來掩飾個人的缺陷和不足,以抬高自己,顯示自己的“過人之處”。講麵子是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民族心理,對麵子的珍惜和愛護是昭示和維護自已榮譽、身份、地位的直接表現。每一個中國人從小就受到維護麵子的心理訓練,丟麵子就意味著否定自己的才能,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於是很多人為了不丟麵子,通過“打腫臉充胖子”的方式來顯示自我。

在古書《權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隻雄孔雀長著非常漂亮的尾巴,這尾巴是如此的美麗,以至於任何畫家都難以描繪它。孔雀又生性忌妒,看見穿著華美的人就去追啄他們,並時時將自己華美的尾巴展示出來。這隻孔雀非常愛惜自己的尾巴,每次休息的時候總要先仔細地尋找能安放尾巴的地方才行。有一天下大雨,孔雀的尾巴被打濕了,眼見捕鳥人來了,可是它卻舍不得弄壞自己的美麗尾巴,不肯飛走,最後被捕鳥人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