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不斷挖掘的新功能,也在不斷地被淘汰。而這更像是一場各個行業自己在玩的“創新遊戲”,對於我們的生活真的有那麼多實質性的影響嗎?
手機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個聯係工具,所以,我不需要它具有那麼多強大的功能;電視隻是我周末時偶爾使用的電器,我也不需要頻繁地更新換代……以此類推,我們就能看清這個“以消費促發展”的時代所製造出的重重的誘惑,其實並不是那麼難以抵擋的,問題就在於,我們能否認清事物的本質,了解我們內心的需要,把握好自己。
你不需要信用卡
近幾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用信用卡消費。從信用卡在中華大地落地開花的第一天起,就有一些理財專家提出:信用卡不可用,因為它是我們隨身攜帶的欲望。但是,現實是,信用卡用戶越來越多,有的人甚至有十幾張不同的信用卡。原因很簡單:它們方便快捷,而且還有一部分的附加價值,例如一些服務或者積分等。更重要的原因是,信用卡消費有一個還款期限,先用後還,卡主會有一種錯覺:覺得是在花銀行的錢!這實際上是一種解除我們自控力的迷障——我們花的終歸都是自己的錢,而且有可能是還沒有掙到手的錢就已經被我們花掉了!韓國有部電視劇叫《錢的戰爭》,講的就是一個家庭因為過度使用信用卡導致破產的故事。
我的觀點是,其實我們絕大多數人並不需要信用卡。現在幾乎所有的商場、超市都可以直接使用銀行卡刷卡消費。你的銀行卡裏有多少錢你自己是很清楚的,這也是有效幫助我們控製不必要支出的方法。
如果你堅持使用信用卡,認為它方便,那麼,一定要注意一些問題,不能因為它的方便和附加價值而為我們的欲望大開方便之門。為此,我們要做到以下最低守則:
守則一,絕不用信用卡取現。有很多銀行,對於信用卡透支取現,不分本地異地,一般都要收取3%左右的手續費,最低為30元;除此之外,銀行從取現當日起,就開始收取每天萬分之五的手續費,折合年利率為18%,是現行六個月到一年貸款利率的3倍多。雖然,一般銀行都會在合約中,對取現利率進行明確標注,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會在意,而是貪圖一時的方便選擇取現透支,以為幾十塊錢隻是個小數目,豈知積少成多。更嚴重的是,要是你養成了這個習慣就成了一個巨大的隱患。
守則二,決不刷爆信用卡。一定要學會理性消費,該買的買,不該買的即使再“便宜”也不買。其實,我們很多時候認為的“便宜”並不是真正的便宜,往往是陷阱。另外,超出信用卡額度的部分是需要收超限費的,雖然在我們申請信用卡的合約中已經注明,但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對“超限費”並不了解。根據央行的規定,銀行可以將信用卡刷卡消費的最高額度控製在預先設定的信用額度的110%。也就是說,如果信用卡的授信額度為1萬元,那麼這張卡最多可以刷卡消費1萬1千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超出信用額度刷卡消費的一千元,銀行會收取一定比例的超限費。“超限費”就是在持卡人超信用額度用款時,銀行對超出信用額度部分按比例收取的費用。而且超限費部分不享受免息還款,以及最低還款,需要在還款時一次性繳清。大部分銀行的超限費用是按照超限金額的5%來收取的。
守則三,切忌到期不還欠款,且不還最低還款額。說的明白點,就是要養成習慣,不管有多困難,都要堅持到期全額還款。
其實這三個守則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刷信用卡可以,但要理性消費,而且絕對不向銀行多交一分錢。隻要我們能堅持住上麵的三個最低守則,就可以避免成為“卡奴”,讓信用卡變成自己的工具,甚至變成自己的“奴隸”。
一旦你意識到你每個月一拿到工資都“喂”給了信用卡,那麼,我強烈建議你:馬上剪掉你的信用卡。
實戰訓練:學會記賬,控製不必要的消費
記賬能夠掌握個人或者整個家庭的收支情況,以此可以規劃出更好的消費、投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