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橘花(1 / 1)

春風十裏,橘花如雪,江南的春天,就是這般好。

穀雨和立夏,是暮春切換到初夏的兩個節氣。這個時節,家鄉成千上萬畝的橘林裏,橘子花開成香雪海,油光翠亮的綠葉間,藏著白瓣黃蕊的小花。這些密密匝匝的小白花,有未加修飾的素樸天然。含苞時,像是懷春少女隱秘的心事,羞澀不願示人;當它盛放,一改先前的含蓄,花蕊袒露,香味撲鼻,直白大方像山野妹子。

我喜歡橘花的香,那麼甜美,那麼醇厚,有日益遙遠的鄉野氣息。橘花的香,濃於茉莉而淡於含笑——含笑花實在太香了,是瓜果飽滿成熟時的那種味道,香到有點發膩。而橘花的香,甜美、馥鬱,纏纏綿綿的,像濃得化不開的情,深吸一口,便覺香氣盈滿肺腑——所謂香花不豔,豔花不香,那些白色的繁花,開到極致,總是香氛如潮,橘子花也不例外。

明月青山,流水天涯,橘子花裏有鄉愁。古代的本土詩人很是喜歡橘花。南宋詩人劉克莊寫道:“平生荀令熏衣癖,露坐花間至夜分。”清代學者宋世犖聞到橘花香,從故紙堆裏抬起頭,吟道:“路入綠陰春未老,細花如雪惹衣裳。”橘花開時,望如積雪,香聞十裏,花香被風送出老遠。在橘林中待得久一些,橘花的香味會沁入衣間,讓人有微醺的感覺,像不勝酒力的佳人,三杯兩盞淡酒下去,臉上便現了紅暈。此時,豈止是衣香,心香也是滿溢的。

穀雨一到,橘花像聽到號令一般,爭先恐後地開了。花香會引來成群的蜜蜂,各地的蜂農也會趕來放蜂采蜜。橘樹林中,流綠滴翠,滿園子的蜜蜂嚶嚶嗡嗡,空氣中,彌漫著持久的香甜的味道。

橘花好聞,橘花蜜也很好喝。橘花蜜濃縮了橘花的精華,花蜜呈琥珀色,純淨透明。秋燥時節,喝上一杯兩杯橘花蜜,像我這種對生活要求不高的女子,便覺得日子甜美而滋潤。

香水中,有一款叫迪奧紫毒女士香水,是時尚女子的愛物。紫色晶瓶,看上去玲瓏高貴,它的香味中隱含著神秘的氣息:前調是俄羅斯胡荽、馬來西亞胡椒、錫蘭肉桂;中調是晚香玉、橘花蜜、野莓;後調則是樹凝脂。當你在腕上、耳後滴上一兩滴香水,最先飄散出的芬芳就叫前調,那些俄羅斯胡荽、馬來西亞胡椒、錫蘭肉桂的味道散發在空氣中,如初見佳人心如鹿撞,有明裏暗裏的挑逗。接下來的中調,散發的則是晚香玉和橘花蜜的味道,好像愛情漸入佳境,濃情蜜意,繾綣難分。而餘香嫋嫋繞梁不絕的後調,則是樹凝脂的香,雖然愛情漸行漸遠,但讓人追念和懷想。

女友家裏有橘林,每到暮春橘花開時,春風過處,落花滿地,她便收集橘花,曬幹後用開水衝泡代茶飲。橘花茶有理氣和胃、消食悅脾的功效。女友對花茶頗有研究,平素非花茶不飲,家裏的瓶瓶罐罐,放的是玫瑰花茶、茉莉花茶、薰衣草茶、菊花茶,還有就是橘花茶。把橘花作為窨茶香源,明代就已有之,《茶譜》記載:“木樨、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橘花、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她送了一小罐橘花茶給我,讓我泡著喝。花茶中透出柑橘的清香,果然好喝。

周日在家閑翻書,偶然看到一則方子:“以舊竹壁簣,依上煮製,代降真;采橘葉搗爛,代諸花,熏之。其香清古,若春時曉行山徑。”說舊時窮人家買不起名貴的降真香,就以橘葉代替鮮花,把橘葉搗爛後熏蒸,在舊竹片上煉製成可以焚燒的香料。這種香是什麼味道呢?好像春天早晨的山間小路,清新至極。有此妙方,趕緊記下,他日或可一試。

橘花開時,我喜歡揀個晴好的日子,去黃岩澄江、臨海湧泉的橘園走走,無他,就是為了聞橘花的香。一樹一樹,千樹萬樹,橘花的芬芳裏,是正在孕育著的豐年。在陽光下晃著逛著,滿眼的繽紛,滿懷的清香,滿心的歡喜。聞著橘花香,比美容院裏的芬芳療法,更讓人心情舒緩。想到再過幾個月,眼前的白色小花,會變成沉甸甸的黃金果,心裏總是美美的。

我的音樂夾裏有一首詠歎調《憶故鄉,常向往》,來自法國歌劇《迷娘》,迷娘對心上人威廉說到自己的故鄉時,深情唱道:“你知道那地方,到處橘花飄香,黃金果的國土,紅玫瑰的故鄉。微風特別柔和,小馬格外輕狂。蜜蜂一年四季,為采花繁忙。一個永恒的春天,神賜的恩典,在藍空下微笑,閃耀著光芒。”音樂是由圓號吹奏的,輕快、感傷又優美。陽光下,在橘林中漫步,聽著這首曲子,我怎麼覺得,這迷娘歌詠的就是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