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 / 2)

但置疑問難,可以提出許多問題。最切要的有兩個問題必須回答。第一,以今人的心理去猜度兩千年前古人的心理,種種描繪可靠嗎?直白地說,能用心理的分析去研究曆史嗎?第二,作者所選三人,關羽、諸葛亮、曹操,能構成《心理三國三部曲》嗎?也就是說,這三個人能夠代表三國嗎?我以一個普通讀者的體會,試著回應這兩個問題。

心理學是近現代發展起來的一門社會科學,運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去研究曆史,其實在今人的許多論著中已有部分的運用。

科學的發展,是人們智慧的積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去解讀曆史遺存的密碼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也是科學的。例如用碳14去測定曆史文物的年代,就是考古學常用的一種手段。現代數學、統計學的發展,運用數量統計研究曆史,已是公認的曆史研究先進的方法之一。這講的是有意識的方法運用。無方法意識的直觀感覺,心理分析,古已有之。例如司馬遷寫《史記》,在《司馬相如列傳》中寫卓文君偷聽司馬相如彈琴,“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這兩句就是心理描寫。作者用了“悅”、“好”、“恐”三個字把卓文君的喜、愛、愁的複雜心理活動表現得淋漓盡致。明清三言兩拍小說,中國四大長篇小說,《水滸》、《三國》、《紅樓》、《西遊》心理描寫無處不在。然而集中地,從頭至尾,洋洋數十萬言,全景式展開的心理分析,《心理三國三部曲》確實是一個首創。陳禹安先生做了這一個工作,他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取得了成功,可喜可賀。也就是說,運用心理分析,解讀人物,演說三國,在方法上是沒有疑義的。陳禹安先生的首創精神,不僅開拓了演說三國的新領域,而且開啟了引領後繼者的作用,值得肯定。

當然,古人與今人,時移勢異,今人的遙情想象,未必就是古人原來的意圖,曆史真相未必就是如此,讀者不能鑽牛角。

曆史研究,有多種方法,有多種價值。曆史的考證,目的是還曆史的本來麵目,探求曆史之真,吸取經驗教訓,這是曆史的借鑒價值。演說曆史故事,添油加醋,娛樂生活,這是曆史的欣賞價值。借舊瓶裝新酒,對曆史再創作,以古喻今,抒寫作者現實的人生感悟,這是曆史的現代價值。陳禹安先生對心理學有深厚的造詣,對現代社會有通透的認識,對現實人生有獨到的感悟,所寫《心理三國三部曲》更多的是在解讀當代社會,是在給予讀者增益智慧,這可以看作是作者創作的主題思想,它集中地體現在每一則故事之後的“心理感悟”中。例如《心理關羽》中“想成就大事的人,善於讓別人承諾比自己善於承諾更重要。”《心理諸葛》“世界並不是一個客觀的存在,而是你所期望看到的存在。”《心理曹操》“索取,有時候比發誓更能取信於人。”條條都是作者抽象出來的人生哲理箴言。如果讀者認同我的這一體會,那麼《心理三國三部曲》最大的價值,重點不是放在借鑒曆史經驗上,而是借題創作,挖掘曆史的現代價值。作者的這一匠心運籌,打破了古今時空的距離,解讀的曆史人物貼近了現實生活,仿佛關羽、諸葛亮、曹操就在我們的身邊。加之作者流暢的語言,新穎的版式,可以預期《心理三國三部曲》的出版,將會贏得廣大的受眾。

我愛好三國曆史,做過一些研究,寫了幾本書,但都沒有跳出傳統的研究方法,隻是運用文獻解讀曆史,缺少運用新方法開拓創造的精神,新進的作者值得我向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