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千古惡語有來由(2 / 2)

第二,曹操確實是一個自私的人,考慮問題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刺董之前,他在王允麵前信誓旦旦,豪氣幹雲,但一旦到了生死關頭,他首先考慮的還是個人的安危。這一次還是如此,他擔心呂伯奢會對自己報複,就先下手為強殺了他,全然不顧自己此前已經犯了嚴重的錯誤。而這時的陳宮,開始從對權威的盲目服從中清醒過來,巨大的愧疚心理激活了他正常的道德觀和價值判斷。陳宮說:“你這樣說是不對的。知道原委了,還要殺人,是大不義的行為!”

陳宮是仰慕曹操的“大義之舉”才棄官相從的,而現在曹操卻做出了“大不義之舉”,這在陳宮內心造成了極大的認知不協調。他隻有通過譴責曹操的這種行為來修補內心失調帶來的痛楚。

但是,沒想到,曹操竟然說出了震驚天下的那一句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這句話給了陳宮沉重的一擊,讓他無言以對!

曹操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難道這真是一個厚顏無恥到了極點的卑劣人渣嗎?

不可否認,曹操確實是一個非常自私的人,但他說出了這句遭到千秋萬代唾罵的惡語,還不僅僅是因為自私。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典型的,近乎本能的“自我辯護”現象。這種現象幾乎會發生在每一個犯了錯誤的人身上。我們並不能僅據這句話就將曹操定義為大奸大惡之人。

1997年,美國三十九名天堂之門教成員在加利福尼亞州喬聖菲高級住宅區集體自殺。幾周前,這個教派的首腦一直宣揚,當哈雷彗星降臨的時候,後麵會跟著一艘宇宙飛船,這艘宇宙飛船將會拯救他們。幾名信徒曾經到一家專賣店購買了一架昂貴的大功率望遠鏡。他們相信,當哈雷彗星靠近地球的時候,就是他們從地球容器中解脫的時機。他們會通過殺死自己來做到這一點,以便自己的本體(靈魂)被飛船接走。買走望遠鏡的幾周後,這些信徒又回到了專賣店,退掉了望遠鏡,並要求退款。當店主問他們望遠鏡有什麼問題時,他們說這架望遠鏡有缺陷:“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彗星,但是卻看不到跟在它後麵的飛船。”其實,哈雷彗星後麵根本就沒有什麼飛船。信徒們看不到飛船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信徒們看來,他們的信仰怎麼可能會錯?那艘可以拯救他們的飛船怎麼可能不來?所以,問題隻能是出在望遠鏡身上。

這個案例很生動地說明,當人們對某種信念或自己的行為確信不疑的時候,任何與之相背的東西都會被視為錯誤。人們總會找到很多理由,甚至是很荒謬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護,隻有這樣,才有可能消除內心的認知不協調。其實,曹操怎麼可能對自己的錯誤不痛心疾首呢?

陳宮因為誤殺無辜而深感內心的認知不協調。同樣,曹操也有這種感覺,而且其強烈程度遠勝於陳宮。畢竟,陳宮隻是外人,而曹家與呂家交情深厚。在這短短的一瞬間,曹操無法排遣內心巨大的認知失調,就隻能強行“拒不認錯”為自己辯護,以期為自己尋找一個平息內心掙紮與煎熬的恰當理由。

麵對如此慘重的錯誤,除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還有什麼更“好”的理由能夠遮擋住認知不協調帶來的狂風暴雨的肆虐衝擊呢?

這句話,可以讓曹操永遠立於正確的位置,可以讓他置身於任何社會道德規範的約束之外。

否則,麵對自己的錯誤,曹操隻有以死來謝罪了。曹操顯然不會選擇“死”,今日所發生的這一切,都源自於曹操的不肯赴死。他要是不畏死,此時他早已成為萬人敬仰的漢室烈士了,哪裏還用得著千裏逃亡呢?

曹操之所以脫口而出這句話,除了出於強烈的自我辯護之外,我們還可以窺見曹操性格中的另一個方麵,那就是,曹操其實是一個沒有什麼城府的人,心中所想,毫不掩飾,就直截了當地表達出來,根本沒有顧及這樣的口無遮攔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負麵影響。

心理感悟:讓自己正確”是支撐人們活下去的基本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