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多山珍,渤海灣內出海味,筵席大菜檔次偏高,名肴玉食琳琅滿目,在氣候嚴寒的日子裏,東北人居家飲膳重視火鍋取暖,白肉火鍋、野意火鍋頗有名,喝花茶愛加白糖,有樺樹汁、人參茶,愛喝白酒和啤酒,酒量驚人,飲啤酒以紮、提為單位。受俄羅斯、日本、韓國飲食風俗的影響,常以大紅腸、扒雞、花生米、茶葉蛋、麵包佐餐或喜好羅宋大菜、韓國燒烤、東洋料理,清代山東人闖關東的較多,魯菜市場較大,不少名店係魯菜傳人掌做。民族菜中朝鮮族和滿族的烹調水平較高,朝鮮族三生(生拌、生漬、生烤)、牛肉菜、狗肉菜、海魚菜、泡醃菜很有特色;滿族的阿瑪尊肉、白肉血腸、白菜包、芥末墩、蘇葉餑餑有濃鬱民族風情;清真菜亦有口碑,全羊席和國民麵攤膾炙人口;蒙古族白食、紅食,鄂倫春族麅子宴、老考太黏粥,赫哲族鰉魚全席、稠李子餅,鄂溫克族烤犴肉、馴鹿奶,達斡爾族手把肉、稷子米飯都是美食精品,令人齒頰留香。筵席有蓋州三套碗、關東全羊席、大連海錯席、長白山珍宴、營口九龍宴、沈陽八仙宴、錦州八景宴、本溪太河宴、鐵嶺銀州宴、洋河八八席、天池鞭掌席、撫鬆山蔬宴、燕翅鴨全席、龍江三寶宴、鬆花湖魚宴、野意火鍋宴等。
東北過年最喜慶,有民謠道:“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東北重視年夜飯質量,這頓飯包括“四大件兒”,即雞、魚、排骨、肘子,缺少其中一樣就不地道、不東北,過年那幾天,飯桌上不斷端上紅燒鯉魚、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等美味佳肴,即人們常說的“大魚大肉管夠”。 東北做菜多用燉,民間說是熬菜,將灶坑填滿柴火,鍋底放油,蔥薑大料醬油一放,原料放進去,添上湯,工序就算完成,省時省力。東北人愛吃用大白菜做的酸菜,微酸爽口,可以做餃子餡兒或火鍋,酸菜白肉火鍋用骨頭湯做鍋底,酸白菜切成絲放進鍋裏煮,白肉八成熟切成薄片涮著吃,肥而不膩,體現豬肉鮮嫩的一麵;血腸也是涮火鍋的一寶,與酸菜白肉搭配,口感獨特。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從掌燈時分入席一直吃到深夜,菜有魚雞,其他隨自己喜歡定。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主食是餃子,餡兒很多,最好的是豬肉芹菜,選兩個餃子放硬幣,一個放糖,看誰能吃到,誰吃到就祝福來年財源廣進,幸福甜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過年擺供,蘋果一大盤,叫作平平安安。過年還準備糖果、幹果、瓜子和雜拌兒,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閑坐、守歲辭歲時的美食。破五吃餃子,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清晨起,家家戶戶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腳被稱作崩窮,把晦氣、窮氣從家中崩走。遼寧菜簡稱遼菜,清末和民國前期是南北菜大交流、滿漢菜大融會時期,沈陽餐飲市場極為繁榮,有飯店 416戶,著名的有三春(鹿鳴春、明湖春、洞庭春)、六樓(龍海樓、德馨樓、宴賓樓等),奉派菜館與京魯菜館爭相媲美,融奉菜、魯菜為一爐,由宮廷菜、官府菜、市肆菜、民間菜組成,近年來創新和發展了全鹿宴、鹿鳴宴、八仙宴等,口味以鹹鮮為主,甜酸辣為輔,鮮香酥爛,口感醇濃。遼寧有十大特色美食即老邊餃子、滿漢全席、扒鍋肘子、珊瑚海虎翅、南瓜魚翅盞、宮廷八珍、太河雙鮮、群龍祝鶴、帥府雙螺、雙顏雙味蝦等,十大風味小吃即馬家燒賣、榴梿酥、牛莊餡餅、烤全羊、三色珍珠圓、錦州小菜、手把肉與全羊湯、滋補魚頭、鮮蝦蘿卜絲餅、驢肉蕎麥冠頂餃等。有些城市,也有自己的特色,沈陽有西塔大冷麵、那家白肉血腸、楊家吊爐餅雞蛋糕,大連有拌牡蠣、拌蜆子、拌海蜇、鮑魚、對蝦、螃蟹、魚翅、紅烤全蝦、紅燒海參、北樂巴氏奶、金州櫻桃,鞍山有南果梨,錦州有溝幫子熏雞、北鎮豬蹄、溝幫子水餡包子、北鎮麵茶,遼陽有塔糖、香水梨幹、老世泰糕點、湯河滋補魚頭、老楊頭燒雞、千層餅,撫順有荷香蒸林蛙、黃金肉,本溪有長寬豬蹄、蝲蛄、泥鰍湯,阜新有蒙古族餡餅、清溝魚宴、全羊宴,葫蘆島有杏仁小米粥,朝陽有切糕、碗跎、豆腐腦、拔麵條、榆錢大餅子,盤錦有河蟹,鐵嶺有楊家老壇肉、丁記包子。
黑龍江菜係簡稱龍江菜,以烹製山蔬、野味、肉禽、淡水魚蝦技藝見長,口味香醇鮮嫩,爽潤舒適,以珍鮮清補著稱。主食分米飯和麵食,現在主要吃大米飯,過去有高粱米飯、大餷子飯、小米飯、大黃米飯,黃米未去殼前叫糜子,是地道滿族食物;麵食以白麵為主,也有玉米麵、黃米麵,黃米麵、黏豆包、豆麵卷子是滿族食品,黑龍江人喜歡吃麵條,打鹵麵有各種各樣的鹵,熗湯麵把湯和麵分開來做,還有麵片、疙瘩湯;蔬菜喜歡生著吃,一種是涼拌菜,多種新鮮蔬菜加上豆製品、粉絲一起拌,另一種是蘸醬菜;熏醬菜融俄羅斯、齊魯技法,所做醬骨架最有名,還有醬腸、醬肚,雞的各個部位都可以單醬。黑龍江人大部分為山東移民後代,飲食融合魯菜、滿洲、俄羅斯三種風味,燉是滿族人的發明,把肉、蔬菜、粉條、豆製品等放在一起燉,有八大燉,現在又發明得莫利燉活魚、鯰魚燉茄子;肉製品喜歡風幹、熏烤,有風幹香腸、鬆仁小肚。黑龍江十大特色美食有排骨燉油豆角、窩頭、柳蒿芽土豆湯、大馬哈(黑紅)魚子、鍋烙、溜腰花、鰉魚筵、炒肉漬菜粉、幹菜扣肉、豆結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