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體工程學的定義(2 / 2)

1.3.1 人的要素

在人、機、環境三要素中,“人”是指作業者或使用者,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人適應機械和環境的能力都是重要的研究課題。“機”是指機器,但較一般技術語的意義要廣得多,包括人操作和使用的一切產品和工程係統。怎樣才能設計出滿足人的要求、符合人的特點的機器產品,是人體工程學探討的重要問題。“環境”是指人們工作和生活的環境,噪聲、照明、溫度、空間即設施等環境因素對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影響是研究的主要對象。

1.3.2 係統的要素

“係統”是人體工程學最重要的概念和思想。人體工程學不是孤立地研究人、機、環境這三個要素,而是從係統的總體高度將它們看成是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體。係統既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幹組成部分結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而這個係統本身又是它所屬一個更大係統的組成部分。由此看來,人體工程學不僅從係統的角度研究人、機、環境三要素之間的關係,也從係統的高度研究各個要素。

1.3.3 人的效能

“人的效能”主要是指人的作業效能,即人按照一定要求完成某項作業時所表現出的效果和成績。工人的作業效能由其工作效率和產量來測量。從管理的角度看,現代管理體係三要素(人、物資、信息)中,人的管理主要是怎樣獲得最高的作業效能的問題。一個人的效能決定於工作性質、人的能力、工具和工作方法,人的效能也決定於人、機、環境三個要素之間的關係是否得到妥善處理。

1.3.4 人的健康

“人的健康”包括安全和身心健康。近幾十年來,人的心理健康受到廣泛重視。心理因素能直接影響生理健康和作業效能,因此,人體工程學不僅要研究對人生理損害的某些因素(例如強噪聲對聽覺係統的直接損傷),而且要研究這些因素對人的損害程度,例如有的噪聲雖不會直接傷害人的聽覺,卻造成心理幹擾,引起人的應激反應。

人體工程學在解決係統中的人的問題上主要有兩條途徑:

(1)使機械、環境適合於人;

(2)通過最佳的訓練方法使人適應於機器和環境。

任何係統按人體工程學的原則進行設計管理,都必須同時從這兩方麵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