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是何智麗恩師孫梅英的女兒薑小英。

孫梅英已經於1994年因腦溢血病逝。考慮到薑永寧、孫梅英夫婦都是中國乒乓球界的元勳,作出傑出貢獻,所以這次邀請他們的女兒出席第48屆世乒賽。薑小英現在北京工作。在孫梅英去世的時候,我和薑小英曾經通過電話。據坐在我的鄰座的中國第一位乒乓球女子單打世界冠軍丘鍾惠告訴我,在孫梅英中風的時候,如果搶救及時,也許今天還能出席第48屆世乒賽。

第二位是何智麗在中國乒乓球隊的主管教練馬金豹。

何智麗在第39屆世乒賽上不讓球,當時在場的教練就是馬金豹。

何智麗告訴我,1981年她進人中國乒乓球隊,教練馬金豹送給她一副乒乓球拍,如今已經24年,她仍在用這副球拍。這些年來,何智麗轉戰四方,各讚助商送給她的乒乓球拍,可以堆滿一個房間,可是她一直用教練馬金豹送給她的球拍。這副球拍是瑞典斯帝卡(STIGA AC)品牌,用瑞典木材手工精細做成的。24年來,何智麗不斷更換這塊球拍的膠皮,而底板始終沒有換過。何智麗視這副乒乓球拍為生命。這使我記起,著名音樂家、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思聰在“文革”被迫走上偷渡之路、逃往香港的時候,別的什麼都可以不帶,但是在他走上小艇時雙手卻緊抱那把拉了多年的小提琴。

第三位是何智麗當年的“敵手”、韓國乒乓名將梁英子。

梁英子當年是中國女乒的頭號勁敵。1983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三十七屆世乒賽上,年僅十八歲、並不被人看好的梁英子,連勝中國的耿麗娟、童玲、黃俊群三員大將,進入決賽,與曹燕華相遇,雙方激戰。曹燕華竟連放十六個高球,逼得對方失誤,最終奪得女單金牌。

在第39屆世乒賽上,梁英子依然咄咄逼人,她和隊友玄靜戰勝中國選手,奪得女子雙打冠軍。

第39屆世乒賽女單比賽時,梁英子構成對中國隊的最大威脅。何智麗不讓球,在半決賽時打敗了隊友管建華,在決賽時與梁英子激戰。何智麗戰勝了梁英子,為中國奪得了金牌。

如今,梁英子應邀出席第48屆世乒賽,她與何智麗這對當年廝殺的對手,成了好朋友。

何智麗從中國乒乓球隊退役後嫁到日本,而梁英子退役以後結婚成家,先生是韓國通訊社的記者。後來,她又隨先生到蒙古。2004年9月,她與先生從蒙古來到中國內蒙古工作。梁英子居然能夠講漢語。她說:“主要原因是我從小就學過漢語,並且非常喜歡漢語。其實在韓國有許多人都在學習漢語,中韓文化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我此前在蒙古國執教兩年,基本上已經掌握了蒙古語言,我們一家人在家裏常用蒙語交流,在內蒙古生活也算是有利條件吧!另外,掌握了雙語後,我還考慮明年要在這裏執教。”

薑小英有事,提前離開。我為何智麗、馬金豹、梁英子拍攝了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