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何智麗事件”(3 / 3)

這個事件我認為何智麗本人也有很大的問題。如果她當時不願意讓,完全可以跟領導去說,但她沒有這樣做,結果是欺騙了隊友,然後反過來喊冤,這就是不對了。

蔡振華所說的何智麗“欺騙了隊友,然後反過來喊冤”,話說得那麼尖銳,充滿火藥味。

其實,蔡振華跟李富榮一樣,對於讓球有著雙重標準:既為自己當年讓球深感遺憾,但是又對何智麗反抗讓球進行譴責。① 《中國乒乓球隊“讓球”之謎》,2001年第一期《中外書摘》。② 葛愛平,《蔡振華直麵“讓球”:奧運是例外 何智麗欺騙隊友》,2005年5月9日《體壇周報》。

蔡振華當過中國乒乓球隊總教練,他比誰都明白“如果她當時不願意讓,完全可以跟領導去說”,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何智麗如果事先“跟領導去說”,她就根本無法上場!

走筆至此,我也不得不來個“精彩回放”。1988年11月1日,我在北京采訪孫梅英的時候,她就透露了何智麗反抗讓球,早在何智麗出發到印度新德裏參加第39屆世乒賽之前,孫梅英已經作了“預謀”:

“團體賽沒有你,你就把單打打好。”孫梅英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單打的時候,領導上很可能要我讓球。”何智麗又一次說出心中的憂慮。

“讓什麼?不讓!讓球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不對的。”孫梅英旗幟鮮明地答道。

“我不答應讓球,領導上很可能不許我上場。”何智麗似乎對中國乒乓球隊的領導的種種做法一清二楚。

“那你就隻好在口頭上答應讓球。上了場,你真打!”孫梅英給她出了主意。

這“口頭上答應讓球,上了場真打”,是孫梅英為何智麗定的“錦囊妙計”!

如果沒有身為中國乒協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的乒乓球元老孫梅英為何智麗出謀劃策,當時23歲的何智麗還不敢如此旗幟鮮明地反抗讓球。

我注意到,當時擔任中國乒乓球隊主教練的李富榮,這次也透露了重要細節:

比賽前我總要問一問隊員有什麼問題,如果沒有什麼問題,我就在擋板外的教練員、運動員席上坐下來觀戰,我還沒離開場地,焦誌敏走到我身邊,告訴我她剛聽到何智麗在說,她不準備讓球。我感到很突然,著急呀!因為此時裁判已宣布比賽開始。領導和教練都無權讓比賽停下來,我隻好在擋板外用上海話再次示意何智麗讓球。此時她已鐵下了心,根本不聽。這場比賽,何智麗是有備而來,而管建華卻毫無準備,弄得措手不及。

也就是說,何智麗當時還是把不讓球告訴了焦誌敏。隻是“此時裁判已宣布比賽開始。領導和教練都無權讓比賽停下來”。也就是說,如果何智麗事先報告領導的話,領導和教練就有權讓比賽停下來!

我在2001年讀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隊醫眼中的世界冠軍》一書。該書作者關儼從1960年到1996年在國家乒乓球隊擔任30多年的隊醫。關儼在書中也寫及“何智麗事件”重要細節:

第二天上午,運動員上場準備比賽,何智麗站在場內跟她的主管教練馬金豹在說話。比賽前我總要問一問隊員有什麼問題,如果沒有什麼問題,我就在擋板外的教練員、運動員席上坐下來觀戰,我還沒離開場地,焦誌敏走到我身邊,告訴我她剛聽到何智麗在跟馬指導說,她不準備讓球。我感到很突然,趕快告訴正在觀看戴麗麗和梁英子比賽的李富榮,李富榮也急了,因為此時裁判已宣布比賽開始。領導和教練都無權讓比賽停下來,李富榮隻好在擋板外用上海話再次示意何智麗讓球。此時何智麗已鐵下了心,根本不聽。第一局結束後休息時,教練做工作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