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一處必須肅清一處,不得因賊匪逃散潛匿,即為完事,以致兵過之後,遺孽複萌,又複潛出滋擾。”
從起義開始到現在,不足三個月,三省督撫大員盡行出動,嘉慶的力氣花的並不少。乾隆更是如此,奏折幾乎都是他辦理。和前幾個月不同的是,自從福康安身死,乾隆的性格變得十分怪僻,喜怒無常。嘉慶知道父親年老,不免昏聵,辦理得更加細致,但是,他又不讓乾隆察覺他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也不會讓和珅覺得對他有威脅。借助諭旨之處,他多次親筆給督撫寫信,勸導他們為朝廷盡心盡力。有時還以情感人,寫下發自肺腑之言。奇怪的是,白蓮教不但沒有鎮壓下去,反而更加厲害。嘉慶為了盡快除去心頭之患,自五月起,三次給和琳下過密令,催促他撤兵轉征白蓮教。但是和琳卻沒有把這個新皇帝放在眼裏,三次都以“不能顧此失彼”而拒絕。這使嘉慶皇帝臉上無光,對和氏兄弟更加痛恨。
不久,和琳因一意孤行,在苗疆戰死。
為征苗疆,費時已達一年半有餘,兩位主帥先後殞命,消息傳至京城,乾隆簡直不敢相信。和琳之死並不足道,但是卻使他回憶起福康安,不由得暗自傷心。同時,無論什麼原因,為區區苗疆,使清廷失去兩位主帥,這對乾隆不能不說是又一個沉重打擊。和珅聞聽此訊,哭得死去活來,畢竟,和琳是他的弟弟,而且也是他一個得力的助手。和琳一死,把他的計劃全部打亂。乾隆看到和珅這個樣子,便婉言相勸:
“你們和氏兄弟,為了朕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朕心裏是明白的。”
“奴才為了太上皇,性命都不顧及,隻要太上皇你高興,奴才就是碎屍萬段,也心甘情願。和琳為國捐軀,是我和家的大幸,能為太上皇做事,雖死猶榮。可是,他的確死的太慘了。”和珅趴在地上,哭訴著。
“是呀,西南瘴癘地,自古為謫人所去之處,千辛萬艱,征苗實屬不易。和琳功高,朕決定追賜他一等忠勇公,配享太廟,入祀昭忠祠、賢良祠,還可以自建立祠,以彰其忠勇之心。”
“太上皇隆恩浩蕩,奴才怕太上皇如此厚愛,其他人說閑話,還請太上皇收回成命。”
“誰敢說朕的閑話?朕意已決。和珅,朕念你扶侍之功,任你為九門提督兼鑲黃旗滿洲都統。”
“奴才謝主隆恩!”和珅心花怒放,高興之際,已把弟弟慘死的悲痛拋到九霄雲外了。這是他謀求已久的職位。九門提督,掌握京城禁衛人馬,控製皇宮,當上這個官,就等於握住了朝廷的心髒。
和琳之死,嘉慶喜出望外,他對和琳早就十分忌恨,三次密諭,仍然按兵不動,最後逼緊了,才從苗疆軍隊中撤出三萬人,調到荊州。這一下他死在軍中,天遂人願。乾隆把奏折的處理事務交給了嘉慶,但名義上是“見習”而已,由嘉慶看折,提出策略,然後拿到乾隆麵前,乾隆最後敲定。這對嘉慶來說,權力有所增強,不像開始的幾個月,他對這些事務隻能不聞不問。乾隆畢竟老了,而白蓮教、苗人的起義驚動大半個中國,以至將領下至參將、副將,上至提鎮製台,每天都有一大堆奏折遞上,就是一個年輕人,也承受不了,更何況是年邁的太上皇乾隆。再者,嘉慶無論如何會當上皇帝,以後的事情,隻能由他辦理,所以,乾隆給了嘉慶這樣的機會,但是,他總是不放心,所以規定,嘉慶的決定隻有經過他同意才能頒下。這僅僅是半個多月的事。嘉慶對和琳之事的善後處理隻提了以額勒登保為第三任大帥,薑晟為副帥,繼續主持鎮壓事宜。畢沅等速調兵回楚,圍剿白蓮教,於和琳的賞賜問題,並未做安排。乾隆對前麵的意見都同意,又在後麵加上對和琳的追賜,嘉慶嘴上不說,心裏極不高興,尤其聽說和珅當九門提督,不免一驚。這件事非同小可,他需要找個人從長計議。朱珪遠在福建,顯然不解近渴。還有誰呢?他眼睛一亮,想到了新任大學士董浩,董浩在乾隆眼裏是一個重要人物,這次被任命為東閣大學士,嘉慶在當中說了不少好話,才使乾隆在劉墉、紀昀、彭元瑞四個人中定下來。董浩對嘉慶十分尊敬,為人正直,做事果斷,不像劉墉那樣遇事也嗔也嘉,詼諧不肅,紀昀那樣呆裏呆氣。嘉慶所以薦董浩,就看中了這一點,他身邊需要這樣的老臣,而且,董浩受乾隆器重,這就更為方便。
嘉慶宣董浩覲見,這不會引起人的懷疑,因為身為皇帝,他每天都要接受群臣的朝拜,與他們商量國計,是很正常的。董浩已經覲見過幾次,但是都沒有涉及十分隱諱的問題,這次,卻明顯不同。
嘉慶先是繞圈子,問了朝中諸臣狀況,最後才將話題轉到和珅的身上:
“和琳身死苗疆,愛卿可曾知道?”
“臣略有耳聞。”
“和珅兼領九門提督,這種事情,在前朝可曾有過?”
“臣鬥膽回稟皇上,聞所未聞。和珅身兼數職,致使政務不能及時處理,貽誤軍機,為害匪淺。”
“依愛卿之見,又當如何?”
“和珅專權狂妄,貪贓妄法,又有太上皇寵愛,致使怨聲載道,卻無人敢挺出揭發,前有曹錫寶、尹壯圖覆轍之鑒不遠,是以眾人都敢怒而不敢言。”
“果真如此?”嘉慶明知故問。
“臣有半句謊言,請皇上賜死。”
“此人終究為朝廷之害,依愛卿之見,該當如何?”
“太上皇名為歸政,實則仍舊操持大權,稍有不慎,皇上就會處境艱難,朝中諸臣,也隻能察言觀色行事。和珅寵幸日加,如果現在就對他采取行動,不但不能成功,反而於皇上有害,所以皇上行事,千萬加以小心才是。”
嘉慶皇帝聽罷,點頭稱是。有了這席話,他心情更加沉重,作為孝子,他不能逆父皇的意誌,但為國家社稷,他又不能不違背乾隆的旨意。眼下,他也隻能小心提防,待時機成熟,太上皇千秋之後,再行處置。
這時已經是六月,乾隆帝聽說襄陽義軍聚眾數萬,屢屢進攻州縣,而畢沅等人的奏折中卻每稱無不大勝,殺敵若幹,不免疑心大起,又想起畢沅在兩年前追捕劉之協一案上玩忽職守之事,更不放心。嘉慶皇帝提出,要委派一員大將,統領各省剿辦事宜,避免出現互相推諉、坐視觀望的情況。乾隆覺得有理,便下詔說用永保。
久經軍旅的永保,資曆頗深,他被任命為大帥,統領剿辦一事,永保確定了以襄陽為主攻方向,數萬清兵分數路向灌腦灣和雙溝寨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