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表現得比所有的人都更好
曾經有一個衣衫襤褸、滿身補丁的男孩,跑到摩天大樓的工地向一位衣著華麗、口叼煙鬥的建築承包商請教:“我該怎麼做,長大後會跟你一樣有錢?”
這位高大強壯的建築承包商看了小家夥一眼,回答說:“我先給你講一個三個掘溝人的故事。一個拄著鏟子說,他將來一定要做老板;第二個抱怨工作時間長,報酬低;第三個隻是低頭挖溝。過了若幹天,第一個仍在拄著鏟子;第二個虛報工傷,找到借口退休;第三個呢?他成了那家公司的老板。你明白這個故事的寓意嗎?小夥子,去買件紅襯衫,然後埋頭苦幹。”
小男孩滿臉困惑,百思不解其中的道理,隻好再請他說明。承包商指著那批正在腳手架上工作的建築工人,對男孩說:“看到那些人了嗎?他們全都是我的工人。我無法記得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甚至有些人,根本連臉孔都沒印象。但是,你仔細瞧他們之中,隻有那邊那個曬得紅紅的小夥子,穿一件紅色衣服。我很快就注意到,他似乎比別人更賣力,做得更起勁。他每天總是比其他的人早一點上工,工作時也比較拚命。而下工的時候,他總是最後一個下班。就因為他那件紅襯衫,使他在這群工作中間特別突出。我現在就要過去找他,派他當我的監工。從今天開始,我相信他會更賣命,說不定很快就會成為我的副手。”
“小夥子,我也是這樣爬上來的。我非常賣力工作,表現得比所有人更好。如果當初我跟大家一樣穿上藍色的工人服,那麼就很可能沒有人會注意到我的表現了。所以,我天天穿條紋襯衫,同時加倍努力,不久,我就出頭了。老板注意到我,升我當工頭。後來我存夠了錢,終於自己當了老板。”
我隻是努力去改變自己
“好萊塢向這個年輕人敞開大門,倘非絕後,那肯定也是空前的!”一位老資格的影評家這樣說。這位影評家在貝佛利呆得太久,感情自然日見枯涸,但那天卻潸然淚下。
被評論的年輕人叫查裏斯。他出生時,大夫告訴他的母親:“趁現在還來得及——最好送他到瘋人院去。”查裏斯沒去那兒,但家裏卻為此吃足了苦頭。快3歲時,他才搖搖晃晃地會走第一步;整整一個冬天,他的兩個姐姐帶他坐在一麵大鏡子前,抓著他的手點著自己的鼻子,問他:“這是什麼?”“嘴巴。”更糟的是,包括他父母親在內,很少有人跑聽懂他說的話。4歲那年,他被送往“肯尼迪兒童中心”學習。在那兒,他終於有了長足的進步。一天,他捧回一個刻著“Cheerios”字樣的盒子給母親:“看,上麵有我的名字!”(他的名字為:Chris)母親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一天下午——那年他正好8歲——他翻出一本舊的照相本,裏麵有他的兩個姐姐幼年時在電視廣告中的劇照。他一下給迷住了,癡癡地一再嚷道:“我要……我也要上電視!”他的父親憂心忡忡地勸道:“我實在看不出有這種可能性。”查裏斯卻從沒忘懷他的夢。一有空,他便一遍遍地借助著錄像帶練習唱歌和跳舞。4年後,機會終於來了。他在學校的聖誕晚會上扮演一個牧羊人,唯一的一句台詞是:“嗨,真逗!”為這句話,他反複練習了兩個多星期,連在夢中也念叨不已。
演出的那天,觀眾席上的一位來賓聽說了這件事。“真逗!”他對自己說。又過了10年,這位好萊塢製片人準備推出一部肥皂劇的時候,發現還少個跑龍套的角色。他抓起電話,“嗨,小夥子,對好萊塢還有興趣嗎?”千裏之外,查裏斯熱情洋溢的聲音頓時打消了他的疑慮。“好萊塢?太棒了!要知道我沒有一天不想它呢!”
這樣,當查裏斯22歲那年,他第一次來到了好萊塢,和那些大明星在一起,他感到無比高興和激動,說話也變得流暢自然了。
電視劇原定於1987年9月播出,然而全美電視網聯播公司拒絕購買播映權。查裏斯的夢幻破滅了。
他又回到了原先工作過的單位。到1988年,他已有了令人羨慕的周定薪水。他的家人和一些朋友都為之欣慰。他們一再對他說:“你必須忘掉那些關於好萊塢的陳詞濫調,那扇門不會向你打開的!”
但查裏斯深信,門會開的。
好萊塢也沒忘記他。不少人都說:“讓這個迷人的小夥子離開銀幕太可惜了,何不再安排一次機會讓他碰碰運氣呢?”於是,一個編劇專為他寫了一部家庭倫理片。劇中父子兩人——兒子像查裏斯一樣,患有先天性殘疾——相濡以沫,共度艱難人生。正式開拍那天,查裏斯站在攝影機前,淚流滿麵。他想起了自己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想起了父母親過早花白的頭發,想起了無數幫助過自己的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朋友,更想起了那些在瘋人院中孤苦無助的同齡人。他泣不成聲地對“父親”道:“天真黑!爸爸,拉我一把。你的手會給我溫暖和勇氣。讓我們手拉手,共同走完這條人生路上泥濘的短暫的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