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蜜橘是世界聞名的鮮果,今天,在美國的土地上見到它,見到它那渾圓結實,果皮上閃著油光的橘子,趙先生感到非常親切。

突然,他想到這樣一個問題:這些橘子已經長熟了,怎麼還長在樹上?是因為它酸,所以沒有人采摘嗎?他決定問個清楚。

趙先生沿著橘子樹來回足足兜了半小時,無奈無一過往行人,他隻好調轉方向準備回到住處。

這時,他見到前方一個背著書包,腳踩旱冰鞋的學生模樣的孩子正奮力而有規律地甩動著雙臂朝自己滑來。

趙先生有禮貌地對孩子說:“勞駕,孩子,你能回答我一個問題嗎?”

美國孩子大多數是活潑大方不見外的。孩子見到有人要他回答問題,馬上把旱冰鞋尖向地上一點,來了一個急刹車,說:“當然可以。”孩子拿出手帕擦著他布滿雀斑的臉上的汗水說:“隻要我知道的。”

“聖何塞的橘子是酸的嗎?”趙先生指著橘子樹直率地問。

“不。”孩子搖搖頭自豪地說:“這裏的橘子可甜呐!”“那你們為什麼不摘下來吃?”趙先生指著一隻熟透的橘子說,“讓它掉在地上爛掉多可惜。”“對不起,先生,我該怎麼回答你提出的問題呢?”孩子攤攤手,聳聳肩笑著對趙先生說,“我為什麼要吃路邊的橘子呢?它不是屬於我的。”孩子說著和趙先生揮手道別,又開始有規律地甩動雙臂向遠處滑去。“這不是屬於我的。”望著早已遠去的孩子的背影,趙先生尋思著這個簡單樸素,但又飽含社會公德準則的語言,這是閃閃發光擲地有聲的語言呀!

英國人是不是“很傻”

周先生來到英國,第一個感覺,便是覺得英國人很傻。

一次,他走在街上,不小心撞上了英國人,對方卻很抱歉地說一聲:“sorry”。好像是他碰了周先生一樣,讓人不可理解。

久居英國的朋友告訴周先生:如果你買了東西,拿回家後,忽然又不想要了,無論你買了多長時間,隻要沒有汙損,都可以拿回去退貨。沒有任何理由,隻要你說不喜歡就行了。

一次,周先生從英國向國內寄回一塊手表。可當家人收到時,隻是一隻空盒子。裏麵的手表不翼而飛,不知是落在郵路的哪一地界了。當他向英國郵局提出此事時,郵局卻未讓他出示任何證明且很快地向他賠償了損失,也不怕其中有詐。

買了車,要去上保險。按規定,學生和老師是有一定優惠的。於是,周先生填寫了這兩項,辦事人員沒有要求他們出示任何證件和證明,很順利地辦好一切。

一位曾在英國某大學做訪問學者的先生對周先生講:在實驗室裏,有許多貴重金屬,如黃金、白金等,沒有人專門管理,也沒人監視。如需要,自己去拿就行了,用多少都不要緊的,但不能作為私用。

如果你一念之差,順便捎帶了些回家,那麼,這意味著你的信譽徹底完蛋,以後也不會有任何單位聘用你了。

這就是說,英國社會非常看重人的德行。

他們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德行,那麼便沒什麼尊嚴和信譽,而一個沒有尊嚴和信譽的人,社會是不會接納的,這也是英國社會在用人時,那麼看重你有無犯罪記錄的原因。

也許有人認為英國人很傻,實際上這是一種高貴的品質:誠實。

在英國,上火車是沒人檢票的,你隻要去窗口買好票就行了,站台絕對開放,但卻沒人逃票。

當然,你更不用怕超級市場的短斤少兩和討價還價。因為,他們的標價絕對的誠實,也不會在秤上做什麼文章。

說來也不奇怪,一個社會如果視名譽比金錢重要的話,那麼,誠實就成為必然的了。

離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小時

比爾當時11歲,一有機會就到湖中小島上他家的小木屋旁釣魚。

一天,他跟父親在薄暮時去垂釣,他在魚鉤上掛上魚餌,用卷軸釣魚竿放釣。

魚餌劃破水麵,在夕陽照射下,水麵泛起一圈圈漣漪;隨著月亮在湖麵升起,漣漪化作銀光粼粼。

漁竿彎折成弧形時,他知道一定是有大家夥上鉤了。他父親投以讚賞的目光,看著兒子戲弄那條魚。終於,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條精疲力竭的魚拖出水麵。

那是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趁著月色,父子倆望著那條煞是神氣漂亮的大魚。

它的腮不斷張合。父親看看手表,是晚上10點——離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小時。

“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他說。“為什麼?”兒子很不情願地大嚷起來。“還會有別的魚的。”父親說。“但不會有這麼大。”兒子又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