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節(1 / 1)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處〕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

〔注釋〕①天公:天帝,老天爺。②抖擻:奮發,振作精神。③拘:局限,拘泥。④格:標準,規格。⑤降:降生,湧現。

〔今譯〕我希望老天爺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一種規格,把各種各樣勇於革新進取的人才降生到人世間來。

〔賞析〕《九州生氣恃風雷》是一首祭神詩,是詩人於清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辭官南歸途中所寫的組詩《己亥雜詩》315首中的第125首。據載,詩人離京南歸故鄉路過鎮江時,正趕上那個地方舉行祈迎玉皇大帝、風神、雷神的廟會,乞求天神為人間降雨。有一位道人請詩人撰寫青詞(用朱筆寫在青藤紙上的祝禱天神用的文字),詩人受道士之托,寫了這首詩。詩中描寫了當時死氣沉沉令人窒息的社會現狀和對降生拯救世事人才的迫切願望,表現了詩人對當時政治局麵的擔憂和對改革事業的熱情呼喚,抒發了詩人滿懷愛國熱忱和富於變革、積極健康的思想和精神。這首詩運用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想象奇特,內容新穎,通篇語意雙關,寫得生氣貫注,慷慨沉雄,激情澎湃,氣勢磅礴,富有戰鬥氣息,是一首頗有特色的膾炙人口的力作。

這兩句詩運用借向天公進言的藝術手法,大聲疾呼盡快出現大批勇於革新的人才,實行改革,殷切希望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重新振作起來,振興國家。詩句運用移花接木的藝術方法,以自然喻人事,比喻生動,情感熱烈,是詩人畢生渴望變革,要求變革願望的精神體現,也是當時時代的最強音。

〔原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龔自珍(1792—1841),清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字(sè)人,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庵,又號羽(líng)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他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即嶄露才華。清宣宗道光九年(1829)進士,曆官至主客司主事,道光十九年(1839)48歲時辭官南歸,道光二十一年(1841)暴死於江南丹陽的雲陽書院。他是晚清時期目光敏銳、具有反傳統精神的著名思想家,是近代中國第一個主張變法革新的人,開康有為等“變法維新”之先聲,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運動的先驅者。他學問淵博,負才氣,是著名學者,對經學、文字學、曆史學以及地理學都有極深造詣。他也是傑出散文家和詩人,柳亞子先生曾稱讚他是“三百年來第一流”。他的散文意氣飛揚,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與魏源齊名,世稱“龔魏”。他的詩氣勢磅礴,意境奇詭,富於浪漫主義色彩,對後世的黃遵憲、譚嗣同、梁啟超、柳亞子等人都有較大影響。他生平著作甚富,有散文300多篇,詩詞近800首,並都有出色成就。有著作《龔自珍全集》、《定庵詩文集》、《定庵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