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當,又立誰為新汗?為什麼要選中皇太極?此事代善雖未明說,但是我們是可以做些探索的。代善的推立皇太極,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從愛新覺羅家族利益,從後金國的鞏固發展,即從大局考慮。讓皇太極繼位,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讓這個皇子之中智勇雙全之人主持軍國大政,有可能使後金革掉弊政,克服困難,排除障礙,轉危為安,繼續前進。愛新覺羅的江山不僅能夠鞏固安定,而且可以進一步擴大統治範圍,降服更多的臣民。後來的曆史事實,確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代善選準了,隻有皇太極才能承擔如此艱巨的重任。
二是讓皇太極成為後金國主,並不影響代善係統的切身利益。這從下述第二章對汗、貝勒誓詞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代善的政治地位比現在更高,權力更大。
三是嶽托、薩哈廉二人起了很大作用。嶽托與皇太極的關係,非同一般,相當親密,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二人經常采取一致行動。尤其是在天命五年九月,代善被廢除太子以後的一段時間裏,嶽托更進一步靠近皇太極,成為皇太極爭奪汗位繼承人的重要夥伴,並曾因此遭到汗祖父努爾哈赤的訓斥和懲罰。詳見《清朝興起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薩哈廉與皇太極的關係,也很密切。嶽托、薩哈廉素以聰睿名世,也是其父的重要參謀,他二人的意見,是很有分量的。
因此,代善聽了嶽托、薩哈廉的建議後,下了決心,退居幕後,推立皇太極繼位為汗。
至於阿敏、莽古爾泰這兩位大貝勒,以及其他阿巴泰、濟爾哈朗、德格類等小貝勒,之所以沒有反對,原因也不難理解。從實力對比來說,代善擁有二旗,皇太極一旗,八旗之中占了三旗。在當時統兵轄民南北征戰的十三位貝勒之中,代善及其子侄嶽托、碩托、薩哈廉、杜度、皇太極及其子豪格,共有七人,占了一半還多。代善的態度,代善係統的傾向,在任立新汗這一重大問題上,起著舉足輕重的決定性作用,其他貝勒是難以與之對抗的。而且,從後麵的敘述,我們也會看到,阿敏、莽古爾泰的政治地位也提高了,權力也擴大了。因此這些貝勒也讚同代善的意見。
代善的決定,對多爾袞三弟兄是一個極為沉重的打擊。從汗父的恩寵來說,多爾袞三弟兄並不是沒有可能繼承父業立為新汗的。從勢力強弱來看,兩個旗,六十個牛錄,兩萬來丁,十萬左右人口,力量也相當大了,隻要有代善係統的支持,是滿可以當上後金國汗的。可是,代善不立多爾袞而立皇太極,而且還要逼著多爾袞弟兄服從他的旨意,強迫親生母親自盡(詳後)。這顯然是欺人太甚,但是,不聽代善的話,公開對抗,直接宣布要自立為汗,又不可能。兩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加上二十一歲的哥哥阿濟格,是不能統率屬下兵丁與六旗士卒廝殺的,那無疑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想來想去,無計可施,隻有被迫服從代善和諸貝勒的命令,表示讚成皇太極繼位,而且還要佯裝高興,喜曰:“善”,真是有苦難言。半個月以後,汗、貝勒對天盟誓時,多爾袞三弟兄進一步感覺到代善、皇太極合謀排擠的沉重打擊,他們三弟兄不僅失去了汗位,而且政治地位也下降了。八月十一日、十二日,對多爾袞來說,是一個應該詛咒的兩天。這兩天,使他失去了保護人汗父和親母,使他不能繼位為君,使他們三弟兄受到了壓抑,年輕、機智,頗有雄才大略的多爾袞,決不會隨便聽人擺布,一定要衝破阻力,擺脫被動局麵,登上最高寶座。
三、生母殉父。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二日黎明時刻,多爾袞三弟兄剛剛遭受代善等貝勒議立皇太極為君的沉重打擊,還未緩和過來,緊接著另一場更大的災難又從天而降,親生母親阿巴亥被諸貝勒逼令自殺了。這對多爾袞來說,簡直是雷劈電打,天崩地裂,使他目瞪口呆,五內俱焚,不知道應該怎樣辦。《武皇帝實錄》卷四記載:
“帝後原係夜黑國主楊機奴貝勒女,崩後複立兀喇國滿泰貝勒女為後,饒風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製,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殉之。’諸王以帝遺言告後,後支吾不從。諸王曰:‘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後遂服禮衣,盡以珠寶飾之,哀謂諸王曰;‘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吾二幼子多兒哄、多躲,當恩養之。’渚王泣而對曰;‘二幼弟吾等若不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於是後於十二日辛亥辰時自盡,壽三十七,乃與帝同柩,巳時出宮,安厝於沈陽城內西北角。又有二妃阿跡根、代因紮亦殉之”。
上文表明了四個問題,一是大福金阿巴亥不願自盡,二是諸王以先帝“遺命”逼後殉葬,三是阿巴亥被迫自殺,四是母後哀求諸王關照遺孤。如果我們聯係當時政局來分析,至少還可以再補充和更正一個問題,即所謂先帝“遺命”,是不存在的,是諸王捏造的。
女真和早期滿族習俗,夫死之後,妻妾甚至親信臣將,是有為夫、為主殉葬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這樣作,大多是小妾隨夫入地,繼續侍奉夫君。正妻,尤其是貝勒的嫡福金,汗的大福金,以身相殉的事,是不多見的。往前看,明萬曆十一年(1583)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為明兵誤殺時,其妻哈達納喇氏是否殉夫,便是一個疑問,而且很有可能沒有死。因為,幾個月以前,她剛生了一個男孩,名叫巴雅喇。當時,努爾哈赤家,因父、祖去世,元氣大傷,沒有什麼財產,納喇氏很難丟下小小嬰兒,聽其自生自滅,而尋死隨夫於地下。
再從與建州並列的海西女真看。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努爾哈赤的妻兄葉赫布寨貝勒,帶領九部聯軍來攻時,死於建州兵士之手。不久,烏拉滿泰貝勒為其部民所殺,常住貝勒為建州所擒。天命四年(1619)後金攻葉赫時,東城貝勒金台石拒不投降,其妻攜子直奔金營,向妹夫努爾哈赤求恩,金台石被建州殺死。這四位貝勒,或死於戰陣,或被擒後死亡,或死於屬民之手,但其妻皆未殉葬。天命十年正月,努爾哈赤還因滿泰之妻是其嶽母,常住之妻是皇姨(阿巴亥之姐),布寨與金台石之妻是皇後葉赫納喇氏孟古格格之兄,而特設大宴,請入宮中,“跪而酌酒”。《武皇帝實錄》卷4.可見她們四位不僅沒有殉夫,反而活得不錯,活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