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用人也頗有些手段。他送洪承疇南下總督軍務時曾對他說:
“凡我心愛之人,雖萬金不惜。昨日賜你衣帽,物輕意在,望卿此行,用心做事。”
洪承疇不禁感激涕零,連忙拜謝:“臣感王上厚恩。敢不竭盡心力?”
山東巡按朱朗回京述職,臨返任時,多爾袞又派內院大臣對他麵諭:
“今王上差你巡按山東連日,知道你原是一個好官,再無別言戒諭,隻是要你實心做事,毋循前朝情麵弊政。”順治元年十二月十八日山東巡按朱朗啟為潛言日至,隱射可虞,懇祈聖明;憐臣孤蹤,俯賜罷斥,以謝人言以全臣節事。原件藏第一曆史檔案館。
朱朗聽到誇讚,心中也頗感動。
王鼇永受命招撫山東,將成績上報。多爾袞批示:
“據報收撫地方,具見真誠任事,深可嘉悅。”順治元年七月十二日山東巡撫王鼇永啟為恭報收撫地方事。原件藏第一曆史檔案館。
片言隻字,足以使這些臣子為其效盡犬馬之勞。此外,多爾袞還時時略施恩賞,表明對一些臣子的信任和慰問。從《清實錄》中看:
順治元年八月庚申,多爾袞賞馮銓、沈惟炳、金之俊、駱養性、王鼇永、吳惟華、曹化淳、車應奎、王德化、王之俊等貂褂各一襲。
壬戌,賞明朝外戚周奎、晉王朱審煊及妃範氏緞、銀等物。
癸酉,賞明妃任氏等貂裘、衣物。
丙子,賞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誌祥衣靴器皿等物。
甲申,賞謝升貂裘、靴、帽,白金等。
九月丙戌,賞吳三桂及三順王、續順公補緞衣。
癸巳,賞洪承疇衣、緞、銀、莊園、牛馬、奴婢等。戊戌,賞朱審煊衣袍等物。
辛醜,賜明宗室朱允及其子房屋。
十二月甲子,賜馮銓、謝升、洪承疇各黃金二十兩、白金一千兩、嵌寶金鍾盤二副、螺鈿盒二架、玉壺一執;賜沈惟炳,謝啟光、王公弼、孫之獬等二十一人鞍馬各一匹。
《清實錄》未記和此處未錄的此類賞賜還有許多。僅僅進入北京後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多爾袞就如此不吝升賞,自然是對這些人表示恩寵和籠絡的意思,自然是希望這些人對他投桃報李,益加忠誠。
但是,多爾袞的努力絕不僅僅限於籠絡和使用前朝舊官,他也非常渴望招攬一批新人,從而達到既可接班,又可減少前朝官場弊政的目的。
三、重開科舉。
清代的開科取士也是上承明製的一個重要方麵。
明代,是開科取士的極盛時期。明初時是“幾途並用”:進士、舉貢、薦舉等等都可做官,後來則主要是由學校逐級考試,通過科舉入仕。大致經科考而參加省一級的鄉試後中試者為舉人,舉人再到京師去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中試者為進士;之後參加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最後將進士分為三甲。最後從這些人中選出庶吉士,再學三年,然後分別授官。從明朝來看,全部宰輔一百七十餘人,由翰林出來的占絕大多數。因而後人總結說,明代“科舉視前代為盛,翰林之盛,則前代所絕無也”。張廷玉:《明史?選舉誌》,卷70,卷46,第1703頁,中華書局,1974年4月版。
清朝的開科取士始自皇太極天聰時期。天聰三年,他不顧損害滿洲貴族的利益,下令境內所有知識分子出來考試,那些淪為奴隸者也要允許他們出試,家主不得阻撓。結果逃避了努爾哈赤屠戮的三百漢族生員中,有二百人中式。天聰八年再從漢生員中考選人才,又選中二百二十八人。崇德六年皇太極接受範文程的建議,在滿、蒙、漢士人中選考舉人、秀才,也頗有收獲。這些中試者在清入關前後都曾被委以重任。
多爾袞入關之初,主要是委用舊官,未曾顧及開科舉。但隨著形勢的變化,重開科舉就不僅是新王朝開國新政的一個方麵,而且日益為吏治的整刷所需要。因此,在順治元年十月登極詔書中專門列有如下數款:
1.會試定於辰戌醜未年,各省直鄉試定於子午卯酉年。凡舉人不係行止黜革者,仍準會試,各處府州縣儒學食廩生員,仍準給廩,增附生員,仍準在學肄業,俱照例優免。
2.武舉會試定於辰戌醜未年,各省直鄉試定於子午卯酉年,俱照舊例。
3.京衛武學官生遇子午卯酉鄉試年,仍準開科,一體會試。
4.京府並省直各府州縣學廩生貢額年分不等,今正貢準改恩貢,次貢準改正貢,每處貢二名。止行一年,後不為例。有才華出眾、孝悌著聞者,不拘廩增附學,俱許提學官特薦試用。
5.前朝文武進士、文武舉人仍聽該部核用。《明清史料》丙編第1本,第97頁,“清世祖登極詔稿”。
次月,國子監祭酒李若琳請仿明初之製,使大臣子弟在學者可蔭入國子監,民間廩增附生員中好的也可考選入監。此外滿洲勳臣子弟願意讀書的也可送監。多爾袞當即批示,無論滿、漢官子弟,有願讀清書(滿文)或漢書的,俱送入國子監。監中亦設滿洲司業一人,助教二人,以教習清書。《清世祖實錄》卷11,順治元年十一月乙酉朔。幾天後,多爾袞又廷試前朝貢生,分四等分別授以地方官職。《清世祖實錄》卷11,順治元年十一月辛卯。順治二年三月,禮部又奏說貢士廷試按例應在四月中進行,上年因銓選乏人臨時隨便考試,這次也請提前。《清世祖實錄》卷15,順治二年三月庚寅。四月,禮部議覆龔鼎孳的上疏,製訂舉人考取的具體事宜,得多爾袞批示:“考試仍照例行”。《清世祖實錄》卷15,順治二年四月辛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