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朝的座次問題上,科爾沁土謝圖親王巴達禮、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與和碩親王同列,巴圖魯郡王滿朱習禮僅次於英郡王阿濟格,其他藩王再次之。可見對其十分優寵。
傳統的聯姻政策依然為多爾袞所遵循。順治二年四月,科爾沁土謝圖親王巴達禮同其子巴雅思護朗來朝,迎娶皇太極第八女固倫公主,雙方飲宴快樂,自不待言。到他們臨行之日,多爾袞派剛林等對他們說:
天下已定,正是百姓休養之時,恐怕蒙古搗亂,所以如有事的話,緩則密奏候旨,急則便宜行之,我就靠著你了。”巴達禮等聽了,感激涕零,說,“我以往蒙太宗的寵眷,如今又受王上的大恩,怎敢不以死相報?《清世祖實錄》卷15,順治二年四月丙寅,甲戌;卷16,順治二年五月丁未。
可見聯姻政策頗有成效。是年十月,多爾袞又將皇太極二女固倫公主再嫁給察哈爾汗的兒子阿布鼐。《清世祖實錄》卷21,順治二年十月乙巳。此女原是額哲之妻,額哲死後嫁其弟。此人即林丹汗之子,額哲之弟,與他保持姻親關係,自然也很有意義。順治四年十二月,皇太極第十一女固倫公主也下嫁給阿霸垓部落噶爾瑪索訥木。《清世祖實錄》卷35,順治四年十二月己卯。從清廷來說,由多爾袞做主嫁給福臨作皇後,後來又被福臨廢掉的博爾濟錦氏,就是吳克善之女、孝莊文皇後的侄女。多爾袞自己也在順治四年八月納阿霸垓部落篤思噶爾濟農之女為妃,《清世祖實錄》卷33,順治四年八月丁醜。後來自己的福晉博爾濟錦氏死了,他又續娶了原肅王豪格的福晉博爾濟錦氏。《清世祖實錄》卷47,順治七年正月丁卯、己卯。除此之外,在滿蒙王公大臣之間的聯姻也不少見。這一政策在滿蒙關係的疏密過程中起了相當積極的作用,後來魏源曾感歎道:“世祖當草創初,衝齡踐阼,中外帖然,蒙古外戚扈戴之力。”魏海:《聖武記》卷3,“國朝綏服蒙古記”,第99頁
(三)漠北蒙古――騰機思事件。
多爾袞對漠北蒙古人的態度就不那麼熱情了,在攝政期間,雙方還發生過一次齟齬。
順治三年初,蘇尼特部落的騰機思、騰機特、吳班代、多爾濟思喀布、蟒悟思、額爾密克、石達等各率部投奔喀爾喀車臣汗碩雷,“並掠巴林部人畜”,被多爾袞視為背叛,立刻派豫王多鐸、承澤郡王碩塞等率軍往征,並命令外藩蒙古兵在克魯倫河彙合,征討叛臣。實際上蘇尼特等部原來就依附於喀爾喀的車臣汗,後來一起降清,與清朝的關係比喀爾喀要更為密切,因為它原屬漠南蒙古的察哈爾部,牧地也稍靠南。多爾袞對這一事件十分重視,因為前方戰事方急,後院千萬不能起火,因此他親自率諸王大臣將遠征軍送出安定門,並囑咐多鐸說,如果騰機思等果真投奔了碩雷,那就把碩雷一並抓來。如果敵人敗入杭愛山一帶,就立即班師,以後再整兵征討。幾乎就在同時,與科爾沁等同屬圖美尼雅哈齊諸子世係的四子部落已將叛逃者吳班代、多爾濟思喀布、蟒悟思、額爾密克、石達五台吉殺了,俘獲大量人馬羊駝。多爾袞十分高興,即把所獲財物賜給了四子部落的有功人員。
到七月,多鐸率軍包圍了騰機思,舅爺滿朱習禮一馬當先,大敗騰機思。之後,清軍乘勝渡過土拉河,陣斬騰機特子多爾濟、巴圖舍津、騰機思之孫噶爾馬、特木德克博音圖,獲得大量人口牲畜。後又與喀爾喀土謝圖汗兩個兒子及碩雷汗第四子所率軍隊直接交鋒,清軍都獲大勝,碩雷汗逃往塞冷格地方。多鐸見人馬疲乏,便於七月十六日下令班師。
捷報傳來,多爾袞心中很是興奮,決定親自出邊迎接,禮節格外隆重。九月丙寅,多爾袞在烏蘭諾爾迎候多鐸,不一會兒,軍隊在踏踏蹄聲伴隨下出現,多爾袞忙率王公大臣等與出征將士一起拜天,行三跪九叩大禮。之後,多爾袞坐在一領金黃色的涼帳中,王公大臣們兩廂側立,隻聽讚禮官一聲令下,又都再對多爾袞行三跪九叩頭禮,多鐸、碩塞、阿濟格以及蒙古土謝圖親王,卓禮克圖親王、劄薩克圖郡王等再向前與多爾袞行抱見禮,這才回坐到一領藍色涼帳之下。隨後便大開宴會,宰牛殺羊,開懷暢飲。多爾袞還把俘獲的駝馬牛羊賞賜出征將士,又賞給他們大量衣帽、弓刀,鞍轡、金銀器皿之類,草原上一片歡騰。
多爾袞把歡迎慶功儀式搬到塞外,而且搞得如此隆重,主要是向蒙古諸部顯示大清的威德,同時也表明了他對蒙古問題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