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擁戴豪格繼位的,當然是兩黃旗的文臣武將們,因為是否由皇子繼位,是關係到兩黃旗是否還能占據統治地位的大問題。因此索尼、鼇拜、圖賴等人堅決支持豪格登位,其他還有圖爾格、錫翰、鞏阿岱、塔瞻、譚泰等人,也站在豪格一邊,甚至不惜“寧死從帝於地下”。在決策定立福臨為帝之後,索尼、鼇拜、圖賴、譚泰、鞏阿岱,錫翰六人,怕多爾袞勢大壓主,便結成小集團,“誓輔幼主,六人如一體”,“願生死一處”。《清世祖實錄》卷37,順治五年三月己亥。入關之後,一些人轉而投靠了多爾袞,其他人大都成為多爾袞的反對者,受多爾袞的壓抑和打擊。
除多爾袞為首的兩白旗勢力和兩黃旗勢力公開對立之外,其它勢力貌似中立,實際上亦有所傾向。禮親王代善資格最老,是雙方爭取的對象,他在繼統問題上曾提議豪格,看到雙方爭奪激烈,便借口年邁,脫身而去。《沈館錄》卷6.是不是說兩紅旗就支持豪格呢?未必。代善之子碩托就支持多爾袞“正大位”,最後被代善大義滅親、交多爾袞殺掉了。《清世祖實錄》卷1,崇德八年八月丁醜。這實際上是代善向多爾袞示威,表明他堅決反對任何支持多爾袞登位的企圖,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親人。濟爾哈朗是太祖之弟舒爾哈赤的兒子,多爾袞的堂兄弟,天聰年間取代阿敏,成為鑲藍旗旗主貝勒,因此在繼統之爭爆發時亦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當時濟爾哈朗也曾提議擁豪格為君,“因王性柔,力不能勝眾,議遂寢”。《清世祖實錄》卷4,順治元年四月戊午。後來濟爾哈朗雖然被多爾袞拉上,一同擔任輔政王,但不久就自動退居多爾袞之下,對多爾袞的威勢敢怒不敢言。他表麵上保持中立,不與任何勢力正麵衝突,但暗地裏卻是不滿多爾袞、同情兩黃旗勢力的。
所以,多爾袞雖然地位日隆,但卻整天生活在明槍暗箭,爾虞我詐之中。
(二)冤死豪格。
豪格顯然是多爾袞最需嚴加防範的政敵。順治元年四月,豪格對正藍旗固山額真何洛會,以及兩黃旗大臣楊善、俄莫克圖、伊成格、羅碩發泄了對多爾袞的不滿。莽古爾泰死後,豪格為正藍旗旗主,其中安插了大量原黃旗大臣,如何洛會為正藍旗滿洲固山額真,俄莫克圖為正藍旗蒙古固山額真等。但傳統上還稱他們為“兩黃旗大臣”(見《清史列傳》,“何洛會傳”),實際上是不妥的。這正好像我們認為豪格是兩黃旗的骨幹,但他卻是正藍旗旗主一樣。他說:
固山額真譚泰、護軍統領圖賴、啟心郎索尼一向依附於我,如今卻率兩黃旗依附和碩睿親王。可睿親王身體多病,怎麼能堅持到攝政結束呢?有能耐的他都收用了,沒能耐的我就收用吧!
楊善惡狠狠地說:“這都是圖賴搞的詭計,要能親眼看著他被一寸寸地活剮了,我就死了也甘心。”
豪格聽了很高興,說:“你們受我之恩,應當為我效力,現在可以悄悄在旁邊監視他們。”
楊善說:“我們務必要把他們幹掉,自己去抵命,王爺便可穩坐釣魚台了。”
伊成格也點頭讚成。
豪格又問何洛會和俄莫克圖:“睿親王把五牛錄的人給了碩塞阿哥,不知是什麼意思?”
何洛會說是為了國家,豪格聽了不高興,甩手就走了。
後來因為派他隨大軍出征攻明,十分生氣,又說多爾袞不是有福之人,沒有幾天的壽命。對當時自己謙讓皇統之事深表後悔。他竟對別人高喊:“我怎麼會像那個病夫那樣?你為何這樣看著我?我難道不能用手把他們的脖子扯斷麼?”他還四處拉攏黨羽,說塔瞻是他的表兄弟,圖爾格一向與他相好,不會忘掉他的。又對甲喇章京碩兌說:“你和譚泰不是郎舅關係麼?你可說服他來歸附我。我以前給侍衛穆成格娶老婆,也不是表明我對他的厚愛麼?”
沒想到何洛會見豪格成不了大氣候,就帶著碩兌、胡式、淩圖、喀木圖、開禪、碩格、達古等人,向多爾袞檢舉了豪格。多爾袞、濟爾哈朗召開諸王、貝勒、貝子及內大臣的會議,審訊豪格,本打算關他禁閉,後來幹脆剝奪了他手下七個牛錄,罰銀五千兩,廢為平民。黨羽中俄莫克圖、楊善、伊成格和羅碩被斬首;安泰和夏塞在審訊時才招供,沒有提前自首,打一百鞭子,夏塞的家產沒收一半給碩兌;何洛會揭發有功,把俄莫克圖和伊成格的家產賞給了他,楊善和羅碩恨圖賴,這次他倆的家產賞給圖賴。另外譚泰、圖賴、索尼為豪格所恨,自然是忠心於“國”了,各賞給玲瓏鞍轡全副,馬一匹、銀二百兩。《清世祖實錄》卷4,順治元年四月戊午。這當中,除何洛會和譚泰後來完全被多爾袞拉過去之外,圖賴和索尼隻不過是陽奉陰違,對多爾袞並不忠誠。這一點,多爾袞很快也就覺察到了。
多爾袞率兵入關時,豪格也在軍中效力,後來順治元年十月福臨在北京登極大赦,認為他從定中原有功,“特加昭雪,授以冊寶,複封為和碩肅親王,永存帶礪,與國鹹體”。《清世祖實錄》卷10,順治元年十月丁卯。半年前的處罰隻是給他一個嚴重警告:不要再心懷不滿,從事反現權利的活動,如果老實服帖,還是可以恢複他的地位的。
就在當月,在多鐸和阿濟格一南一北兩路出擊的同時,多爾袞又派豪格率軍下山東,幫助王鼇永、方大猷、朱國柱等人平定地方,穩定漕路。另一方麵與多鐸軍相策應,為清軍渡江做準備。豪格當時長駐濟寧,率騎兵四千,一方麵協助打壓嘉祥滿家洞等地方農民起義,一方麵對付江北的南明鎮將高傑、許定國之流。這年底,高傑曾給豪格寫信,企圖約他共同剿闖,不要把矛頭南指。而豪格則回信讓他投降,之後再商量合兵剿闖之事,並且告訴他此事需報告朝廷,自己不敢做主。計六奇:《明季南略》卷2,“高傑移清肅王書”、“肅王報書”。但高傑卻不打算投降,積極在黃淮一線備戰。同時,許定國亦給豪格去信,說要攜子降清,並請求豪格渡河,救援睢州,保護他們不受高傑的攻擊。豪格也不敢擅自赴彼,隻好上疏請示多爾袞。《清世祖實錄》卷13,順治二年正月乙巳。看來,豪格的態度軟化了些,事事不敢自專。就在同時,豪格手下車爾格、葉克書等率兵攻破滿家洞農民軍十餘處,用土石堙塞二百五十一個洞,俘獲了大量婦女、牛馬,都賞給了軍中將士。隨後,豪格回京,由阿巴泰接替。《清世祖實錄》卷17,順治二年六月庚午。豪格這次出征,好歹算是有些功績,但上頭絲毫沒有獎賞的意思;相形之下,多鐸軍下西安、破南京,則大吹大擂,搞得很隆重。這也可以看作是貶低豪格的一個證明吧。
對豪格的遭遇,很多人,甚至包括多鐸在內,都深表同情。順治二年十二月,多爾袞把諸王、貝勒、大臣等召集來,說以前不立豪格,並不是我一個人的意思,你們這些諸王大臣都說,如果立肅親王,我們都沒法兒活了,所以沒立他為君。怎麼如今卻要對他“市恩修好”了?多爾袞十分惱怒,特別斥責了多鐸一番。《清世祖實錄》卷22,順治二年十二月癸卯。一個月後,多爾袞就把豪格派去征四川的張獻忠,下麵的將領有很多也是多爾袞懷恨在心的兩黃旗屬人。
豪格明知是多爾袞整他,但也得硬著頭皮領軍前去,如果違令拒行,正好給多爾袞以打擊他的口實。他率軍於三月下旬到達西安,隨即發兵攻打在陝西的大順農民軍餘部和地方起義軍,然後在五月初五向漢中進發,打敗賀珍部。又向東到西鄉、興安,向西到秦州,打了幾場勝仗,俘獲大量牲畜。《清世祖實錄》卷28,順治三年九月壬子。十一月,豪格自陝入川,在百丈關接受了張獻忠部將劉進忠的投降,在劉進忠引導下,清軍疾馳而過保寧,二十六日至南部,知張獻忠在西充,便以鼇拜為先鋒先發。次日黎明,漫天大霧,張獻忠在毫無戒備的情況下觀敵料陣時,被清將雅布蘭一箭射中心髒而死,清軍乘亂攻殺,大西軍將士措手不及,犧牲較為慘重。
捷報傳至北京,多爾袞不得不對豪格略加讚賞,也不過是“深可嘉悅”雲。《清世祖實錄》卷29,順治三年十二月甲申。而豪格則乘勝攻入四川中、南部的榮昌、隆昌、富順、內江、資陽、夔州,以及遵義等地,俘獲斬殺不計其數,“川寇悉平”。《清世祖實錄》卷33,順治四年八月乙酉。這樣重大的勝利,按照常規應該大大慶賀一番,但是,順治五年二月豪格回京後,卻異常冷清,《清實錄》也隻簡單記載了“上禦太和殿宴勞之”數字,《清世祖實錄》卷30,順治五年二月戊辰。這種氣氛,對豪格來說,似乎孕育著某種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