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寶寶四季飲食細則(3 / 3)

13.寶寶秋季水果大餐

根據中醫營養學原則,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如蔥、薑、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以防肺氣過盛。而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增加肝髒的功能可抵禦過盛肺氣之侵入。下列水果可供媽媽們選擇,讓寶寶嚐嚐水果大餐。

(1)蘋果:營養豐富,為水果佳品之一,除供鮮食外也可進行加工。中醫學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止瀉、通便之功效。寶寶消化不良可榨汁服之。蘋果還能預防和消除疲勞,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並使之排出體外。

(2)石榴:性味甘、酸澀、溫,具有殺蟲、收斂、澀腸、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實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梨高1~2倍。

(3)葡萄:性味甘、酸,鮮食酸甜適口,生津止渴,開胃消食。葡萄除含有大量葡萄酸、果糖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檸檬酸、蘋果酸、維生素C、胡蘿卜素、維生素B2,以及鈣、鐵、磷等,對寶寶健康成長非常有益。

(4)芒果:性味甘、酸、涼、無毒,具有益胃、解渴、利尿的功效。芒果色、香、味均佳,營養很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糖分且容易入口,很適合寶寶食用。

(5)楊桃:性味甘、酸、平,能生津止渴,據古代醫書記載:“止渴解煩、除熱、利小便、除寶寶口爛。”秋天寶寶易患風熱咳嗽、咽喉腫痛,用楊桃洗淨鮮食可治。

(6)柚子:性味酸、寒、無毒,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果肉風味甜酸適口。柚子以含維生素C豐富而著稱。維生素P(蘆丁)的含量也較柑、橘、橙略多,因此更有益於肥胖症寶寶。

以上僅是以水果為例來說明秋天常吃些酸味的食品大為有益,當然還有一些蔬菜,寶寶常吃也大有好處。但媽媽要切記,攝入量要控製好,做到均衡飲食,否則便適得其反了。

14.冬季小人參的做法

蘿卜是我國人民喜食的菜蔬,民間有“十月蘿卜小人參”“蘿卜熟醫生哭”“蘿卜上了街,藥鋪取招牌”“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等諺語。其藥用價值在於營養成分豐富而均衡。

蘿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和蘋果高出8~10倍。蘿卜的食用方法很多,燒、炒、燉、拌、做餡、做湯等,還可醃、醬、泡、曬幹,做成各種蘿卜製品。下麵是幾種蘿卜的家庭製法。

(1)蘿卜羊肉湯:取羊腿肉500克,洗淨,加黃酒、生薑片浸半小時,入油鍋爆炒一下,倒入砂鍋內,加水煮沸後用小火煨半小時;再將白蘿卜切成滾刀塊,放入水中煮沸,倒掉水,加入羊肉湯內,放鹽,繼續用小火煨至蘿卜、羊肉酥爛即可。因羊肉性熱,入脾、腎兩經,有補脾腎、壯筋骨、禦風寒的作用。

(2)排骨蘿卜湯:白蘿卜500克左右,切成轉刀塊放入水中煮沸,倒掉水。小排骨(軟肋)500克。二物同入鍋,放上料酒、鹽,加水煮爛既可。此湯清淡味鮮,且可養脾胃、化痰積及促進蛋白質和鈣的吸收。

(3)紅燒蘿卜:將白蘿卜切成滾刀塊,放入水中煮沸,倒掉鍋中水(這樣可去蘿卜辛辣味),再將煮過的蘿卜入油鍋炒一下,放上醬油、鹽、味精,加少許水煮熟,放少許糖後即可。此菜味美酥軟,且有和中消食化痰之功。

(4)蘿卜酸梅湯:鮮蘿卜250克切成薄片,酸梅2枚,加清水3碗,煎至一碗半,用食鹽少許調味,去渣飲用。

適用於飲食積滯或進食過飽引起的胸悶、胃灼熱、腹脹、肋痛、煩躁氣逆等症。

(5)蘿卜絲餅:白蘿卜250克切成細絲,用菜油煸炒至五成熟。另取豬瘦肉100克切細,與蘿卜絲調和成餡。麵粉250克和成若幹麵團,每個麵團包入蘿卜餡,壓成餅狀,放入油鍋中烙熟即成。有健胃、理氣、消食、化痰之功,可治療食欲缺乏、食後腹脹、咳喘多痰等症。

(6)蘿卜麥芽糖:新鮮蘿卜搗爛榨汁500毫升,加入麥芽糖50克左右,隔水燉熟,溫服。有清熱化痰、止咳、潤燥之功。

(7)蘿卜粥:蘿卜2個,粳米150克,如常法水煮熬成粥,每日服食1次,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輔助功效。

(8)蜜蘿卜:取霜降後的白蘿卜洗淨搗爛取汁,燉後加適量蜂蜜,溫服,每次50毫升,每日2次,有止咳化痰之功,可治療咳嗽痰多等症。

15.冬季小廚房

(1)冰糖鴨梨水:把2個山楂,1個鴨梨洗幹淨削皮切塊,放在一塊煮,煮完以後放些冰糖,做成飲料。可以每天煮,全家喝。山楂消食、健脾胃;梨酸甘化陰,能夠養陰清熱。如果覺得孩子還有點痰,還可以往裏麵放一小塊橘子皮。

(2)香菜蘿卜湯:冬天吃飯的時候可以多喝放香菜的蘿卜湯。可以用排骨燉,也可以用羊肉燉。羊肉補氣養血,蘿卜理氣調暢,香菜有清熱發散的作用。

(3)五彩蛋羹:把切碎的番茄、胡蘿卜、小白菜、木耳、雞肉(或魚肉)放入少量水中做成濃菜湯。蒸好蛋羹後,把濃菜湯澆在蛋羹上就做成了色彩鮮豔、營養豐富的五彩蛋羹了。

(4)南瓜山藥粥:把山藥和南瓜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大米粥煮沸10分鍾後,把南瓜丁和山藥丁放入一起煮。米熟後,山藥和南瓜也就煮爛了。

(5)魚肉餡餛飩:把一塊沒有刺的魚肉和泡好的香菇一起剁成肉餡,拌入鹽、香油和少量水,向同一個方向攪拌5分鍾,直到肉餡變成黏稠的糊狀。用餛飩皮包好,加入煮沸的高湯中,出鍋時加入一點兒撕碎的紫菜和切碎的香菜即可。

(6)烤饅頭片:把饅頭切成1厘米厚的片,放在平底鍋上,用小火烘烤。烤到饅頭片幹爽、表麵微微發黃即可。饅頭片可以給孩子當點心吃,練習咀嚼,也可以在吃正餐的時候配著粥、湯一起吃。

(7)油炒麵:以動物油(豬油、牛油等)或植物油與麵粉在鐵鍋裏煸炒,然後將核桃仁、花生仁等放入其中,炒成微黃色即可。食用時用沸水衝成糊狀,加入少許糖,其味香甜。

(8)蘿卜絲燒餅:將標準粉加麵肥用溫水和勻,將麵發好後加堿適量揉勻。蘿卜切成細絲,撒上適量食鹽,然後把水瀝幹。把豬板油切成三分見方的丁,加大蔥末、蘿卜絲、食鹽拌勻成餡備用。把麵皮抹上餡包好,捏緊口,擀成餅,如有芝麻蘸上一些更好,用手稍微一按,以急火烙即可。

(9)肉丁饅頭:將豬肥瘦肉切成約0.5厘米的方丁,加鹽、蔥、薑及少許醬油、香油拌勻後,放置4小時使其入味;麵粉發酵後調好堿,將麵團搓成一個一個小團子,按扁後包上調好的肉丁,使之成小饅頭狀,上籠屜蒸熟。

(10)白菜肉卷:將白菜葉用沸水燙一下。把調好味的豬肉餡放在攤開的白菜葉上,卷成筒狀,再切成段,放入盤內加蔥、薑、料酒、醬油、鹽、花椒、大茴香等,蒸30分鍾即可。

(11)五仁包子:麵粉發酵後調好堿,搓成小團子,做成圓皮備用。將核桃仁、蓮子、瓜子仁切碎,加炒好的黑芝麻及紅絲、白糖、大油,拌勻。麵皮包上餡後,把口捏緊,然後用急火蒸15分鍾即可。

(12)炸胡蘿卜盒:將粗的胡蘿卜切成約0.2厘米厚的連刀片,用沸水燙一下待用。以蔥、薑、醬油、鹽等將肥瘦豬肉餡調好味。把肉餡夾入胡蘿卜內,在麵粉糊中蘸過,放入油中炸成金黃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