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喝奶要選擇不同的時間
通常,我們都習慣於早晨起來倒上一杯鮮牛奶,再來上一兩片麵包,看似是營養又美味的早餐其實弄錯了喝鮮奶的時間。據美、英兩國醫學專家研究發現,牛奶中含有兩種催眠物質,一種可以使人迅速入睡,另一種則是具有類似麻醉鎮靜作用的物質。所以,早晨喝鮮奶很容易讓這兩種物質影響到我們的大腦皮質,從而影響白天的工作和學習。因此,營養專家們認為,鮮奶最好還是在傍晚或臨睡前半小時飲用。相對來說,酸奶和豆奶的時間就不明確了,在早晨喝酸奶前最好先喝一些白開水。而習慣喝豆奶的老年人,建議每天早、晚各喝1杯,以降低體內的膽固醇,延長壽命。
4.豆奶是大眾營養飲品
對於絕大多數人,鮮奶無論從其營養價值、功效還是口感都勝於牛奶和酸奶,但其不適宜的人群也最多。對於患有慢性消化道潰瘍、慢性腸炎或胃腸功能紊亂的中老年人,由於鮮奶含有大量耐受性較差的乳糖,常喝很容易引起腹瀉。所以,中老年人一般不宜多喝鮮奶。另外,有些寶寶對鮮奶中的某些蛋白質也會產生過敏反應,比如嘔吐、暴躁或者濕疹、貧血等,這些寶寶也不適合喝鮮奶。
而被大力宣揚為“老少皆宜”的酸奶在適宜人群方麵也有很多禁忌。例如,胃腸道手術後的病人因為失去了加工食物的能力,如果進食富含營養的流質、半流質食物會很快進入小腸,引起空腸膨脹,很容易引發嘔吐、痙攣、腹瀉、頭暈等症狀。對於糖尿病患者,隻有代糖品製作的“無糖酸奶”才可以選用。另外,3歲以下的寶寶最好也不要喝酸奶,因為經過脫脂後的酸奶不利於寶寶神經係統的生長發育。
至於豆奶,雖然其鈣的含量較低,但鐵的含量較高又不會出現不良反應,所以一般禁忌人群並不多,鮮奶和酸奶不宜煮透加熱,豆奶卻恰恰相反。因為鮮豆奶含有的胰蛋白酶抑製物要煮沸3~5分鍾才能分解,所以豆奶是要煮熟煮透才適宜飲用的。
隨著天氣的轉涼,可能有些人會將豆奶加熱後放在暖瓶裏帶去學校或公司,到了課間休息或者午休時再喝,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豆奶含有的可溶性皂苷能溶解熱水瓶中的水垢,所以如果豆奶放在熱水瓶裏時間長,豆奶溶解後產生的“豆奶水垢溶液”也會有害健康。
5.空腹喝鮮奶好不好
許多人認為喝鮮奶前不能空腹,其實並非完全如此。就拿寶寶來說吧,不滿1歲就沒有必要在喝奶前吃東西。但是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尤其是一些喝了鮮奶容易腹瀉的孩子,為了防止症狀的加重,最好還是在喝奶前先吃點東西或是邊吃食物邊飲用。
在服藥前、後1小時內不要喝鮮奶。因為鮮奶會在藥物表麵形成一個覆蓋膜,使奶中的鈣、鎂等礦物質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影響藥效的釋放及吸收。另外,鮮奶也不能與果汁、糖、茶、咖啡、巧克力等混在一起喝,更不應為了“加強殺菌效果”,而將鮮奶煮沸。
6.酸奶不宜空腹飲用
酸奶的飲用方法其實在許多地方和鮮奶有著一定的相似。首先,酸奶也不宜空腹飲用。因為在空腹時喝酸奶,乳酸菌很容易就會被胃酸殺死,其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就會大大降低。其次,酸奶也不宜加熱飲用。因為酸奶一經蒸煮加熱後,所含的大量活性乳酸菌會被殺死,酸奶特有的口味和口感都會消失,其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也都會大大降低。
另外,因為酸奶中的某些菌種及所含的酸性物質對牙齒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在寶寶喝完酸奶後,爸爸媽媽一定要督促寶寶快點漱口,否則很容易出現齲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