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抱怨命運
不少的時間我們總是在哀歎自己不得誌,實際上,這隻是我們對人生機遇沒有把握住的傷感,特別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如果還未有所作為,這種感受,就會更加深刻,隨之,我們的哀歎也會越多。因此,人生機遇非常重要,不積極抓住,讓它從身邊溜過去,就會留下很多的遺憾。然而,對於有些事情,如果我們真的去努力了,即使不成功的話,也不要遺憾,因為我們真的去努力了,就不要留遺憾給自己。
我們也常常感歎,感歎人生的不如意,其實開啟命運之門的鑰匙有時候並沒掌握在別人手裏,而恰恰掌握在自己手裏,隻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去用,或者是沒發現而已。其實,人生就是踢一場足球,可以說,那白色的球門便是一種永恒的誘惑,隻要你存有一口氣,就必須去爭搶,衝撞,射門,摔倒了再爬起來,受傷了就咬緊牙關……贏球的瘋狂,輸球的痛苦,平球的遺憾,這便是競爭!當然,這也是一種生活!
不管什麼樣的競爭都意味著活力,意味著突破,意味著求新,意味著發展。眾所周知,自然界發展史就是“物競天擇”的淘汰史;人類發展史就是“百舸爭流”的競爭史。競爭與風險同在。優勝者被大家重視,失敗者便被淘汰掉,很正常的自然規律。競爭就好比大海中弄潮的小舟,它既可以被推上波峰,又可以被拋下浪穀;既可以隨浪花一起開得璀璨,也可以隨泡沫一同跌得粉碎。
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有這樣一則故事,頗令人深思。
據說,有一家公司要裁員,名單公布下來,有辦公室的小李和小王,公司規定她們在一個月後離崗。那天,大夥兒見她倆都小心翼翼,更不敢與她們多說一句話。因為,她倆的眼圈都紅紅的。這事攤到誰身上都無法接受。畢竟一份工作就是自己生活的來源啊!
次日清晨,小李的情緒仍然非常激動,誰跟她說話,她都如同灌了一肚子火藥,逮著誰便向誰開火。裁員名單是老總定的,與其他人沒關係。其實小李也知道這點,可心裏憋氣得很,又不敢找老總去發泄,隻好找杯子、文件夾、抽屜撒氣。“等砰砰”、“咚咚”,大夥兒的心被她提上來又摔下去,空氣都快凝固了。人之將走,其行也哀,大家沒有一個人去責備她。
但是小李仍舊不能出氣,又去找主任訴冤,找同事哭訴。“憑什麼把我裁掉?我幹得好好的……”眼珠一轉,滾下淚來。
身邊的人心裏酸酸的,恨不得一時衝動讓自己替下小李。自然,辦公室訂盒飯、傳送文件、收發信件,原來屬於小李做的,現在她根本就不再過問。
小李原來是非常討人喜歡的,不過現在這時候,她人還沒有走,大家卻有點討厭她了。
小王也很討人喜歡。同事們早已習慣了這樣對她:“小王,把這個打一下,快點兒!”
“小王,快將這個傳出去!”
她總是連聲“答應”,手指像她的舌頭一樣靈巧。
裁員名單公布後,小王哭了一晚上,第二天上班也無精打采,可打開電腦,拉開鍵盤,她就和以往一樣地幹開了。小王知道大家都顧及她的心情,見大夥兒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麼,便特地跟大家打招呼,主動攬活。她說道:“是福跑不了,是禍躲不過,反正已經這樣了,還不如好好幹上最後一個月,以後就沒有這個機會了。”此時,小王心裏漸漸平靜了,仍然勤勞地打字複印,隨叫隨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一個月滿,小李如期下崗,而小王卻被從裁員名單中刪除,留了下來。主任當眾傳達了老總的話:“小王的崗位,誰也不能替代;像小王這樣的員工,公司永遠不會嫌多。”
看看,這就是小李與小王的差別!
我們總是無病呻吟,怨天尤人的憤怒情緒,隻會將事情搞得越來越糟,將解決問題的機會再次錯過。當你流連於小溪邊的愜意時,也就是滿足了自己的平庸;當你欣賞到山峰突兀的險峻時,也就有解到自己的卓絕的機會了。勇於進取就是一種魄力,同樣的勇於麵對失敗也是一種魄力;我們不能隻取其一,聰明的人懂得在失敗後總結教訓,愚蠢的人則牢牢守住自己永遠的失敗。
苦難後是幸福
我們大家或許都知道“若非一夜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這句詩句,那麼,麵對苦難,你能否泰然麵對呢?世上的事不如意的十有八九,我們總不能一帆風順,生活在這個世上,總是和苦難並肩作戰。要是你被苦難打倒了,你的前程會美好嗎?當然,克服苦難,你會看到,苦難後是幸福,所謂的“先苦後甘”,或許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縱觀曆史,那些卓有成就的名人偉人,許多人都是在和苦難的作鬥爭中從而功成名就的,貝多芬不說,莫紮特不會琢磨,單單就看我們身邊的一些人,特別是那些搞藝術的,不經過苦難的生活磨礪,他們往往不是好的藝術家。
“星光大道”我們都熟悉吧!要是光憑自己的天賦就登上那個舞台,往往唱不出什麼出神入化的歌曲,而隻有生活中磨礪了,知道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才會有感而發,進而迸發出火熱的激情,從而把歌曲唱得感人肺腑,甚至有的時候,一個歌手,不管是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隻要他經曆了那種生活磨礪,說不定會以一首歌而一炮走紅。
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當在苦難麵前素手無策時,看看那些取得成就的人吧,向他們學習,從中去改變自我。
在德國,有席勒和他女兒的故事:
席勒是美國著名的潛能開發大師,他所使用的激勵方法內容豐富,深得學員們的愛戴,所以,他的名聲遠揚,時常應邀到世界各國去演講。
席勒最欣賞的話就是:“任何一個苦難和問題的背後,都有一個更大的祝福!”他不但時常用這句話來鼓勵學員積極思考,並且還將這一思想灌輸給小女兒,由此他還在念小學的女兒對父親的這句名言,也能夠讀得朗朗上口。
他的女兒是一個十分活躍和熱愛運動的女孩。有一次,席勒應邀去韓國演講,演講過程裏,他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緊急電報,電報上說:他的女兒發生意外,已經送醫院進行緊急手術,也許會截掉小腿!得到消息後,他匆匆結束了演講,迅速趕回美國。
回到美國,他看著已經截掉小腿的女兒痛苦地躺在病床上。
他發覺自己原本優秀的口才,此刻顯得異常笨拙,他不知應該用怎樣的方法來安慰這個熱愛運動和充滿活力的小天使。
聰明伶俐的女兒覺察了父親的心事,就對他說:“爸爸!我沒事,你不是常常告訴我,任何一個苦難和問題的背後,都有一個更大的祝福嗎?我不會因為失去小腿而難過的。”此時,席勒欣慰地看著女兒。
女兒安慰似的對席勒說著:“請爸爸放心吧,沒有了腳我還有手。”兩年之後,席勒的女兒升入了中學,並且被選入壘球隊,成為該隊中最優秀的壘球王。
現實生活裏,很多人都害怕正視苦難,麵對苦難隻能退縮,更有人在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時,就被苦難嚇破了膽,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實際上,大可不要這樣消極。首先“放心”去麵對,接著“用心”去解決,這時你會發覺,有些表麵看起來非常頑劣的問題隻不過是紙老虎。不用幻想那種圓滿的生活,也不用幻想生活中天天都是陽光明媚,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中,注定都有經曆艱難困苦的考驗,懂得品嚐酸、甜、苦、辣、鹹這人生五味。實際上,幸福就是苦難重生,隻要能笑看人生,再大的淒風苦雨又能奈何?
不自己嚇唬自己
每天,你都要有繁重的工作;每天,你都要遇到一些煩心的事情。你是否會感覺到,生活失去了意義?而你再也沒有必要去追求什麼。當然,你的前途是無量的,不要以為自己做不起來做個事情,也不要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時時去嚇唬自己,其實,任何事情,任何點點滴滴,對你來說,都是小菜一碟,就像生活中的墊腳石,有的時候,可以促使你進一步地獲得成功。
也許你不曾嚇唬自己,但你是否意識到,無形中你在給自己增加負擔。有的人因為完不成某件事情就心憂膽戰,你說,這樣的心態下,即便他能按時完成那件事情,現在可能嗎?都被自己嚇倒了,他會有那種希望去順利完成自己的事情嗎?
曆史上也有一些人因為自己嚇唬自己最終落得悲劇,周瑜被諸葛亮活活氣死,我們可想而知,周瑜被活活氣死其中的奧秘。也有一些故事童話中常常有一些類似的教訓,下麵就是這樣的一則古代故事:
一位名人說過:“把室內的燈打開後,我們不禁懷疑,黑暗有什麼好怕的。”
當我們將一切看得非常清楚時,就會趕走恐懼,但萬一缺少了趕走黑暗的燈,你又拿什麼來驅除心中的恐懼呢?
古時有個國王非常殘忍,不隻經常草菅人命,而且在每次處決死刑犯時,他都將之視為一種刺激和娛樂,想要不斷嚐試更新奇的花樣。
一位犯人被告知自己日次就要被處以極刑,行刑的方式是在他手臂上割一個5公分大的傷口,讓血一滴一滴慢慢流,直至鮮血流盡。
犯人聽了驚恐不已,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生命流逝簡直比五馬分屍更加殘忍。犯人百般哀求,但國王卻無動於衷。
第二天一大早,犯人被帶到一個小房間中,並被五花大綁,牢牢地鎖在一麵牆壁上。牆上有個剛好可以伸進一條手臂的小孔,劊子手把他的一隻手從孔中穿到牆的另一麵,讓犯人看不到自己的手。
緊接著,犯人感覺到了一陣灼熱的疼痛,劊子手在他的手臂上割開了一個洞,並且在地上放了一個瓦罐來盛血。“嘀嗒……嘀嗒……”鮮血一滴滴地滴進瓦罐中,四周靜悄悄無聲。牆壁這邊的犯人聽著自己的血滴進瓦罐中的聲音,一分鍾對他來說就像過了一個世紀一樣長。他感到全身的血液像瀑布一樣,都在朝著那隻手臂湧去,並越來越快地流向地上的瓦罐。
一會兒,他感到身體越來越冷,意誌也隨著鮮血消逝了;他手腳發軟,整個人癱了,掙紮了幾下,便死了。
而牆那一邊,他手上的傷口早就沒流血了。在靠近牆壁的桌子上放著一個水瓶,那些“滴嗒滴嗒”的聲音實際上是水瓶中的水通過漏鬥管子滴進瓦罐裏的聲音。
國王將這次玩的遊戲叫作“心理暗示”。他用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讓犯人進行自殺。
現實的障礙能夠跨越,但內心的恐懼卻常常難以根除。害怕,是由於你不清楚,一旦都弄明白了,也就不再有什麼可怕的了。
所以,不要抗拒恐懼,而是要想一想,你到底因為什麼而產生了畏懼?有沒有可以解決的方法?如果沒有,你就坐以待斃嗎?若你暫時壓抑住自己害怕的感覺,勇敢放手去做,人生也就會因此而有所改觀。
當你把室內的燈打開後,黑暗根本沒有什麼好怕的,但是這盞燈,是需要你自己動手去點亮的。當生活中遇到了恐懼或者不幸,要去正視,千萬不要自己嚇唬自己,誇大困難,滅自己威風。
具有潛在的危機意識
在小學課本上我們就學習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思是說人們在比較困苦的環境中因為容易催發奮鬥的力量,反而能更好地生存,而在相對安樂的環境中,因為沒有生存的壓力,就容易產生懈怠心理,反而會為自己帶來危難。這一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人們如果時刻都有憂患意識,在完成事情過程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那麼便能達到成功的目的,如果安於享受,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去生活,那麼就有可能真的會招來失敗了。對於成功與失敗二者之間的關係而言,成功過後也許就是失敗,而失敗過後也會迎來成功。所以,人們要對二者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和觀念,即使成功了,也不驕傲;相反,就是失敗了,也不氣餒。
不管將上麵的那句話做何種解釋,它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人要有憂患的危機感。借用現代的流行語言來說,就是要有生存的危機意識。因為,你自認為自己的命好,但是運氣並不一定就好,就是運氣好,也不一定就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