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信:相信自己,無所不能(1 / 3)

堅定自己的信念

最初的,或許是最難忘的。如果一個人還能相信,那他就可以找到,找到“夢”變化是誰都有的,必須的情況下有必要改變,不要覺得你自己很累,如果你連累的感覺都沒有,那就沒必要去堅持了最初的信念,如果是對的,就堅信吧!

真的,以後的事誰也說不清楚,可是一時興起的自己總是要堅定的許下信念,麵對這,隻能是盡力做好,最重要的還是信心,別輕易許下諾言,別讓誓言變成逝偐。

如果你想得到一片樹葉,你的心中得能裝下一片森林;如果你想得到一滴海水,你的心中得能容耐整個海洋;如果你想擁有一塊市場,你的心中得包容所有的客戶,讓真誠的服務為客戶帶來一縷陽光。

當工作匆忙,讓歲月如白駒過隙,明天依舊,成功依舊是夢想,而你所能做的,就是堅定你的信念,強化你的信念,讓信念成為你生命追逐的一部分,讓自己不再停留,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為自己療傷。成功的希望也許就在明天的某個角落,你應該堅信,你一定能可以。

在異鄉漂泊,是他鄉之客,幾度春秋後,生死沉浮,過眼煙雲而已,慎獨時,總有種聲音在呼喚,到底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為名?為利?為情?為權?神交故人,都有秀麗的文章。俯瞰捫心,人到底一生需求什麼?或許,認準了,看好了,不離不棄才是真的人生。

堅定自己的信念,如果自己的信念不是很清晰,目標不是很明確,努力的結果也無異於南轅北轍。

堅定自己的信念,信念是前進的催化劑,是動力的加油站!

有這麼一則故事:

在艾倫的大家庭中有很多的兄弟姐妹。她從小就十分渴望可以得到父母的讚揚與鼓勵,所有的事都嚴格要求自己,想把事情做到完美無缺,由此來博得父母的讚美與鼓勵。可是因為兄弟姐妹多,父母壓根就顧不上她。久而久之,養成了她缺乏自信的壞習慣。

艾倫漸漸長大了,嫁給一個十分成功的高級管理人員,婚姻美滿幸福,但是一直伴隨她的壞習慣——缺少自信依然跟隨著她,惟獨使她能相信自己是個有用之人的,就是在廚房裏烤製麵包的時刻。

艾倫十分希望成為一個受大家尊重且信心充足的人,所以,為了改變自己的缺陷,她鼓起勇氣從家裏走了出去,準備去承擔會有失敗風險的羞辱。

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因為她明白隻有接受失敗的經曆,才會真正找到自信。艾倫這樣敘述自己的經驗:

“我準備進入烹飪行業,我曾對我的父母和我的丈夫說:‘我想去開一家餐館,因為我每次做的飯菜都很受你們的喜愛,你們不是也時常誇獎我,說我的烹飪手藝很了不起嗎?’”

聽了艾倫的話,大家覺得十分吃驚:“這個主意你是如何想出來的,它荒唐到了極點。這件事太難了,快別再胡思亂想了。”

家人的勸阻並沒有對艾倫起到多大的作用,她仍然堅定自己的信念,準備按照自己的觀點去做。

餐館正式經營的那天,竟然沒有一個光臨的顧客。這樣的打擊對艾倫來說是相當殘酷的,她似乎被冷酷的現實擊垮。她終於決定冒了一次險,可這次冒險好像要將她徹底擊敗。她開始疑惑自己的決定,開始相信丈夫與父母的說法是正確的。

可是人就是這樣,當你已經品嚐了第一次冒險的滋味後,再去麵對風險就不會那麼恐懼了。艾倫並沒有繼續疑惑,她準備走下去。一反平時膽怯羞澀沒有自信的常態,她親自做好了幾樣菜,還把它們擺在路旁的餐桌上,請每位過往的路人品嚐她的傑作,所有嚐過她的菜的人都讚揚她手藝高超。由此,她的小餐館運行得有聲有色,沒過不久就開起了連鎖店。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會犯像艾倫這種錯誤,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可會因為他人的一些言論而改變自己的理想,從而向困難低頭。這樣隻會讓你越來越不能在別人麵前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也越來越膽怯。

自信是可靠的資本

當我們處於人生的黑夜時期時,你不要忘了給自己一縷自信,一縷希望,一縷陽光,這一縷陽光或許看似微弱,但它卻可能拯救你的整個人生。

世界上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經常會這樣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永遠不是我所能擁有的。”

他們認為,生活上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留給一些特殊的有背景的人物的。有了這種自卑的心理後,當然就不會有要成就偉大事業的觀念。

有一次,一個士兵騎馬給拿破侖送信,由於馬跑得速度太快,在到達目的地之前猛跌了一跤,那馬就此一命嗚呼。拿破侖接到了信後,馬上寫了回信,交給了士兵,吩咐他騎自己的馬,快速帶信返回。士兵看到這匹強壯無比的駿馬,身上裝飾得華麗高貴,便對拿破侖說:

“不,將軍,我是一個平庸的士兵,實在不配騎這匹華美強壯的駿馬。”

拿破侖回答道:“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是法蘭西士兵所不配享有的。”

拿破侖的胸襟的確令人佩服,但我們身邊到處都有像這個士兵一樣的人,他們認為自己的身份卑微,認為他們不能與那些偉大人物相提並論。這種自我輕視的觀念,往往成為不求上進、自甘墮落的借口和托詞。我們一定要明白,對於出身、金錢、地位而言,自信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才是人們從事任何事業最可靠的資本。

自信能幫助人排除各種障礙,克服種種困難,能使事業獲得出奇的成功。有些人開始對自己有深層的了解,相信自己能夠取得成功,但是一經挫折,他們就半途而廢,這是因為自信心不堅定的緣故。所以,隻有自信心還不夠,還要使自信心變得堅定,即使遇到挫折,也應該不屈不撓,奮勇向前,決不能因為小小的挫折就退縮不前。

越是偉大的人物,越有一個人格特質上的共同特點,那就是在他們成功之前,總有必勝的信心,深信自己必能成功。這樣,在做事時他們就能全力以赴,破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

有位哲人說過:“如果我是塊泥土,那麼我這塊泥土,也要預備給勇敢的人來踐踏。”

如果在表情和言行上時時顯露著卑微,總覺得自己比任何人都要渺小可悲,那麼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信任自己,不會尊重自己,那麼這種人自然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自信是直麵人生的一種勇氣和信念。存在於內心,顯露於成功。它置身於紅塵俗世,鼓舞生命,百折不撓。自信人生是幸運兒的人,能生活在自己的意願裏,且始終為此付出努力。走在自己的光芒裏,不會撒下碎片,成為流星。

人有誌而無自信,則不立。明確的人生目標和自信,是根與泥土相互依存的關係。根固守泥土,土壤才將養分輸送給根。根獲得旺盛的生命,必定有力地擁抱大地。如此曆經風風雨雨,人生才不會發生水土流失,成為不毛之地,而始終洋溢春意盎然的生命意趣。

假如,自信能促使你按不住內心的表達的欲望,那麼就請你默誦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詩句:

有一天有許多話要說出的人,

常默然把許多話藏在內心;

有一天要點燃閃電火花的人,

必須長時期——

做天上的雲。

有些話說出了,就像壇中的酒倒出來後,看上去仍是高深莫測的一壇,其實壇內已變得淺薄。

自信的人生不必非得表達出來,如果你能悄然釀造,隨著歲月的流逝,它必愈發醇厚。

人們崇尚氣質,那是人的含金量,是精神煥發耀眼的光芒。僅從表象上很難判定一個人的氣質的來源,但可以肯定的是,缺乏自信和學識的人,生命必失燦爛,根本毫無氣質可言。

氣質是生命裏絢爛的花朵,綻開在人生自信的枝頭,伴隨四季而輪回,花開不敗,香襲魂魄,經久不衰。

不向命運低頭,自信人生的陣地上沒有自卑,隻有衝鋒陷陣的勇氣。時逢新年或親友的生日,人們在精美的賀卡上,總愛寫下這樣的祝詞:“萬事如意”,“心想事成”。這樣的人生,這樣的生存,才是追求成功的人生。而自信人生,正好通過自給自足,創造美好的生活境界和心靈寓所。一個人不論活得多麼卑微,自信始終是人生能笑到最後的資本。

人活著就是要給別人看的嗎?不,自信的人生不會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舌頭。如果你不同意的話,你隻能永遠生活在是是非非裏。記住,你的耳朵不是垃圾箱。

不要隨便否定自己

人生在世,最忌諱的就是看不清真正的自己,除了你之外沒有人知道你到底境況如何,你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無論何種情況,都不要隨便否定自己,因為,別人能做的事情你也能做到。這個世界是人為的因素,一切都在你的改變中而變化。

有的人常常意氣消沉,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在社會上是個“窩囊廢”。既然他們那麼認為,相信他們最終不會有什麼作為。起碼他們連自信也沒有了,更何況是樹立自己人生目標的航向呢?

其實,麵對錯綜複雜的萬事萬物,你在不經意間做了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當然,除了你之外別人也能做到,而你隻和別人比較,注定成不了大事。因為,你是最優秀的,隻要你認為你行,並做下去,你就會無形中發現自己原來確實很優秀。

有位著名學者在小學裏做了一個實驗:

新年第一天,這位學者對三位教師說:“我這幾天查看了你們過去的教學檔案和成績,認為你們是本校最優秀的老師。因此,我們特意挑選了100名全校最聰明的學生組成三個班讓你們教。這些學生的聰明才智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們能把他們帶出來,讓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三位老師都高興地表示一定盡力。校長又叮囑他們,對待這些孩子要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不要讓孩子或孩子的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老師們都答應了。

經過一年的時間,三個班的學生成績果然令人注目,名列整個學區的前茅。這時,校長對三位老師揭開真相:這些學生最聰明的學生,而是任意抽調的。三位老師跌破眼鏡,他們沒想到會是這樣,於是就都認為是因為他們的教學水平的功勞。沒想到,更讓這三位老師想不到的是,這時校長又告訴了他們另一個真相,那就是,他們三位也不是被特意挑選出的全校最優秀的教師,隻是隨機選擇的。

讀到這裏,很多讀者驚訝不已。其實,這三位教師都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並且所帶的學生又都是最聰明的,因此對教學工作充滿了信心,工作自然積極,也肯定能取得好成績。

無論做什麼事情,最怕的是對自己沒信心,否定自己的能力,當麵臨一些挑戰時,便以為自己做不了,結果當然是一事無成。反之,如果做事情之前充分地肯定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堅定地對自己說“我能,我行”,那麼即使是一些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情也能完成得很完美,甚至能創造奇跡。

不能隨便貶低自己,要相信自己:無論人生道路是多麼的崎嶇不平,我們都一定能到達。要正確麵對失敗與挫折,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永不放棄。失敗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失敗後不知道總結經驗。失敗是每個人在前行路上必經的坎坷,不要因為小小的失敗而否定自己的能力。

我們很渺小,猶如如浩瀚大海中的一滴水。可是,渺小並不意味著可憐,渺小也不可以隨便否定自己。如果我們自己都隨便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存在,又怎麼能要求別人來承認自己。

自信與成功成正比

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而自信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往往一個人的自信程度取決了他後來能否成功和成功的力度。相信自己是天鵝的人,他就不可能是醜小鴨,而一切對自己否定,他是不會摘到成功的桂冠的。

一粒沙子,放在沙漠裏它是一粒沙子,而感覺不到自己的簡直;一粒沙子,它也是一粒沙子,如果鑲嵌在珠寶玉器上,它會十分地滿足,從而也像金子一樣散發出那種迷人的光澤。這並不是說,人生活在優越的環境裏就可以成功。其實,相信自己可以成功的人,他遲早會與成功碰撞,而那些自卑認為自己什麼也不能的人,你可想而知他的結局。當然,還是和好的東西在一起,那樣更容易提起你的自信心,使你覺得你倍有簡直。

一個身世悲苦的孤兒,想知道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便去向一位高僧請教。高僧指著角落一塊陋石說:“你把它拿到集市去,但不管誰要買這塊石頭,你都不要賣。”於是,孤兒便帶著石頭來到集市。第一天、第二天,無人問津;第三天,便有人來詢問;第四天,石頭已經能賣到一個很好的價錢了。高僧又說:“你把石頭拿到石器交易市場去賣。”第一天、第二天人們視而不見;第三天,有人圍過來問;以後的幾天,石頭的價格已被抬得高出了石器的價格。高僧又說:“你再把石頭拿到珠寶市場去賣……。”

你可以想像得到,又出現了以往那種情況,甚至於到了最後,石頭的價格已經比珠寶的價格還要高了。其實世上人與物皆如此,若你認定自己是一個不起眼的陋石,那麼你可能永遠隻是一塊陋石;若你堅信自己是一塊無價的寶石,那麼你就可能是一塊寶石。每個人的本性中都隱藏著信心,高僧其實就是在挖掘孤兒的信心和潛力。信心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隻要有一點點信心就可能產生神奇的效果。信心是人生最珍貴的寶藏之一,它可以使你免於失望;使你丟掉那些不知從何而來的黯淡的念頭,使你有勇氣去麵對艱苦的人生……相反,喪失了信心,則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喪失了信心,就會對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於是對任何事物都失去希望,最後變得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信心是一種神奇的力量,他有時可以讓你變得無所不能。有信心的人,即使會遭遇挫折危難,他也不會灰心喪氣。因為自信使他能夠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其作用是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堅持自己的理念,有信心依照計劃行事的人,比一遇到挫折就放棄的人更具優勢。

一位頂尖的保險業務經理要求所有的業務員每天早上出門工作之前,都要花五分鍾時間對著鏡子裏的自己說:“你是最棒的保險業務員,今天你就要證明這一點,明天也一樣,一直都是這樣。”經過這位業務經理的安排,每一位業務員的丈夫或妻子,在他們的愛人出門工作之前,都以這一段話向他們告別:“你是最棒的業務員,今天你就要證明這一點。”人是為了信心——一種有深度需要的信心而生的,我們一旦失去了信心,就違背了自己的本性,一切都不敢肯定,人生就沒有根了。命運永遠掌握在強者手中,也許你曾經失去過,但失去後,你學會了珍惜;也許你曾失敗過,但失敗後,你學會了堅強;也許你相貌平平,也許你一無所長,但你不應該自卑,因為也許在某方麵你存在著驚人的潛力,隻是你並沒有發覺罷了。正視自己,更深層地挖掘潛力,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就一定會發光。麵對挫折困境,不要抱怨,不要覺得不公,因為這是上天相信我們才會給我們的考驗。

雖然我們隻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普通人,沒有俊秀的外表,沒有出眾的才藝,但是我們要懂得平凡也是一種美,一種默默綻放的美。所以我們不要被世間的功名利祿所累,知足常樂,樂觀地去麵對生活中的每一天,不論快樂或悲傷,人生能有幾回合,春去秋來,花謝花開,幹嘛自尋煩惱,虛度光陰呢?河流是永遠不會高出源頭的,人生事業之成功,亦必有其源頭,而這個源頭,就是夢想與自信。不管你的天賦有多高,能力有多大,知識水平有多高,你的事業上的成就,總不會高過你的自信。正如一句名言所說:“他能夠,是因為他認為自己能夠;他不能夠,是因為他認為自己不能夠。”

一次,一個兵士從前線歸來,將戰報遞呈給拿破侖。因為路上趕得太急促,所以他的坐騎在還沒有到達拿破侖那裏時,就倒地氣絕了。拿破侖看完戰報後立刻下一手諭,交給這個兵士,叫他騎自己的坐騎火速趕回前線。兵士看看那匹配著華麗馬鞍雄壯坐騎,不禁脫口說:“不,將軍,對於我這樣一個平凡的士兵,這坐騎是太高貴太好了。”

在這世界上,有許多人,他們總以為別人所有的種種幸福是不屬於他們的,以為他們是不配有的,以為他們不能與那些命運好的人相提並論。然而他們不明白,這樣的自卑自抑、自我抹殺,將會大大減弱自己的自信心,也同樣會大大減少自己成功的機會。沒有自信,便沒有成功。

一個獲得了巨大成功的人,首先是因為他自信。有人說,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但它畢竟還不是成功的全部。若不充分認識這一點,有一天你會連原來的一半也喪失。自信的人會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實現目標;而自卑的人則隻有依賴僥幸去達到目的。自信者的失敗是一種人生的悲壯,雖敗猶榮。當我們詢問自己是否能夠成功時,成功還離我們比較遠,而當我們相信自己肯定能成功時,成功已經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紮根了。

自信能使幻想變成理想,理想成為現實。而自卑則會讓現實因懷疑而變得虛幻,讓理想因畏縮而變成空想。我們永遠要記住,我們的自信是與我們即將取得的成功成正比的。

相信才能成功

心有疑惑,就會失敗;相信勝利,必定成功。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將成就一番事業;覺得自己無能的人,這輩子將會一事無成。

諸葛亮身在隆中,心係海內。他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用政治家特有的敏銳眼光,通過各種途徑、各種人物細心地捕捉天下局勢的每一個微小的變化。用思想家特有的深邃的思考方式,根據捕捉到的信息,分析預測天下形勢。信息量隨著時間的不斷增加以及北方和南方政治軍事形勢的發展,諸葛亮心中的未來發展戰略日漸成熟。與之同時,諸葛亮的內心越來越難以平靜。他的思考無疑是積數年之苦功,極具價值的真知灼見。但真貨必定要有行家才能品其珍貴,這個行家在哪呢?千裏馬常有,而能賞識我的伯樂呢?

他拿起老子的《道德經》,讀到“致虛極,寧靜篤,萬物並作。”他立即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不對,懷著焦躁的心情,急於出手貨物,就不會等到真正的識貨者的到來,結果同空等一生始終遇不上識貨者是一樣的。與其這樣,不如平心靜氣地等下去,才有可能實現願望,焦躁隻能半途而廢,寧靜才能致遠。每當心緒不寧時,諸葛亮總愛翻閱書籍,書能把他領入另一種境界。想到這裏,諸葛亮的心境又慢慢平靜下來。

諸葛亮未出茅廬時,自比管仲、樂毅。管仲輔佐齊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諸侯”,誰可比擬?樂毅率燕軍伐齊,連下七十餘城,哪個敢比?諸葛亮當時隻不過是個比別人多了點學問的種田青年,竟然能誇此海口,難怪“時人莫之許也”。但他不因陷入困境而沉淪,依然相信自己,認為某一天會有驚天動地的業績。根據其自比管仲、樂毅的說法來看,諸葛亮早年的誌願是想要做個立功於疆場上、胸懷謀略的武將。諸葛亮“身長八尺”,大概相當於現在的178~180厘米左右,是一個雄壯威武的山東大漢,這當然離不開10年之久的勞動生活的錘煉,也由於環境限製,加上幼年偏重於攻讀兵法,所以做了個善於策劃而不能臨陣殺敵的謀士,培養出思慮周密、極其自信的個性。在職業生涯的初級階段,他始終相信會遇到伯樂,有伯樂會把他引向成功,所以,他一直等待,等待劉備的出現。

當然,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應該相信自己,對自己和未來充滿信心。我們不能如鴕鳥一般,隻顧把頭理在沙堆裏,不肯麵對現實。麵對消極因素,決不能允許自己沉溺於自我的頹廢和消極中。自卑者,常常擔心機會會被別人搶走,進而使自己“無用武之地”。行事匆忙,操之過急,總想先於他人先抓到機會,創造成績,結果卻通常會適得其反,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那些相信自己的佼佼者,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在這個世上,一生活得很有意義。

威廉·丹佛斯是一家名為布瑞納公司的老總。小時候的威廉很瘦弱,就好比健身廣告裏“練習前”的瘦身體型。他的誌向不遠大,對自己的感覺也很差,加上身體瘦弱,這種不安全感加深了。一次,他在學校裏遇到一位好老師。這天,老師私下把他叫到一旁說:“威廉,你的想法不對,如果你自己覺得自己很軟弱,那麼就真會變成這樣。如果你能反過來思考,我敢保證你是一個堅強而自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