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事,也不可能事事順心,有些事情你是有理的,但有理也不一定就要不讓人。
南京的一個冬天,天氣十分寒冷,因為地上有一個坑,公交車啟動又猛,所以就使兩名乘客前前後後被顛簸了好幾次。這時,兩名乘客不管三七二十一衝到駕駛員麵前就一陣拳打腳踢,結果致使方向盤失控,數名乘客同時受傷。是的,這兩名乘客花錢受了顛簸,確實有“理”,但他們絲毫不考慮實際情況,不顧及別人,結果造成了對他人更大的傷害,就因為他們一時的有理,結果做出了令人鄙夷的行徑。
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在路上被輕微刮蹭的小事故中的“有理”者,一些“野蠻的執法者”,一些在電梯裏讓別人踩了一腳的“得理”者,他們都是得理的人,但得理就一定要借“理”行事嗎?也有人問那些執法者,為什麼就不能和顏悅色地執法呢?他們的回答是,“對付這種人就隻能這樣!”不可一世的樣子讓人非常反感,這種不讓人的執法行為會帶來什麼社會影響呢?你可以去問問那些讓別人踩了一下的人,這不小心一下能給他帶來多大的傷害,他們肯定什麼也說不出來,隻是覺得自己一旦有理就必須“理直氣壯”找回心理平衡,他們會不分青紅皂白,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這其實已經不僅僅是個人素質問題了,而是心理不健康的具體表現。
養成豁達大度的好品德
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在於豁達大度、胸懷寬闊。有句俗話,叫做“宰相肚裏能行船”。姑且不管那些宰相是否都是有肚量的人,可見人們都把那些像大海一樣寬廣胸懷的人看作是可尊敬的人。
一個人是不是具有“豁達大度”之心胸不是小事。它不僅關係到自己的工作、學習甚至自己的生命與健康,還關係到事業的興衰和成敗。
我們生活在社會群體中,人們之間發生矛盾、產生誤解是通常的事。這樣處理好這方麵的事情,我們的祖先留下很多閃光的思想與可供借鑒的經驗。在明代朱袞在《觀微子》中說過:“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意思就是:以寬厚的態度待人,並不是軟弱無能,而是自信的表示,是正義的行為。特別是“以德報怨”的高風亮節,能夠讓人反躬自問,心悅誠服。史書上記載了很多“以德報怨”的感人史記,在這講一個關於這種品德的小故事:
梁國有個叫王就的人,在邊縣當縣令,這縣與楚國交界。梁國的邊亭與楚國的邊亭都種瓜。粱亭的人勤快,多次澆灌,瓜長得很好。楚亭的人很懶,很少澆灌,瓜長得不好。所以楚亭人,惱恨自己的瓜長得不好,也惱恨梁亭人比自己好,所以夜間就偷偷地去毀壞梁亭的瓜,把瓜藤都給毀了。梁亭人發覺後,就去告他們的縣尉,也想實施報複,偷偷地糟蹋楚亭的瓜藤。縣尉請示宋就,宋就說到:“怎麼能夠這樣幹呢!與人結怨,是招禍的行為。人家對我們不好,我們對人家就不好,這是怎樣狹隘呀!你們若要聽我的教導,就每夜派人悄悄地去為楚亭澆瓜,不要讓他們曉得。”於是,梁亭人就星夜悄悄地去澆灌楚亭的瓜。楚亭的人早上看到瓜地,都已澆過了,瓜長得一天比一天好。楚亭的人很好奇,就去仔細觀察,原來是梁亭人做的。楚國的縣令聽說了,十分高興,就把這事情報告了楚王。楚王聽說後,感覺很慚愧,就用重禮對梁王表達感謝,並請和好。
看吧,用豁達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感動,相互之間的枝枝椏椏的誤會也會隨之煙消雲散。要是梁亭人小心眼,楚亭人損壞了他們的瓜藤後實施報複,那麼他們相互之間的矛盾將會進一步加深,也不會有後來的和好局麵。
每天,我們都為諸多小事所煩憂,有的人往往看這不順眼,看那不順眼,長期下去,心裏就會存在己見,他和別人之間也會很難維持下去。
曾經,在職場上,同事之間遇到點小問題都要斤斤計較,你說我的短,我道你的不足,相互之間很局促的樣子,豈不知這樣下去,不但不會維持同事之間的良好關係,還會因為猜疑破壞彼此之間的感情。
既然你已經步入了社會,就不應該錙銖必較了,你應該心胸開闊,因為沒有一個人喜歡狹隘的人。你既然來到了這個社會,為人處世上就要有自己的方略。當然,很多方麵都不可或缺,豁達是你做人必不可少的。就算有的時候君子勝不過小人,但那不會長久,小人終會要敗的。你所要做的,不是去和別人計較什麼,你應該清醒地認識你自己,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心胸開闊,用一顆豁達的心去迎接屬於自己的日子到來。
的確,很多人遇事想不開,以至於為芝麻粒那麼大點事,吃不下睡不著,整天自己折磨自己。有些青少年朋友認為謙讓“吃虧”、“窩囊”,所以在非原則矛盾麵前,總以強硬的表情出現,以至於大動幹戈,最後非但使矛盾不能緩懈,還丟了自己的人格。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應養成自己“豁達大度”的好品德。
好的習慣成就完美人生
許多人在說話的時候有一些不自覺的口頭禪或習慣。有的人不停地摸自己臉上的某個部位,比如下巴、頭等。有的人習慣性地用拇指和中指來回蹭鼻子。有的人還不停地搓手。更誇張的是,與人交往時自大、蠻橫、無禮、生硬。
粗俗的習慣使人反感,難以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合作,這些人在事業上會處處碰壁。一個脾氣古怪、態度惡劣的人,是沒有人願意跟他打交道的?不管能力多大,他都不會有多少發展空間。一些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往往感到奇怪:為什麼我爭取不到好的地位?他們尚未意識到自己身上有一些不討人喜歡的壞毛病。如果沒有自知之明、不改正壞的習慣,做起事來就不會順利。
儒雅的風度、良好的氣質,會對年輕人的未來產生十分有利的影響。一個有良好風度的年輕人,任何人都願意與他交往。一個態度端正、衣著得體、行為規矩的人,即使相貌平平,甚至身有殘疾,仍然會交上很好運氣。
著名金融家喬治·皮博迪,年少時在一家商店當售貨員。有一天,他接待了一位老婦人,老婦人要的東西,皮博迪在商店裏都沒有能夠找到。
他笑容可掬地向老婦人道歉,又領著她到別的店去找,終於幫她買到了想要的東西。這件事竟讓那老婦人感激了一生。臨終前,老婦人在遺囑中列下了一個條款,對皮博迪先生這種以禮待人的品德給予相應的報答。
我的一個好友,年輕時很窮,他勉強籌集了一小本錢,在農村開了一家雜貨店。商店開業後,他對所有的顧客都彬彬有禮、和藹可親,處處給人方便。後來他的商店聲名遠揚,連遠處的人也上門光顧。以至於他的經營規模迅速擴大,如今已經開了許多家連鎖店。
根據調查,這樣四種好習慣——守時、守信、堅定和迅捷——對於造就完美人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沒有守時的習慣,會浪費時間、耗費你寶貴的生命;
沒有守信的習慣,會失去他人的信任;
沒有堅定的習慣,不可能把事情堅持到成功的那一天;
要想取得成功,就一定下定決心、全力以赴地去做。手頭的工作應當集中全部精力去完成,即使是寫一封信也是這樣。如果沒有堅定的好習慣,做事拖拖拉拉,終將一事無成。
不少世界上失敗者,一生中沒有犯過大的過錯,隻是由於本身的懦弱和無能導致失敗的命運。他們做事往往半途而廢,遇到挫折就動搖,缺乏堅定的信念,沒有持久的忍耐力。這些可憐人如果持之以恒,前途應該一片光明的。
良機很可能會因為你沒有迅捷的習慣,與你擦肩而過,可能永不再來。
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無論對成功還是對人格修養都有嚴重的傷害。優柔寡斷的人遇事,總是習慣於“先放在一邊”,當再考慮到它時,又反複權衡、左右考慮,不到山窮水盡時不敢做出決斷。久而久之他讓不再相信自己。由於這一習慣,他原本所具有的那些能力也會跟著退化,性格也會受到負麵的影響,說話變得慢慢吞吞、步伐變得懶散、眼神變得無精打采,精神變得猶猶豫豫。
一個萎靡不振的人,走路喜歡晃晃悠悠,風一吹就倒,毫無朝氣,呆頭呆腦,這種形象很不討人喜歡,難以取得別人的信任和幫助。造成這種狀況的因素,除了自己內心的消沉,可能還受到周圍的影響。年輕人一定要警戒,千萬不要與那些萎靡不振、沒有誌氣的人接觸,一個人一旦有了這種壞習慣,就算後來幡然悔悟,生活和事業也一定要受到很大的挫敗。
一個做事果斷的人,發展機會比那些猶豫不決、模棱兩可的人多很多。所以,請盡快拋棄那種遲疑不決、左右考慮的不良習慣吧!它會讓你喪失一切原來的主張,無謂地消耗精神。
同過去的壞習慣說再見。看到平常正直誠實、彬彬有禮的人犯罪,大多數人都會感到很驚訝。如果人們能夠在那個人的神經係統和大腦中看到他的生活習慣的發展規律,那麼,他們就會發現從一開始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就出現了,那條彎彎的小徑帶來了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不良習慣,正是這些行為直接影響他們今天的犯罪。所有專業教育和技術教育都基於這樣的理論:如果神經係統對習慣的刺激變得越來越敏感,也就能越來越快地做出回應。
習慣形成的生理基礎總是被我們忽視。對一個行為的每一次重複,都會增加我們再次實施它的機會。我們還發掘自己的體內有一種神奇的機製,那就是傾向於不停的、甚至是永久性的重複,而且這種傾向的靈活機敏性也會隨著多次重複的增加而不斷地提高。最終的結果是,開始的行為,由於自然的條件反射,成了自動的習慣,不再受大腦的控製。
聖保羅懂得習慣所具有的巨大動力,他說道:“我發現法律對於我來說本來是有益的,但現在法律卻帶來了罪惡。當然,我能快樂地接受上帝為他的子民製定的法律,但在我的同伴那裏,我看見的是不一樣的法律,與我所理解的上帝的法律互相衝突。結果,他們所理解和遵從的法律把我孤立了起來,使我感到無處叢生。哦!可憐的人啊!誰能把我拯救出來!”他所指的法律,是古代的一種風俗——把殺人犯的臉與受害者的屍體麵對麵的捆在一起,直到殺人犯因為屍體的惡臭而死去。
往往我們試圖教育那些邪惡之徒,讓他們明白隻是用意誌的力量就能洗心革麵、重新做人,而不向他們描述這種個性重建的艱苦過程,那麼,不管對他們還是對我們,都是一件既不現實又不人道的做法。
實際上,我們今天所為不過是對過去的重複。除非你具有非凡的意誌力,否則即使你下定了決心去改變,明天這樣的情形還是會繼續重現。不僅大多數父母不懂得習慣形成的機理,而且教育機構,包括小學、中學和大學,也不傳授這種科學道理,這是一件多麼不幸的事啊!
一個不幸雲,常常備受惡習折磨的人這樣抱怨:“我曾無數次地立下誓言,如果我能夠做一個道德品行高尚的人,那麼我甘願放棄我的整個世界。但是不到24小時,我又會因為一個先令的誘惑而繼續犯罪。”
常常,人們不知道告訴那些性格扭曲的人:嚴峻的鬥爭仍然就在他們麵前,考驗還遠遠沒有完成,必須堅持進行長期的、艱苦卓絕的戰鬥,用無比虔誠的心態和無比堅定的意誌力去控製自生的行為,和以往的壞習慣決裂,才能為以後形成更優良的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沒有人告訴他們,無論他們付出再大的代價,在某些鬆懈的時侯,一些陳舊的開關仍然可能會被不小心地打開,沉澱在心中的欲望還是會決堤而出,而且很可能在他還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之前,自己已經再一次屈服於舊習慣的誘惑中了,不論他已經下了千百次的決心堅決的抵製這種誘惑。
有人認為壞習慣能夠輕而易舉地克服,就姑息它,日久天長,壞習慣會想鎖鏈一樣纏繞著他,隻有靠堅強的意誌、反複做出正確的行為、經曆一個艱苦的過程才能徹底糾正。
形象的比喻,壞習慣像一棵長彎了的小樹,你不可能一下子把它弄直。如果你要想真正地糾正它,建議你搬來兩塊大石頭,把它夾在中間,然後用繩子捆緊。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糾正的,這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時間。
“我怎樣才能改變一個壞習慣?”
惟一的答案隻有:你當初怎麼養成這個習慣,現在就要怎麼去糾正它。
如果以前你一步步墮入了惡習,現在就一步步走出泥淖。
如果以前你屈服於誘惑,現在就堅定地拒絕它。
凡是渴望成功的人,都應該對自己日常的習慣做深刻的檢討,把那些妨礙成功的惡習統統找出來——如急躁不安、舉止慌亂、言語尖刻、不守諾言、馬馬虎虎、萎靡不振等等,要勇於承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習慣,不要找借口搪塞。把它們記下來,對照它們引起的錯誤,想想今後應該怎麼做。想要獲得巨大的收獲,就一定要能持之以恒地糾正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