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賭博:中國黃頁(1 / 3)

夢想總會在現實中遭受挫敗,但無論如何,實現夢想的激情是不能被打敗的。剛開始做互聯網,能不能成功我也沒信心。隻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無論失敗與成功,總要試一試,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掉頭;但是你如果不做,總走老路子,就永遠不可能有新的發展。雖然由於環境與信仰的不同,世人對成功的定義也各有不同,但每個人都毫無例外地向往著成功。

美利堅驚悚曆險

馬雲在自己的人生走到30歲出頭時,已經處在生命的轉折點上,隻等著他再向前邁出那最關鍵的一步,這時候他接觸了互聯網。涉足網絡世界,對於馬雲來說純屬偶然,用馬雲自己的話說就是:“簡直可以成為好萊塢電影故事。”

在1995年初的時候,杭州市政府正在修杭州通往安徽阜陽的高速公路。這是政府招商引資的一個項目,當時一家美國的投資公司參與了這個項目,雖然雙方很快達成了一致,杭州方麵也開始動工,但工程進行了一年多之後,美國這家投資公司卻遲遲沒有按期支付合同金。

於是,杭州方麵決定派人再去和美國這家公司溝通一下,為了能夠確保溝通順暢,讓美國這家公司盡早支付合同金,有人提議,讓馬雲出麵完成這次任務。當時的馬雲剛剛開始創業--成立了海博翻譯社,雖然業務開展得並不很多,但名聲在外,很多政界、商界的人物都聽說過他,要知道那時候馬雲號稱“可能是杭州英語最好的一個人”。

就這樣,馬雲帶著數千民工的期待和政府的委托,擔任起了這次前往美國翻譯和協調的工作。可令他沒想到的是,本以為一次簡單的工作之旅,卻差點成了“有去無回”的驚悚曆險。

到了洛杉磯之後,對方絕口不提合同金的事情,反倒是給馬雲安排了別開生麵的“歡迎儀式”:他們派人帶著馬雲四處吃喝玩樂,馬雲被安排在一家富麗堂皇的別墅裏住著,美國公司派了專門的人負責照顧馬雲的起居飲食。雖然一日三餐什麼也不缺,可馬雲卻坐不安席。他想出去走走,沒想到,門口兩個保鏢模樣的人將他推了回來。

“對不起,你一個中國人,單獨出去不安全。為了保證你的安全,你哪兒也不能去。”

兩個保鏢態度蠻橫,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馬雲豈能服他們,自幼練就的散打功夫讓他躍躍欲試。大概有一個保鏢看出了他的意思,“刷”的一聲,從腰間抽出一把手槍,那黑洞洞的槍管在馬雲眉心處壓印了幾個圓圈。於是,一股冷森森的感覺透入骨髓。這裏是大洋彼岸,這裏是異國他鄉,這裏他舉目無親--馬雲的理智告訴自己:不行,人在矮簷下,不能不低頭。無奈,他隻好退進房內。

負責接待馬雲的人看到馬雲實在無聊,便提議馬雲去一個更刺激的地方玩兒。得到馬雲同意後,那個人便帶馬雲去了拉斯維加斯。馬雲站在沙漠環繞、熱鬧非凡的拉斯維加斯,一點賭博的興致都沒有,他隻是玩了玩“電子遊戲”--老虎機,就跟接待他的人出去了,接著他們去看了表演。

從賭城回來後不久,美國公司就向馬雲攤牌了:他們要馬雲和他們一起合作,欺騙中國方麵來詐取錢財。原來,這是一家騙子公司。等馬雲恍然大悟的時候,為時已晚。身處異地的馬雲被軟禁了起來,如果不答應合作,就會被幹掉。杭州方麵也發現了這是個騙局,但鞭長莫及。可憐的馬雲,勢單力薄落在“虎穴”裏,隻能靠自己的智慧來逃脫了。被看管了幾天後,馬雲意識到自己根本逃不掉,便假裝答應要和對方合作,這才換取了自由。為了能夠回國,馬雲借口要回國考察一些其他的項目。那時的中國,互聯網還是個陌生的名詞,但馬雲在美國的這些日子,多多少少對這個高科技名詞有了些了解,所以,他對那個美國公司的老板談起了要在中國發展互聯網行業。就這樣,馬雲被“放行”了。

在機場,馬雲沒錢買機票。正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看到了候機廳裏的老虎機。那台老虎機張開大嘴,無情地吞噬人們的錢幣,沒有笑容,也沒有眼淚,不感動也不激動。馬雲將他僅有的25美分陸續地扔進老虎機的嘴裏。一美分,又一美分,老虎機不為所動,眼皮都不眨一下。

馬雲身邊的孩子看著他笑,頭上的燈光一閃一閃。

第23個美分又是有去無回,馬雲的手中隻剩下兩個了。他憤怒地投出僅有的兩個美分中的一個,突然,機器亂叫,燈光閃爍,身旁的孩子們大叫:“中了,中了!”

這標準的英文,馬雲當然聽得懂,他睜大了眼睛,喜出望外。果然,老虎機一陣顫抖,大概它也心痛,一陣“嘩嘩”的響聲,老虎機竟然給馬雲吐出了600美元。

天哪!奇跡果然出現,馬雲用他僅有的25美分贏來了600美元。抱著這600美元,馬雲看到了回國的希望。

但就在他排隊買票的時候,心裏漸漸感到不是滋味:帶著杭州人民的希望來到美國,卻這樣狼狽地回去,實在太不甘心了。馬雲越想越窩火,他幹脆走出買票隊伍,重新思考起下一步的計劃來。

在去還是留的痛苦抉擇中,忽然之間,馬雲腦海中閃現出他為了脫身,對那個美國公司老板找的借口。互聯網這個新奇的事物,馬雲知曉的甚少,但他在國內的時候,曾聽一個外教同事提過自己的女婿在西雅圖和人合夥搞互聯網。既然來了,就不能輕易回去!馬雲扛起行李,踏上了前往西雅圖的路程。雖然互聯網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但馬雲憑著天生敏銳的嗅覺,知道這一定是能夠帶來改變與轉機的事物。

夢想總會在現實中遭受挫敗,但無論如何,實現夢想的激情是不能被打敗的。馬雲雖然在美國經曆了這樣大的一個驚險,但他實現夢想的心依舊執著,憑著對夢想的激情,馬雲邁出了下一步。

雖然由於環境與信仰的不同,世人對成功的定義也各有不同,但每個人都毫無例外地向往著成功。麵對成功,有些人十年磨一劍,蓄勢待發;有些人則急功近利,好高騖遠。薑太公80歲始遇文王;劉備漂泊半生,47歲才遇見諸葛亮……一切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等到一切條件都成熟,按中國的古話說,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比起上麵這些人,馬雲算是“少年得誌”了,然而他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通過幾十年的積累,包括知識、心態、人脈方麵。當一個人有了充分的積累,他的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發現了一個寶藏

到了西雅圖之後,按照同事給他的地址,馬雲找到了那個外教女婿所在的公司。那家公司非常小,大概隻有5個員工。在小小的辦公室裏,馬雲看到幾個年輕人在電腦前做著他完全不懂的事情,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那個外教的女婿叫薩姆,薩姆待馬雲很熱情,帶馬雲參觀了自己的公司。他對馬雲簡單介紹了一下電腦的使用,還告訴馬雲在搜索欄裏輸入想搜索的關鍵詞,就可以出現他想看到的內容。馬雲嚐試著輸入了“beer”,結果真的出現了美國啤酒、日本啤酒和德國啤酒等內容,但唯獨沒有中國的。馬雲又嚐試著輸入了“Chinese”,結果屏幕上顯示出:no data(沒有數據)。

互聯網在中國市場還是一片空白,這讓馬雲興奮起來,他就勢委托薩姆將他的海博翻譯社做成一個網頁發到了互聯網上。當然,這個匆忙做出的網頁很醜陋,很一般,連個像樣的圖片都沒有,有的僅是文字說明,內容是海博的員工和業務,充其量就是一個簡單至極的文字廣告。

這是漫不經心的一招,就如太極中似乎隨隨便便的一拳擊出。可就是這隨隨便便的一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網站上午9點登陸,中午12點薩姆就給馬雲打來電話:快來看看吧,已經有5封郵件。馬雲正在逛街,聽到消息急忙跑回去,果然是5封郵件。有來自美國本土的,也有來自日本和歐洲的,有公司也有留學生。信上說道:你們是我發現的第一家中國網站,你們在哪兒?我們要和你們談生意。

馬雲的心中如浪潮在撞擊,他能感受到胸口激烈的撞擊聲。雖然看上去是漫不經心,實則從他知道互聯網開始,互聯網就如同他腦海上空的一隻鷹一樣始終在盤旋。今天,經過實地接觸和運作,這隻鷹落在了他的臂彎。他能看到它閃亮的羽毛、靈活的眼睛,他甚至可以聽到那隻鷹在和他說:來吧,馬雲,我會駝起你飛過浩瀚的大洋,在這世界的上空盤旋。

“這就是我想要的。”嗅覺靈敏的馬雲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直覺,他覺得互聯網這東西將來肯定有戲,互聯網將改變世界!

馬雲馬上意識到互聯網是自己的機遇,更是一口很深的井,這裏有一座富礦。不安分的馬雲隨即萌生了一個想法:要做一個網站,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發布。

理清楚思路之後,馬雲對薩姆說:“我們合作,你在美國負責技術,我回國內去,做一個網頁在網站上宣傳。沒過幾天就會有很多人有興趣,有很多人知道這事兒。”當時馬雲就已經將這個項目的名字起好了--中國黃頁(China Yellow Pages)。

打算在中國做網絡的馬雲,回國後召集了他之前所有的弟兄,他首先講了自己在美國的各種經曆,什麼“賭場大戰”、“被綁架”、“第一次看見電腦”等等。他的弟兄們一個個聽得目瞪口呆,他們沒有出過國,也不知道馬雲講的是不是真的,他們隻是聽熱鬧。

馬雲一番大論後,宣布了他要辭職,並自主創業的消息。弟兄聽完後一商量,除了一人外,其他人紛紛表示反對,他們覺得馬雲說得太離譜了,“因特耐特”(Internet)是什麼玩意?沒聽說過!再則說,政府方麵都沒有說搞什麼“因特耐特”呢,你馬雲為什麼做?老老實實地經營翻譯社吧!反對之聲嘩然一片。

馬雲的想法雖然遭到了多數人的反對,但是還有一個人是支持馬雲的,他就是馬雲的大學同學何一兵,也是一位老師。他對馬雲說:“你要真想做的話,那就試試吧。”馬雲根本就沒想到他會支持自己,也沒想要和何一兵合夥做生意。在這個時候何一兵站在了他這一邊,馬雲覺得很欣慰,也很驚訝。

盡管馬雲當時的提議被大多數人否決了,但他依舊下定了做網絡的決心。於是,馬雲東拚西湊搞到了10萬元啟動資金,拿著這筆錢,懷揣著自己偉大的理想,馬雲踏上了創業之路,而且從此之後就一發不可收了。

馬雲隻要認準了一樣東西就很難被別人推翻。30年的成長和積累,使他自信與勇敢的性格越發成熟。他的自信與他的勇氣讓我們知道,他的成功之處不在於選擇了一個職業,而在於他已經具備了一個成功者的素質。在提起當時的情形時,他說:“其實最大的決心並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經曆就是一種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掉頭;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因此,他的堅定、自信與勇氣都說明他已經是一個成功者。

“試一試”往往是成功者的做法,而平庸者經常采取的做法是“看一看”,成功者在“試”的時候已經勝利地邁出了第一步,而平庸者在“看”的時候與成功還有千裏之遙。當然,任何“試”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但隻有去“試”才可能成功,而不“試”則永遠無法成功。

成功對於有些人來說就如西西弗斯推石頭上山,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成功者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是因為他首先讓自身具備了成功的條件,即養成了自信、勇敢、果斷、敏銳等品質,當外部各種條件成熟時,他便能夠比別人更迅速地抓住機遇,因此成功對於他來說就順理成章了。“騙子”平反記1995年4月,馬雲、張瑛、何一兵三人為主,創辦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浙江海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這就是中國黃頁。中國黃頁,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網站,馬雲在此開創了先河。

中國黃頁在創辦之初,規模雖然很小,但體製十分健全。馬雲和他的妻子出資8萬元成為其中最大的股東,占有80%的股份;何一兵和另一個人各出資l萬元,各占有10%的股份。馬雲擔任公司的總經理,何一兵為副總經理,兩個人一起負責業務,馬雲的妻子張瑛負責內勤工作,收發郵件等。

公司是創辦起來了,但要怎麼收費從而實現贏利呢?中國黃頁主要針對的是一些企業,簡單來說,將企業的主頁做出來,放在電腦上以達到宣傳的目的,企業因此付錢給馬雲。然而在國內,眾多企業對網絡並不知曉,得知在上麵做宣傳還需要付費,而且根本不知道會不會起到宣傳的效果,並未表現出興趣。馬雲清楚,籌集的資金除了繳納房租外,再減去其他費用,基本沒有剩餘,如果這樣下去的話,自己的中國黃頁確實要“黃”了。

杭州有一家四星級賓館--望湖賓館。馬雲覺得應該給它做一個網頁,於是就跑去和那家賓館的老板商討。望湖賓館的老板認識馬雲,和他也有些交情,但是掏錢做廣告不是兒戲,不能因為有交情就拿錢。馬雲為此可謂跑斷了腿、磨破了嘴,好說歹說總算是拿下了這筆隻有2萬元人民幣的單子,但是對當時的馬雲來說,已經是個不小的數目了。這2萬元馬雲隻拿到了8000元,剩下的都得給薩姆所在的那家美國公司。馬雲不是傻子,他把這件事牢記在心,等待著自己“一手抓”的機會。

隨後,馬雲憑著不怕吃苦、敢於吃苦、樂於吃苦的精神,艱難地敲開了一家又一家公司的大門,讓他們這些中小企業在網站上有了一席之地。然而,馬雲的磨難遠遠沒有結束,一場更大的考驗正等待著他。

當初馬雲在給望湖賓館做網頁的時候,承諾說讓望湖賓館的老板看到“樣本”。也就是說,馬雲會讓薩姆所在的公司將製作出來的網頁打印出來,然後郵遞到中國,讓望湖賓館的老板審閱。

雖然最後望湖賓館的老板看到了這些樣本,而且一段時間後,一些國外的公司也發傳真與望湖賓館進行業務商談,但是望湖賓館的老板覺得那些傳真都是馬雲自己“弄出來”的,並不真實。換句話說,望湖賓館的老板覺得馬雲像是一個“騙子”。馬雲雖然一心一意地為眾多中小企業做著各種宣傳,但就是這樣的不辭勞苦,還落得個“騙子”的稱號,這讓馬雲十分傷心。

所謂“物極必反”,當馬雲沉浸在被“惡語”中傷的窘境當中時,中國的一批“仁人誌士”覺醒了,慢慢地意識到了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社會的發展是多麼重要。1995年7月,當時中國最高電信主管部門--郵政部電信總局,批準了上海請求開通44K的互聯網專線的申請。這一下,中國黃頁的未來到了,馬雲“平反”的機會也到了。

馬雲很聰明,他為了洗清自己的“罪名”,特地找來了當時杭州明珠電視台的記者和攝像,並將望湖賓館的老板也一同叫去,馬雲的目的就是要當著他們的麵演示一遍什麼叫“網絡”。

據說,當時氣氛是十分凝重的,馬雲先是將電腦擺在攝像機前麵,然後將電話打到上海,說明杭州要聯網的事情。一會兒的工夫,網絡連接上了。接著,馬雲將Mosaic(馬賽克)瀏覽器打開,在裏麵輸入了中國黃頁的網址:http//www。chinapages。。

馬雲做完這些後,眾人都屏住了呼吸,盯著電腦屏幕靜靜地看著。可是令他們失望的是,電腦屏幕上的圖片並不是馬上就顯現在他們的麵前,而是經過三個小時的等待,杭州望湖賓館的主頁總算是下載了下來。

指著從美國西雅圖傳回來的圖片和簡介,馬雲對在場的所有人尖叫:“看哪,這就是我們的網頁!望湖賓館的網站!”這下在場的所有人都興奮極了,但最興奮的還是馬雲和他的夥伴。經過四個月的煎熬,他們終於從網上親眼看見了自己的網頁,終於擺脫了“騙子”的罵名!那一刻,馬雲和在場的團隊成員歡呼雀躍著,他們長久以來壓抑在心中的“積怨”一下子噴薄而出,淚水情不自禁地流淌下來。

與上海聯網成功,讓馬雲洗去了“騙子”的嫌疑,而且電視台也變相地為中國黃頁做了一次宣傳,算是還了馬雲一個公道。

看過這些經曆後,我們發現馬雲也是個普通人,然而他與普通人不同的是敢於追隨自己的決定。就是這點小小的差別,卻把大部分世人擋在了成功的門外,這不能不令人深思。

人要有所作為,就應該敢於做出決定,並堅持下去。凡是該做的事,不能因為存在危險就退縮;更不應在還未邁出第一步時就被自己擊倒。戰勝自己,我們將沒有敵人。

打壓下堅持到底

1995年9月,有幾個從深圳來的生意人找到了馬雲,提出想當中國黃頁深圳地區的總代理,同時開出了相當誘人的價碼。馬雲之前沒見過這種大場麵,當即表示同意合作。

那幾個生意人在與馬雲談完合作後,提出想知道中國黃頁的商業運作模式和技術方麵的問題。馬雲見這幾個生意人很有誠意,也沒有設防,就把關於中國黃頁的一切全都告訴了他們。隨後,馬雲為了表示自己對此次合作的看重,特地將公司裏的骨幹人員派到了深圳,讓他們幫對方把需要的設備安裝好。等這一切都結束後,那幾個生意人說三天後會再次回杭州與馬雲簽合同,並承諾投資20萬元人民幣。馬雲十分高興,安安心心地在杭州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