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上,雅虎公司的全球COO羅森格發表講話:
“我們雅虎的員工和阿裏巴巴的員工都希望我們的公司取得成功,我們都希望成為巨大公司的一部分。我相信雅虎的員工會留下來,會為這個公司做出新的貢獻,因為這個公司在電子商務、門戶、搜索引擎領域將會是最大的公司……”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雅虎創始人、“酋長”楊致遠親自發表《致雅虎中國全體員工的一封信》,號召員工們留下來加入阿裏巴巴的團隊:“今天上午,我們宣布與阿裏巴巴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這是雅虎激動人心的一刻,我希望你們能夠看到前方巨大的機會,成為這個成功團隊中的一員。”
至此,外界盛傳已久的雅虎與阿裏巴巴並購終於得到了證實,2005年10月25日,阿裏巴巴公司正式宣布,順利完成對雅虎中國全部資產的收購,包括雅虎中國門戶網站、雅虎的搜索技術、通信和廣告業務,以及3721網絡實名服務。此次收購的完成,將繼續鞏固並提升阿裏巴巴公司目前擁有的在全球領先的B2B、C2C領域以及電子商務支付的領導實力,並將運用全球領先的雅虎搜索技術打造超強的互聯網搜索公司。
馬雲說:“這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並購行動,我們同時得到雅虎的五朵金花:雅虎中國的資產,雅虎的品牌、資金、技術和海內外渠道,加上我們6年運營形成的電子商務市場平台、誠信體係和安全支付機製,我們將打造全球最為完整、功能最為強大的電子商務體係--電子商務的四大護法:市場、誠信、支付和搜索。”
但是在這次並購中,有一點令當時很多人充滿質疑,那就是馬雲稱是阿裏巴巴收購了雅虎,但雅虎卻投資給阿裏巴巴10億美元。雅虎獲得了阿裏巴巴40%的經濟受益和35%的投票權,大家都在質疑這到底是誰收購了誰。
作為這場收購的核心人物,馬雲沒有逃避,他選擇接受記者采訪。在新聞發布會上,他宣布:“雅虎成為阿裏巴巴重要的戰略投資者之一,從股份上看,雅虎占1席、軟銀占l席、阿裏巴巴占2席,所以這個公司還在阿裏巴巴的領導下,我繼續擔任CEO。”
麵對大家提出的雅虎是否真的投入10億美元的疑問時,馬雲沒有正麵回答,他隻是說:“一切收購的財務細節將會在18個月後公布,到時候自有定論。10億美元究竟能給阿裏巴巴帶來什麼,我感覺就像突然吃了一個巨大無比的東西在肚子裏,難度是很大的,10億美元在外人看來覺得是好事,在我看來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你到底怎麼花?很多時候犯錯誤是因為你有錢才愚蠢起來,我們在接受很大的挑戰。”
關於阿裏巴巴和雅虎到底是誰收購了誰,那些虛虛實實的消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馬雲在這一次出手中,將阿裏巴巴推上了問鼎互聯網行業老大的位置。雅虎l0億美元的投資,令阿裏巴巴公司的價值達到了28億美元,快要接近上市後放大的百度市值。
而且與雅虎合並後,阿裏巴巴在國內的互聯網行業裏來說,已經是無人可敵了,阿裏巴巴擁有了如此全麵和強勢的互聯網業務,阿裏巴巴幾乎成了所有互聯網公司的敵手,不僅如此,馬雲又在當年10月份宣布淘寶網將以10億元人民幣再免費三年,打算用免費的營銷策略來贏得更多的用戶。通過這一次的聯合,阿裏巴巴在馬雲的帶領下,意氣風發地向互聯網巔峰前行。
“後爹”麵臨的新挑戰
管理大師約翰科特曾說過:“作為一個領導者,許多時候,並不一定需要長篇大論,領導者隻要注意一下人感情上的細節,就會產生驚人的效果。”
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在一個企業中,想要讓員工真心實意地將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企業領導者在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經營好每一個員工,說到底就是能否做到對每一位員工都坦誠相待。
馬雲作為阿裏巴巴的領導者,追求與員工之間要做到真誠的交流,他曾經在演講的時候說:“你可以不說,但是隻要說,就要說真話。”所以,馬雲在員工的心目中是領導,更是朋友、是家人。
當馬雲第一次走進了雅虎中國的辦公室,眼前的一幕讓他頓時百感交集--從雅虎中國幾百名員工的眼睛裏,他竟然讀出了幾十種神情:有迷茫的,有沮喪的,有憤怒的……
馬雲很理解他們的心情。畢竟,當自己的命運突然被當作交易一般被人所掌握時,很多人心裏都會打鼓。
然而,對此時的馬雲而言,他真的希望這些人可以給他、給阿裏巴巴一個機會,共同把事業繼續做下去。況且,此時的他根本就沒打算過要裁人,十分希望他們都可以留下來。
馬雲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踏進雅虎中國辦公室後,他的開場白是這樣的:“首先,我很抱歉,因為製度要求,我不能預先跟大家作溝通;其次,請大家給我一個機會,一些時間,留一年下來觀看;最後,希望大家在一個有空調、像公司的地方舒舒服服地上班。”
不過演講風格以煽情著稱的馬雲這番話似乎並沒有換來太多的掌聲,畢竟,大部分被並購公司的員工都對“後爹”沒有好感,甚至存有一定的敵意。無論如何,馬雲永遠相信八個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決定用行動打消雅虎人的顧慮,讓他們認識到“後爹”也不全是偏心的,不是隻會喊著“一朝天子一朝臣”便對他們不管不問了。
最早,從8月11日宣布並購時,馬雲就給雅虎中國製定了一種對雅虎的員工來說類似於“片麵最惠國待遇”的“N+1計劃”政策:一個月之內,如果雅虎的員工確實想走,阿裏巴巴提供N+1個月工資的離職補償金;如果願意留下,原來的薪酬和職位均不變甚至可以提升,還可以得到阿裏巴巴期權。
這裏,我們要對這個“N+1計劃”做一些解釋。N+1裏的“N”是指員工在雅虎中國公司工作的年數。按照國家規定,隻有在企業辭退員工的情況下,企業才需要給予員工一定的補助金。而當時阿裏巴巴給予雅虎中國員工自主選擇的權利,即便是後者離職,也屬於主動辭職。所以,阿裏巴巴提供的“離職補償金”,其實更如同一種“超員工待遇”。
為了留住員工,馬雲甚至使出了撒手鐧--所有留下的雅虎員工都可以獲得阿裏巴巴的股票期權!這在阿裏巴巴更是史無前例的,即使在老阿裏巴巴的內部,這樣的待遇也不是每個員工都能享受到的。顯然,馬雲是不惜一切代價(除了價值觀不能商量以外)想留住雅虎中國的員工。
且說跟馬雲一起來北京的那些高管們,在出席完雅虎員工的發布會以後就很快回杭州了。一貫自信的馬雲,原本覺得自己一個人是可以應對局麵的,但是,“單槍匹馬”來京的他很快就開始感到:形勢非常嚴峻!
並購雅虎中國,是阿裏巴巴成立6年以來(也是馬雲創業10年以來)麵臨的第一次並購,而且並購的是一家世界級公司的“孩子”,挑戰之艱巨是毋庸置疑的。
馬雲要麵對的第一個對手,不是雅虎的員工,而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獵頭”們。事實上,自並購的消息發布之後,活躍在京城的獵頭們就開始行動了,他們不會錯過這次在中國互聯網圈內製造“人才流動”的絕好機會。那段時間,雅虎中國的員工幾乎每天都會接到獵頭公司的電話。在接受北京媒體的采訪時,馬雲這樣描述了當時的情形:“好像全世界的獵頭公司一下子都出現在雅虎了,為各種各樣的公司來挖人。”
當然,馬雲再有能耐也不能阻擋獵頭們的步伐。畢竟,人家就是吃這碗飯的。而他能做的,就是向雅虎的員工描述新雅虎的美好前途,並以熱情和誠信打動他們,也以此來與各種獵頭公司抗爭。從8月11日宣布並購的那天開始,馬雲基本是天天“泡”在雅虎中國公司的北京總部,沒完沒了地跟管理層與普通員工談話。
值得他欣慰的是,盡管“形勢有些緊迫”,結果還是比他想象的要樂觀得多。雖說是“單槍匹馬”到北京,沒有帶一幫人馬來“安插”,但他並沒有讓獵頭們有太多得逞。
到9月15日“最後通牒”為止,雅虎中國隻有4%的員工選擇了離開,大部分員工都為馬雲及阿裏巴巴的誠意所打動,選擇了留下。
如果說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後總是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那麼一個成功企業的背後必定會有一群強有力的員工作為後盾。前提就是,領導者與下屬之間以誠相待,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和諧默契,工作起來也才能輕鬆愉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塵埃落定”之後,雅虎的700多名員工搬到了位於北京CBD一隅的溫特萊中心,占據了這座大廈的整整8層。辦公室內的設計和阿裏巴巴杭州總部的風格十分相似,會議室同樣是以金庸小說中的許多地名來命名,最高級別的一間同樣叫作“光明頂”。
讓員工笑眯眯地回家
2005年9月22日上午8點23分,從北京發出的Z9次專列到達杭州,車上是雅虎中國的600多名員工。
2005年9月23日清晨,浩浩蕩蕩的隊伍在一出火車站後就開始感受馬雲在這個城市的地位,主要的街道上掛滿了“歡迎雅虎中國同事來到杭州”的橫幅。
到達餐廳進行早餐的時候,每個雅虎中國員工就收到了一個小袋子,裏麵裝著兩個熱包子,一瓶旺旺牛奶,外加一包口香糖、餐巾紙。原來,考慮到雅虎員工的飲食習慣問題,接待小組的成員認真討論了早餐的配送,對“送包子還是送麵包”的問題一直拿不定主意。最後,有人建議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包子+牛奶!這個事情才得以最終拍板,他們決定送上熱包子和牛奶,外加一人一盒口香糖。也許,那是雅虎中國的員工自從被收購以來,第一次體會到新東家的溫暖和關懷。
更讓雅虎中國員工感動的是,9月23日中午,杭州市政府居然設宴專程招待阿裏巴巴3000多名員工,為遠來的員工接風洗塵。
9月23日下午,馬雲與3000多名員工一樣,身著印有阿裏巴巴和雅虎共同標誌的白色T恤,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員工大會上,在雷鳴般的掌聲中發表了演講的馬雲張開雙臂,高喊著--“歡迎回家!”在那次大會上,馬雲莊嚴承諾:2005年12月31日之前,雅虎中國決不裁員。
9月23日晚上,在杭州最大的酒吧,在晚上的狂歡舞會上,大名鼎鼎的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馬雲,親自領舞把狂歡之夜推向高潮。舞會上,他化裝成一個維吾爾族姑娘,戴著麵紗,穿著民族服裝,跳著新疆舞。當然,跟馬雲一起跳舞的還有那個向來不苟言笑的CFO蔡崇信。無論如何,雅虎人再次感受到:原來在這個大家庭裏工作是那麼的快樂!
其實,馬雲一直十分重視員工是否能夠在阿裏巴巴快樂地工作,因為他知道,阿裏巴巴最大的財富就是阿裏人,如果員工不能夠快樂地工作,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自然也會影響到工作效率。馬雲認為:“判斷一個人,一個公司是不是優秀,不要看他是不是哈佛、是不是斯坦福。不要判斷裏麵有多少名牌大學畢業生,而要判斷這幫人幹活是不是很瘋狂,看他每天下班是不是笑眯眯地回家。”
正是出於這樣的訴求,馬雲和阿裏巴巴的管理層一直努力為員工們營造出一種愉快的工作氛圍。為了營造良好的辦公環境,彰顯出快樂的主旨,阿裏巴巴所有辦公室的主色調都被定為橙色,因為這種顏色不僅是溫暖而快樂的顏色,更是阿裏人的文化符號,走進阿裏人的辦公室,人們首先會被五彩繽紛的文化牆所吸引,甚至進入廁所,也會發現這裏的空白牆壁全部被文化牆所代替。
為了豐富員工的業餘生活,阿裏巴巴還建有多個員工俱樂部,員工們可以在內網上發布招募會員的帖子,尋找誌同道合的成員,從而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活動經費由公司承擔,活動結束後所拍攝的現場照片,會被員工們在文化牆上一一呈現。做這些事情雖然花費不多,卻給所有阿裏人帶來了許多快樂。
同時,馬雲每年都會把阿裏巴巴1/5的財力用來改善員工的辦公環境,盡量給員工提供一個良好舒適的工作環境。
作為一個領導者,馬雲更是十分重視將快樂的一麵呈現在員工麵前,他從來不會在員工麵前傳達負麵情緒,即使在阿裏巴巴幾次陷入危機時,他也是努力向員工們傳達積極、樂觀的正麵情緒。馬雲始終認為:“快樂不是一個概念,概念永遠不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任何一個創業者,永遠要把自己的笑臉露出來,如果你的臉色看起來很痛苦,那麼就不可能給別人帶來快樂,所以快樂是需要展現出來的。”
馬雲從來不認為自己高高在上,他也不希望員工因為自己是領導而對自己產生敬畏,在其他公司,普通員工一般不會直呼上司的名字,而是要稱呼“x總”以表示尊敬,但是在阿裏巴巴,員工卻可以直呼馬雲的名字,有些新來的員工不知道這一習慣,偶爾稱呼馬雲為“馬總”,馬雲就會及時糾正,讓其以後直呼自己的名字。對於這一做法,馬雲有自己的考慮,他說:“我希望自己跟同事之間是真誠的感情,像親人般而不是單純的老總與下屬的關係。叫我名字不是很正常嗎?名字既然起了就是給人叫的啊!”
在整個公司中,馬雲就好像一個“開心果”,他很會製造氣氛來逗員工開心,並努力把快樂傳染給每個員工,他經常會神出鬼沒地出現在某一位員工身邊,然後興高采烈地和他聊上一會兒。工作之餘,他會和員工們玩圍棋和殺人遊戲,每次公司的聯歡會上,馬雲都會以獨特的方式表演一個節目,讓員工們驚得目瞪口呆。
對於讓每一個員工快樂工作這個問題,馬雲不止一次在媒體采訪中強調:“沒有笑臉的公司其實是很痛苦的公司。像我們阿裏巴巴的LOGO是什麼,我們是一張笑臉。我希望每一個員工都是笑臉,他跟你麵對麵的時候,就是笑眯眯的。”而他的這一說法和做法,也得到了媒體和社會的認可,在2005年由央視人力資源欄目《絕對挑戰》與智聯招聘聯合舉行的“2005CCTV中國年度雇主調查”的活動中,以阿裏巴巴為首的十家企業因為員工“快樂工作”指數高而當選為最佳雇主。
雅虎中國“變臉”以後
馬雲收購了雅虎中國後,便馬不停蹄地開始促進雅虎中國的“變身運動”,馬雲看重了搜索市場這塊大蛋糕,他放言道:“在中國,雅虎就是搜索,搜索就是雅虎。”馬雲高調表示雅虎中國要坐上中國搜索市場的“頭把交椅”,他還宣稱:到2006年的時候,雅虎中國要實現8個億的收入。
這些目標並不是在誇大海口,馬雲是真的有這樣的壯誌。2006年3月17日,在南京召開的“2006全球搜索引擎戰略大會”上,馬雲就又一次發表驚人言論,他說:“當初收購雅虎中國也是因為覺得電子商務的發展中缺少搜索,這將阻礙電子商務的發展。”馬雲還強調雅虎中國不能做搜索市場中的追隨者,要當新的遊戲規則的製定者。
“目前的搜索技術隻是工程師的遊戲,並沒有考慮用戶的真正需求,搜索也隻是一種工具,並不會改變我們的生活,互聯網才會改變中國。”馬雲認為就用戶的滿意度來說,不但是雅虎搜索,就連百度等其他的搜索也都是不合格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搜索,所以,他要做出真正意義上的搜索,做出成熟、能經得起用戶檢驗的引擎。
馬雲認為雅虎中國的目的是要實施電子商務戰略:“做搜索也可以更好地發展電子商務,在未來5年,將一直結合搜索來發展電子商務。”
第一步的戰略便是推出“知識堂”的公測版,當時,新浪推出了“愛問搜索”,百度推出了“百度知道”,各大網站都紛紛轉戰“問答搜索”的市場,想要趁早在這個市場中站穩腳跟,馬雲自然也不能落後,雅虎中國推出的“知識堂”就是要讓雅虎中國也能夠在國內的搜索大戰中贏得先機。
雅虎中國的“知識堂”做得和別的搜索有些不同,“知識堂”不是主要采用搜索關鍵詞的方式,而是采用了“知識共享社區+搜索引擎”的模式,用戶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然後網友們針對這個問題紛紛進行回答,彼此分享答案和信息,最終形成一個知識點彙集起來的信息庫,所以,用戶既是信息的享用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