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鐵杆“金庸迷”
幼時,馬雲習過幾年武,喜歡舞槍弄棒,成年以後開始打太極拳。除此以外,對武俠小說尤其是金庸小說的熱愛,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
馬雲認為這種武俠文化內涵豐富,在華人圈內家喻戶曉,是一種很通用又很簡練的交流工具。正因為如此,馬雲把阿裏巴巴管理層最為認可的觀念歸納為九大價值觀,並統稱為“獨孤九劍”。後來,這一稱綽號被“六脈神劍”所替代。
《笑傲江湖》是馬雲最愛讀的金庸作品。2000年,大導演張紀中準備開拍央視版《笑傲江湖》。獲此消息之後,馬雲欣喜若狂,找到自己的同鄉好友、張紀中的妻子,天真地問道:“你去跟張導說說,能不能讓我出演風清揚一角?”
最後,因為“武功不達標”,不解風情的大胡子導演沒能成全他。不過,作為一個鐵杆“金庸迷”,馬雲卻一直以風清揚為楷模。
在央視《對話》節目中,馬雲說他特別欣賞風清揚的“出手無招”。他說:“因為我想做成任何事,都要在自己對所有的招式徹底領悟之後,很自然地使出來。”其次是因為風清揚也是一個好老師,教出了令狐衝這樣的徒弟。“我自己也是老師出身,最希望看到的是我的同事、學生能夠超過我。”
“我挺喜歡風清揚的,他的獨孤九劍、‘無招勝有招’。他深深地明白,在別人進攻的時候,其最強的地方也正是最弱的地方。大家以為對的地方,通常裏麵包含著錯誤;而大家以為有很大風險的時候,要想到機會就藏於其中。”
阿裏巴巴總部辦公室內部的各會議室均被命名為“摩天崖”、“光明頂”、“達摩院”等金庸小說中的地名。而金庸親筆題寫的“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掛在了被馬雲命名為“光明頂”的阿裏巴巴會議室內。這是馬雲對金庸小說的熱愛所致。
中國有句古話:愛屋及烏。因為熱愛武俠,熱愛金庸的小說,開始讓馬雲對金庸本人也產生了某種崇拜情結。馬雲和金庸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00年7月左右。當時,馬雲在香港出差,接受記者采訪時經常提到自己的武俠情結以及對金庸小說的癡迷。於是,在這位記者的好心“做媒”下,馬雲得以一睹偶像之廬山真麵目。
一個旖旎的午後,在一家名為“庸記酒家”的小酒館裏,馬雲見到自己崇拜多年的偶像,自然是激動異常。那天整整談了三個多小時。在這三小時裏,金庸沒說幾句話,從頭到尾都是馬雲侃。他對武俠的極度熱愛卻讓二人十分投緣。
飯後臨別時,金庸為馬雲題了一幅大字:“神交已久,一見如故。”從此,兩人成了忘年交。
幾個星期後,馬雲回到杭州時,突然產生了一個在別人看來簡直是異想天開的衝動:互聯網就像個江湖,老大們如今明爭暗鬥,何不請他們來到西湖聚一聚,辦一個西湖論劍呢?於是,他第二天就打電話邀請金庸,結果金庸爽快答應了。
有了金庸的招牌,馬雲籌劃的“西湖論劍”立刻聲名大振,吸引來了網易CEO丁磊、北京時代珠峰科技有限公司(my8848網)董事長王峻濤、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新浪總裁兼CE0王誌東,由於有了這些名人的到來,聞風而來的還有上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
2000年9月10日,五家網站掌門人以“新千年、新經濟、新網俠”為主題,展開了精彩的討論。
馬雲在這一次的“西湖論劍”上的講話也是精彩連連:
“金庸作品裏麵的義氣,我是斷章取義。我買過四五套金庸的書,也買過盜版,上次在香港吃飯,請金庸簽名,結果拿出來一看是盜版,很慚愧。因為看得確實比較多,每次看完就忘了,忘了才能再看。最近5年來,我第一次在馬爾代夫度假,睡了三天,醒了就看《笑傲江湖》,這套書認真看了三天。”
“何為笑傲江湖?‘笑’,有眼光、有胸懷才能笑;‘傲’,有驕傲才能傲,網絡就是江湖。網絡是非常不景氣的,我這些年走過來,聽到很多人罵阿裏巴巴一分錢不賺,什麼也沒練好,皮倒是練得很厚。自己在‘外練一層皮,內練一口氣’。1995年做網絡,人家認為我們是騙子,1997年提出中國黃頁,人家認為我們是瘋子,現在人家認為我們是狂人。不在乎別人怎麼說,堅持自己是對的就做下去。冤枉、誤解在網絡中是很正常的。我自己覺得,皮子倒真是越練越厚了。”
能夠與這四大門戶網站一同“論劍”,不能不說馬雲拉金庸做招牌這步棋走得妙。在“西湖論劍”之前,阿裏巴巴隻是一個在中小企業有影響力的網絡公司,但是“西湖論劍”之後,阿裏巴巴和馬雲被高度曝光在了大眾麵前,阿裏巴巴開始被人們所熟知,社會知名度有了明顯的提高,可以說,金庸的到來,是給馬雲和他的阿裏巴巴做了一次免費的大麵積宣傳。
從那以後,每一屆的“西湖論劍”都成為中國互聯網領袖人物的高層峰會,並且吸引了克林頓、布萊爾等國外領導人的參加,作為阿裏巴巴的一個知名品牌,“西湖論劍”最終讓馬雲和阿裏巴巴聞名於世。
倒立相會“小鹿純子”
2003年初,馬雲去日本出差,有日本媒體采訪他,便有了下麵的對話:
記者:“馬雲先生,在日本,您有偶像嗎?”
馬雲說:“有啊,比如你們日本那個漂亮的女明星小鹿純子,二十多年前她就是我的偶像。”
記者一愣:“小鹿純子是誰?”
馬雲也愣了,進一步解釋道:“小鹿純子就是‘排球女將’啊,就是那個會玩‘流星火箭’、‘晴空霹靂’的運動員。”
記者:“您說的排球女將又是誰啊,我怎麼越來越聽不懂啊?”
馬雲:“排球女將就是……”
那個日本記者也許是真的聽不懂馬雲的話,不過相信讀者們是理解其中的緣由的。二十年前,在那部電視劇《排球女將》和日本女星“小鹿純子”的陪伴下,少年馬雲走過了那段青澀的高考歲月。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二十多年了,他竟全然不知偶像的真實芳名。
與那個日本記者“對牛彈琴”了半天,毫無結果,身邊的人突然提醒他:“馬雲,你打電話給國內的朋友吧,問問他們‘小鹿純子’的真名叫什麼?”馬雲一拍腦袋,“對啊”,抓起電話就打到上海了--很快有了音信,“小鹿純子”的真實名字叫荒木由美子。
在一旁等待的記者們總算明白了馬雲說的“小鹿純子”,但是,很多日本人都已經不記得這個息影多年的女明星了。但馬雲不想放棄,一如他當年三戰高考一般不見黃河不死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曆經一波三折之後,總算找到了當年的偶像。找到她的時候,“小鹿純子”的扮演者荒木由美子早已經洗盡鉛華,幾十年如一日在家裏服侍常年患病在床的婆婆。
荒木由美子很少接受采訪,馬雲很誠懇:“我不是影迷,今天來見您就是想謝謝您。”馬雲不懂日文,荒木由美子不懂中文,他們之間的交流還是通過翻譯幫助的,但仍然聊得很愉快。回國之前,馬雲特意邀請荒木由美子有空到中國,到他的公司來做客。
回國之後不久,馬雲去上海第一財經的《財富人生》欄目做客。這是他第一次做客這個大型財經訪談節目,與漂亮的女主持人聊得也很愉快。節目剛剛錄製完,馬雲就興高采烈地跑了。在那期節目的主持人感言裏,這樣寫道:“馬雲走出演播廳,興高采烈地跑了,後來我們才知道他是要去見一個偶像--小鹿純子。”馬雲依然以他一貫不屈不撓的行動方式,邀請荒木由美子到阿裏巴巴來訪問。為了給這位二十多年前的偶像一個意外的驚喜,馬雲還一直為用什麼樣的方式迎接她而絞盡腦汁……
就是這麼巧合,“小鹿純子”來到的時候已經是盛夏季節了,而淘寶網也剛剛推出不久,那段日子,馬雲可謂是喜事重重。他邀請荒木由美子到新成立的淘寶網參觀,正如葉蓉所言,“為了給這位二十多年前的偶像一個意外的驚喜,馬雲還一直為用什麼樣的方式迎接她而絞盡腦汁”。一開始,他希望公司裏的員工都能學幾招當年排球女將中“小鹿純子”在場上的幾個動作,但是因為當年電視劇中“小鹿純子”的幾個精彩動作如“流星火箭”、“晴空霹靂”都是通過電腦特技設計的,要讓員工短時間內就掌握這些特技肯定是不現實的。
馬雲說:“那我們就玩個倒立吧!”
於是,“小鹿純子”訪問阿裏巴巴的時候,全公司的員工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倒立,歡迎這位當年的排球女將的到來。
來杭州訪問期間,馬雲陪荒木由美子到杭州很多地方遊覽了一遍,並一起到杭州的電視台做客談話節目,這是荒木由美子第一次來中國。
難得的是,這位日本女星還寫得一手好書法。回到日本後,“小鹿純子”就用毛筆給馬雲寫了一封親筆信,並寄給馬雲。
馬雲先生:
在過了二十年之後能與大家見麵,感到非常開心並感激萬分。過了二十年的光景,著實擔心中國的各位能否接受我,但是迎接我的是大家真誠、熱烈的歡迎和對“小鹿純子”的愛戴,真的讓我震驚!在新事物層出不窮的今天,對“小鹿純子”的幾十年不變的愛深深地打動了我。
在我看來無法實現的事情,馬雲先生您為我打開了這扇大門,真是萬分地感謝!
希望我們這種美好的“緣”能長久並期待下一次的相逢!
倒立是阿裏巴巴員工的“必修課”。在2005年,《福布斯》雜誌上刊登了阿裏巴巴員工貼牆倒立的照片,稱這是阿裏巴巴公司員工的“招牌動作”。的確,阿裏巴巴的員工都必須在進入公司3個月內學會倒立。男性要保持倒立姿勢30秒才算過關,女性保持l0秒就可以過關了。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就算其他方麵再怎麼優秀,最後也隻能是卷鋪蓋走人,離開公司。馬雲自己也是倒立高手,他可以單手支撐身體,倒立幾分鍾都麵不改色。
為什麼要讓員工練習倒立呢?馬雲對此有自己的認識:第一,倒立可以鍛煉身體,不用器械輔助,隨時隨地就可以進行,十分方便;第二,通過練習倒立,促使員工對問題進行換位思考,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可以培養創新思維。
自由遊走於佛道之間
早在英語班時馬雲就說過:“‘佛’字為什麼這麼寫?就是他一開始是人,後來變成‘弗’(不)再是凡人。”馬雲還說過:“人是未來佛,佛是過來人,佛也曾如你我般天真。”
馬雲很小的時候,逢年過節外婆都會帶他去燒香拜佛,外婆跟其他燒香的人一樣,拜佛時都是願菩薩保佑全家平安、發財。而每次馬雲都會“糾正”外婆,說應該“保佑”菩薩們平安、快樂,如果菩薩也需要用錢,那就“保佑”他們發財。馬雲每次說起這件事都開玩笑:“菩薩如果自己都不快樂,他怎麼給你快樂,他自己錢都不夠花,怎麼讓你發財,換個角度想,大家都有求於菩薩,而隻有你為菩薩著想,那菩薩最後會保佑誰?”就像現在,馬雲就把每個中小企業看作是心中的“菩薩”。
馬雲從來沒有說過自己“不開心”,但說過自己有“心不開”的時候。馬雲“心不開”時第一想到的地方是永福寺。永福寺位於杭州靈隱西側石筍峰下,迄今已有1600年的曆史。這裏古木環擁,錯綴修竹,境幽景深,很有世外桃源的意思。
方丈月真法師是馬雲的老朋友。他寫得一手好字,臨摹古代各“大家”的字都很有功底。另外,他還是一個建築奇才。現今的永福寺,占地百餘畝,有五個獨立的院落。這些院落全部是月真法師獨立設計的,而且是不出圖紙就命人直接建造,結果都很漂亮。
月真法師曾經是天台山一個寺廟的住持,他帶馬雲去過。他年輕時在天台國清寺裏留下的照片跟馬雲很像,所以馬雲經常開玩笑地對月真法師說:“其實我才是你,你才是我。我在外麵幫你做商業,你在廟裏替我修行。這樣想的時候我心裏就踏實多了。”
月真法師常說:“修行也並不一定非要在寺裏,在哪裏都行。”
而馬雲卻說:“那當然!想通一半的人才出家,全想通了就應該還俗。‘普度眾生’在廟裏怎麼整?出去幫助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和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那才是‘普度眾生’。”
馬雲跟人談事情最喜歡去永福寺,原因有二:第一,外麵去哪裏找如此幽靜可供交流和思考的好地方?第二,佛法裏有很多哲學思想,與人探討佛法比自己看書輕鬆得多,也有趣得多。
馬雲跟月真法師的交往比跟李一多得多。2010年,當報道說李一“弟子3萬”,連馬雲也已經“被拜師”時,他哈哈大笑起來:“如果李一是我的師父,那月真就是我爹。大家就是聊天的朋友而已嘛。”
所以,馬雲去重慶的道觀和他去找月真法師的理由是相同的,就是去聽聽道家說的和佛家說的有啥相同和不同,“吸收精華,剔除糟粕”。馬雲前兩年給一本書的推薦詞是這麼寫的:“2000多年了,道還是那個道,理還是那個理。”聰明人一看就明白馬雲推崇的不是哪個人,而是道家的哲學思想。
馬雲從來沒有對任何人迷信過,但對很多人都很“佩服”,比如對月真的建築天賦,對於丹的口才,對李一的記憶力,對王西安大師的武功,對劉謙的魔術……
“我要麼迷而不信,要麼信而不迷。”馬雲私底下開玩笑說。
早在2005年國慶節,馬雲去過一次重慶縉雲山。當時,張紀中導演由於多年勞累,血壓高了,心髒也不太好,於是他約了些朋友去重慶縉雲山的白雲觀調養身體。後來馬雲去看望張紀中,就上山待了一天。
2008年6月,馬雲在杭州三墩召開B2B高層會議,這次會議上馬雲提出了“雲計算”。當時反對的聲音很多,但最後馬雲拍板:“我不知道雲計算將來具體會有什麼用,有多大用,但我知道的是我們必須馬上做,雲計算將來一定可以幫助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