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尊稱敬辭相對是謙稱謙辭。謙稱謙辭雖然表現為有意貶低自己抬高對方,但也是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同時還具有一定文化教養的一種標誌。由此可見,運用得體恰當的尊稱謙稱、敬辭謙辭,是尊重聽眾對象的一種言語表現。
套言套語雖然並不能傳遞多少信息,但它是情感交流的一種必要方式,也是說話人社會身份、文化教養、道德水平的一種表現。人際交往中客套話的範圍很廣,主要有迎候語、祝賀語、告別語、致謙語、禮儀語、祈請語和致謝語,等等,這些客套話都可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2)諒解。
諒解是一種寬大為懷的表現。言語交往過程中的諒解,就是在體會對方心理、領悟對方用意的基礎上,不去挑剔或指責對方的言語疏忽或錯誤。尊重是相對於對方的平等地位或自己的優勢而言的,諒解則是相對於對方的言談的過失而言的。言語交往過程中需要諒解的情形比較多。例如,所表達的意思對方一時半會兒領悟不了或者誤解了原意;對方說起話來因水平所限或情緒激動等詞不達意;在特定語境中對方說話因一時情急而言語激烈,甚至說了過頭的話而造成言語衝撞……發生了這類情形,隻要對方不是故意所為、惡意相加,就應該予以體諒,心平氣和地用言語加以疏導,促使交談的深入進行。
交往過程中,諒解對方還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麵:
一個是從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判斷問題。所謂從對方角度來思考、判斷問題,就是分析弄清其說話的理由所在,即:為什麼這樣說、為什麼提出這樣的要求。能夠把握這一點,在回答對方問題、評價對方的言語時,就會比較客觀公正且能表現出克製謙讓的態度。
日本有一家專營化妝品公司接待了一位女士,她怒氣衝衝地投訴說她的女兒剛高中畢業,前不久在這兒買了一種麵霜,塗抹後滿臉紅腫發痛,現在要求公司給予補償。這家公司的經理親自接待。經理沒有就麵霜的質量優劣同她辯解,而是采取理智和冷靜的態度,同情顧客的遭遇,說:“實在對不起,您女兒的臉是我們最擔心的,不妨一起帶到醫院去治療吧。”結果醫生證明說:“病者體質異常,並非麵霜有毒,稍微治療就會痊愈。”這時,家長已完全消除了對立的情緒,經理才給她解釋麵霜的質量是經過嚴格檢驗的。家長立即道歉說:“實在對不起,原來是女兒體質不好,反而讓你們瞎忙了一陣,又這麼關切,真對不起呀!”試想,如果不諒解對方的言行,一味解釋麵霜的質量,對方會那麼心悅誠服地認錯嗎?可見有時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解決起來還要順利一些。
再就是對對方的想法、說法、做法表示肯定。對對方的想法、說法、做法表示肯定,是在更高層次對對方表示的理解。
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把自己等同於對方,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卡耐基說過,有一句處理人際關係最靈驗的神奇的句子:“我一點也不怪您有這種感覺,如果我是您,很可能也會這麼想的。”這句話的關鍵不僅表示對對方所作所為所見所言的諒解,而且表示了“心靈相通”的理解。
例如,一對夫妻商量度假問題,妻子希望在家休息,丈夫卻想去農村釣魚,還想到大森林走一走,接近一下大自然。他看妻子不願去,便心平氣和地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妻子聽,然後請妻子解釋一下不想出去的原因。原來妻子是不願意在農村親戚家的客堂裏睡覺,因為那樣不太自在,主人出入也不方便。聽了這話,丈夫趕緊說:“我也有你這種想法,隻不過沒有十分在意罷了,那我們就想個兩全齊美的辦法吧。”對妻子言和行的諒解乃至理解,使丈夫重新做出選擇。諒解和理解溝通了夫妻倆的感情,從而能夠心心相印、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