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非邏輯思考方法側重於使人的思考活動具有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運用邏輯思考方法側重於使人的思考活動具有準確性、嚴密性和條理性。郭沫若曾經說過:“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他的這句名言人們已普遍接受。實際上不僅科學工作者應當有這樣的風格,各行各業的開拓型人才都應當有這樣的風格。在運用思考方法的問題上,借用郭沫若的話,我們可以大體這樣說,要做到“實事求是”,必須善於運用邏輯思考方法;要做到“異想天開”,必須善於運用非邏輯思考方法。
思考方法的長期運用還能潛移默化地逐漸影響一個人的氣質與才能。邏輯思考方法的運用能使人逐漸養成嚴謹、冷靜、慎重,富於條理的性格作風;非邏輯思考方法的運用能使人逐漸養成熱情、開朗、樂觀,勇於開拓的性格作風。
以上是將兩類思考方法在創新思考中的作用作橫向對比。如果對創新思考的發展過程作縱向考察,則可看出,思考和解決一個較複雜的創新課題,一般都要經過兩個大的階段。第一個大的階段是“醞釀和產生新設想”的階段。這個階段主要需運用非邏輯思考方法,以突破已有知識和經驗的束縛,沿著各種非常規思路,反複進行輻射發散思考,力求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側麵,提出一個又一個新穎、獨特的設想。這個階段運用非邏輯思考方法,有如派出一支先鋒隊伍,披荊斬棘,築路架橋,開辟出一條前進的通道。第二個大的階段是“審查和篩選新設想”的階段。這個階段主要需運用邏輯思考方法,對所提出的種種新設想逐個進行審查、檢驗、對比、篩選,從中選定和加工製作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個階段運用邏輯思考方法,有如出動主力部隊攻關奪隘,直搗黃龍,以奪取戰鬥的最後勝利。
還可以再作這樣一個簡單的比喻:在創新思考過程中運用兩類思考方法就像撒網捕魚一樣,既要善於運用非邏輯思考方法,盡量把網撒開;又要善於運用邏輯思考方法,及時將網收攏。
說創新思考過程可以分為以上兩個大的階段,前一階段主要需運用非邏輯思考方法,後一階段主要需運用邏輯思考方法,這隻是一種大體上的劃分。實際上,一個較複雜的創新課題的整個思考過程,大都要經過“醞釀和產生新設想”與“審查和篩選新設想”之間的多次反複。邏輯思考方法與非邏輯思考方法不僅要彼此配合,相互促進,而且有時還會彼此交叉,相互滲透。一個較複雜的創新課題的思考成果,往往都是創新思考的“兩個階段”和“兩類思考方法”多次反複出現和交替運用的產物。
三、非邏輯思考方法日益受到重視
人類社會意識形態的某種狀況及其發展,歸根到底是由社會生產和經濟基礎的需要所決定的。思考方法的研究與普及也不例外。當今以電腦的普遍使用為標誌的科技革命,及其所帶來的社會的一係列變化,決定了非邏輯思考方法必將日益受到重視。
1.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科學門類的高度分化,產生了大量的邊緣學科、綜合學科和橫斷學科,它們不僅在研究的對象和內容上互相交叉,而且在方法上彼此滲透:這樣便淡化和模糊了各門學科之間的傳統界限,導致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科學發展的綜合化、整體化趨勢,從而也就要求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更著眼於“綜合”、“整體”的新的研究方法與思考方法。
2.隨著科技研究向宏觀方麵日益擴展和向微觀方麵的日益深入,探索和認識事物的複雜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已成為當代科技研究的一個新的特點。與此相適應,必然要求更加重視同邏輯思考方法的特點與作用迥然有別的服務於以上目的的各種非邏輯思考方法。
3.商品經濟的日益迅速發展,使競爭日趨激烈,從而必然要求工商企業不僅在產品的更新換代上,而且在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上;不僅在商品的生產和流通領域,而且在為公眾直接與間接服務的企業的各個部門,都必須更多、更快、更好地提出種種新設想,不斷有所突破、創新,以謀求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