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不到頭(2 / 3)

後來我將鋪中賬目又查了一遍,帑本分毫不短。於是將鋪中出入情形據實彙報樂斌,並請示如何辦理,可是樂斌卻沒有回複。我與官鋪沒有來往,藩司衙門需要換錢,我也命令在街上其它錢鋪兌換,以避嫌疑。樂斌也就沒什麼好指責我的。可是鑒於他心中的疑團未釋,我就自撰告示,讓藩司衙門印了幾百張,張貼到各處,大致意思是官鋪不準兌換外票、不準底數不足、不準賤買大錢。可是這些措施終究無法讓大錢暢通起來。總之,大錢不準入庫,那就肯定不能流通,州縣向百姓收納錢糧,不收大錢,等到將錢糧解送藩司衙門時,就在省城現買大錢。蘭州知府收落地稅,雖然不用解入藩庫,也隻收製錢,不收大錢,藩司衙門當然可以禁止這種做法。可是蘭州知府章桂文和彭沛霖是親戚,也是總督樂斌的人,那是不能指責的。至於下麵的州縣官員見省會尚且這樣,當然也就更不會收大錢了,因此物價漸漲,而大錢始終流通不了。

錢局本來位於東門外,段大章任藩司時,派首縣李敦厚領款承建,李敦厚共從庫中領去七千兩銀子,土司魯如皋又捐送幾千根木料。建成後,因為地勢較低,所以夏天常常積水。

和祥在任鎮迪道時,克扣士兵軍餉,被八旗官兵告到勝保行館那裏,勝保據實入奏,交給都統倭什渾布審辦,實降五級調用。彈劾的罪名是提款錯誤,可是並沒有追究他克扣軍餉的事。和祥在迪化時,曾經被士兵揪入廟內,關了幾天,才非常狼狽地回到蘭州。

樂斌在京當佐領時,就與和祥交好,對他很是照顧,讓我請示吏部,將他留在蘭州辦理錢局,並說他在迪化時辦得很有成效。既然樂斌說了,再加上許滇生又來信委托我關照和祥,我無法推脫,就催他趕緊捐輸複職,等吏部批準後就可以委任他管理錢局了。和祥於是賤買銀鈔,派專人到京城捐複,吏部的批文隨後就到了。隻是和祥既經降調,臬司的虛銜以及頂戴花翎按規定是不能再用的,臬司明緒也認為不能這樣做。和祥就記恨在心,求我在請示時仍然將按察使的虛銜寫上去。我想就算我答應了,上麵也通不過,既然你不怕出醜,我又何必較真。沒想到樂斌奏出後,竟然蒙混過關了。和祥接手錢局後,與蘭州道恩麟共事甚歡。和祥大作威福,更改舊章,首先是要另擇爐局,於是就在首府衙門隔壁廢舊的官署重新起造。

樂斌想委任蘭州知縣李敦厚代理秦州知州,就提出讓他捐銀四千兩,作為建造爐局的費用。和祥讓他的手下餘奎承辦。餘奎的父親餘升本是蘭州城裏的廚子,各處官署的宴會,都是他承辦,因為為人誠實,下麵的府、州、縣也就順便委托他在省城辦一些事情,或者申送文書,或者請領庫款,到年節時也會送他一份酬勞,一做就是很多年。餘升死後,餘奎繼承他的舊業,也就小有家產,官員們也常向他借錢。餘奎也仗著這些官員的權勢,在外邊收債放債。和祥和餘奎之間的賬,現在都沒有結清。

樂斌初到任時,命令餘奎至署,假以顏色,讓他將督署大門外的柵欄一律換成行馬,大約有一百根;又在大門內建造起一座很高的牌樓,雕梁畫棟,極盡奢華;又在花園裏麵建了一座觀音閣,塑像莊嚴。這些都是由餘奎墊錢修建的。餘奎是個商人,他奔走伺候這些官員,為的就是撈點好處,可是樂斌讓他建了幾處房子,卻一分錢也不給他,他當然也就頗有怨言。

現在和祥讓他另外建造錢局,而李敦厚的捐款又拖著不交,局中等待開工,於是就在藩司庫中借了三千串錢鈔,限期完工。完工後,照例祭神,和祥演戲演了足足三日。我陪樂斌看了一天戲,直到三更才散。錢局大門距街道很近,演戲的地方路人可以窺見。全城文武,歡聚一堂,歌舞升平直到半夜,伺候的夫役沒有不背地裏罵的,街上的人看了也覺駭然。

餘奎建好了錢局,要報銷費用,由府縣報告到我這裏,一共用去九千多兩銀子。他暗中將督署的工程費用也一並列入其中了,可是藩庫裏沒有這筆錢,我於是親加批駁,指出當時和祥欲搬進錢局,由代理首府那遜那古拉回稟製台,征用駐軍的舊營地修建,估計需要四千兩工錢,由代理秦州知州李敦厚捐出。這提議經過樂製台批準,命令藩司衙門執行,所以此項工程的開支除了四千兩外,絕不能再增加一毫。批駁去後,那遜那古拉當時已署理西寧府知府。我又根據餘奎稟告的詳情,再次批駁在案。我請示總督立案,等李敦厚捐款交來,立即歸還庫中。

李敦厚是四川樂山人,性情陰柔,他無論做什麼官,沒有不虧空的。他的父親和叔叔都跟隨身邊,隻要看見官署中有進款,也無論是公款還是私款,一律裝入腰包,然後帶回四川置辦田產。至於李敦厚公事怎樣為難,他的父親完全不管。段大章做藩司時,因與李敦厚是同鄉,就調他做蘭州縣知縣,可是蘭州縣知縣應酬多開銷大,時間長了,李敦厚也就吃不消。

有一次,李敦厚半夜裏從藩司庫中領去五千兩工程銀,以修理慶祝宮為名,分發給屬下歸還欠款。向來各省首縣都這麼做,名為調劑州縣,其實在發放時是可以做手腳的,所以官吏們都熱衷此道。近來兵餉短缺,拖欠太多,士兵的一家老小都依賴這份軍餉為生,庫中實在無款,還要想辦法籌措,如果有銀子轉發閑款,而把軍餉放在一邊,士兵們如何甘心?況且司書吏役和蘭州城裏的官兵,多多少少有親戚關係,署中舉動,外邊怎會不知?所以士兵家屬將總督衙門團團圍住,把段大章的轎子也給砸了,又將李敦厚的官服給撕了。李敦厚是個禿子,假發辮裝在帽子上,帽子被搶走了,辮子當然也沒了,路上行人看到了都哄然大笑。

當時還是易棠任總督,這時候他如果能將帶頭呼噪的士兵和婦女叫來開導開導,或許事情就平息了。可是他竟懼怕不出,以致婦女圍著藩署大聲鼓噪。當時段大章的母親已經病得很重,就此驚嚇而死。事情接著就這樣不了了之。

樂斌到任總督後,最初看李敦厚很不順眼,嫌他對自己招待不周,頗有怨言;後來不知怎的,又對李敦厚大加讚揚,說他忠誠可靠。在甘肅,秦州知州是最搶手的肥缺,現任此職的是張敘,山西進士,忠厚老實,不善應酬。樂斌幾次提及,總是說張敘不該占這個好位置,於是調他代理西寧府知府,而讓李敦厚代理秦州知州。張敘與李敦厚商議讓缺,經丁憂在家的平慶道費蔭樟協調,讓李敦厚拿出一萬兩銀子,張敘立即告病,費蔭樟從中也得到不少好處。我查明此事後,不想讓李敦厚代理秦州知州,怎奈樂製軍屬意於李,而臬司明緒和總督師爺彭沛霖也都為他四處活動,我也不能不遵從樂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