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內當家”的常務副外長(3 / 3)

出任外交部常務副部長幾年中,張聞天參加重大外交活動並不多,當時周恩來親自領導外交工作,1958年陳毅出任外交部長。作為外交部的第一副手,張聞天主要是主持部內的日常工作,是外交部的“內當家”。但是張聞天這個“內當家”在促進外交工作規範化、製度化,在推進外交基礎設施建設方麵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實際工作中,他注重調查和研究,在國際關係和外交思想理論方麵也有十分重要的貢獻。

張聞天在五十年代中期的國際國內政治環境中鮮明地論述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形勢發生了新的根本變化”,“戰爭不再是不可避免的了”。張聞天指出:“現在,和平的力量已經超過了戰爭的力量。帝國主義發動一次新的大戰已經更加困難了”。他認為帝國主義國家在“中間地帶”的擴張,製造局部戰爭的可能是存在的,但是發動世界大戰的可能是很小的了。張聞天始終認為,戰後世界的社會主義革命形勢並不成熟,因而戰爭與和平問題是占首位的,而戰爭與和平,張聞天明確地說:其可能性不是“一半一半、半斤八兩。二者的比例應該是三七開、二八開,最少也是四六開”,“總之,看起來爭取十年的和平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十年打不起來,以後就更不易打起來了。”

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五項原則是新中國外交所倡導一項根本原則,也是中國外交對世界的一項重要貢獻。周恩來是這一著名原則的首倡者和實踐者,而張聞天在理論方麵作了突出的貢獻。張聞天在1956年3月就提出:“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不僅適用於世界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不同體係的國家之間,而且也適用於同一個體係的國家之間”,“我們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世界上所有國家建立和發展關係。”張聞天的這一論述在理論上大大深化和發展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與精神。

張聞天對國際問題與外交的理論研究涉及相當廣泛的各個方麵,先後作出了許多卓有見地的理論貢獻。張聞天在論述民族解放運動問題時,強調要尊重各國的曆史條件和客觀現實,反複強調“革命決不能輸出”。張聞天認為外交是一國內政的延續,“我們在外交上的一切活動,都為了一個目的,這就是為我國保證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以利於我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建設”。為此目的,張聞天主張要團結國際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廣泛的“國際和平統一戰線”。此外,張聞天還對我國外交工作的工作風格、工作方針進行了大量的論述,認為要“立場明確、旗幟鮮明、說理透徹”,“合乎實際的謙虛和深刻的自信相結合”,原則性與“力求靈活、爭取主動”相結合,還要“樸素大方,既不寒酸,也不豪華”,主張“勤儉辦外交”。

張聞天在外交與國際關係上的論述極富時代預見性和現實針對性,在今天讀來,他的許多觀點和預見一一被曆史的經驗與教訓所證實。他在五六十年代環境下提出的許多看法,對今天的中國外交工作仍有指導作用。

§§第三章 周恩來與王稼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