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別讓生活貧窮禁錮了精神(1)(3 / 3)

我們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沒有產生過出人頭地的想法。”

“沒有人產生過致富的願望”,這個觀念在福勒的心靈深處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致改變了他整個的一生。他開始想走上致富之路,他總是把他所需要的東西放在心中,而把不需要的東西拋到九霄雲外。這樣,他的致富的願望就像火花一樣迸發出來。他決定把經商作為生財的一條捷徑,最後選定經營肥皂。於是,他就挨家挨戶出售肥皂達12年之久。後來他獲悉供應他肥皂的那個公司即將拍賣出售。這個公司的售價是15萬美元。他在經營肥皂的12年中,一點一滴地積蓄了25萬美元。雙方達成了協議:他先交25萬美元的保證金,然後在10天限期內付清剩下的125萬美元。協議規定如果他不能在10天內籌齊這筆款子,他就要喪失他的保證金。

福勒依靠自己在多年經商活動中培養起的良好的信譽,從私交甚好的朋友那裏借到了款子,也從信貸公司和投資集團那裏得到了幫助,他在第10天的前夜,籌集到了115萬美元,也就是說,還差1萬美元。

夜裏11點鍾,福勒驅車沿著芝加哥61號大街駛去,駛過幾個街區後,他看到了一家承包事務所的窗子裏還亮著燈,福勒走了進去,他看見寫字台的後麵坐著一個因深夜工作而疲憊不堪的人,福勒直截了當地對他說:“你想掙1000美元嗎?”

這句話嚇得那位承包商差一點倒下去,“想,當然想。”

“那麼,請你給我開一張1萬美元的支票,當我還這筆借款的時候,將另付1000元利息。”福勒還向這位承包商詳細地講解了這次商業冒險的重要性,並且還將其他借款人的名單給他過目,那天夜裏,福勒在離開這個事務所的時候,口袋裏已經有了一張1萬美元的支票。以後,他不僅在那個肥皂公司,而且還在其他七個公司和一家報館取得了控股權。當有人要求與他一起探討成功之道時,他就用他的母親多年以前所說的那句話回答:“我們是貧窮的,但不是因為上帝,而是因為你們的父親從來沒有產生過致富的願望,在我們的家庭中,從來沒有一個人想到改變現狀。”

美國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嘉拉蒂過去依靠洗衣店賺取微薄的收入為生,這位36歲的離婚女人,在生活上並非一帆風順。

她離婚後,獨立撫養年僅周歲的兒子,她把這種苦難的生活作為自身奮鬥的動力。她曾說:“貧窮就好像我們健身房裏的運動器械,可以鍛煉人,使體格強健。”

就這樣,她用僅有的38美元購買針線衣料,縫製了第一套自己設計的時裝,在達拉斯的精品店寄賣,結果證明,她確實具有設計時裝的天賦。1986年,她與人合作,漸漸走進了服裝設計行業。1987年,她加盟謝時利時裝公司,嘉拉蒂的才華得以展示,目前謝時利公司的業務正在擴張,每周平均開設25家分店,營業額每年能達到11億美元。嘉拉蒂設計的服裝遠銷世界各地,不久也成立了一家新企業,開始了自己的事業,而她作為美國一家大型時裝連鎖店的設計師,每年得到的紅利估計不會少於100萬美元。

荷蘭十七世紀偉大的畫家倫勃朗·範·雷思也是一位從貧困中走出來的成功者。倫勃朗出生於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是一位勤勞的磨坊主。倫勃朗從小就知道貧窮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因此,他立誌要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父親為了讓他讀書,省吃儉用積攢錢,最終把他送入了萊登大學。實踐證明,倫勃朗並不是念書的料,他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到了畫畫上。於是父母又把他送到雅格布·範·斯瓦丁堡那裏去學繪畫。

在這艱苦的時間裏,倫勃朗隻能依靠給先生太太們畫相來謀生。

也許是貧窮的環境給了他巨大的動力。在他負擔越來越重的時候,他的作品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偉大。在苦難的年代裏所創作的作品,則大多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珍品。

貧窮雖然不能直接帶來利益,但它卻能磨煉人的意誌。這種意誌可以戰勝心理上的負擔,衝破貧窮的堡壘,到達成功的彼岸。

“窮則變,變則通”,這是一條屢試不爽的真理。

4高尚的品質比什麼都貴重

隻要對自己所做的一切精益求精,頑強奮鬥,終究會磨煉出超人的才華,激發出那潛在的高貴品質。

去吧,孩子,我把你交給上帝了。”阿伯德·卡德的母親給了他四十枚銀幣,又讓他發誓任何時候都不撒謊,“孩子,在接受上帝的審判之前,我們可能沒有機會見麵了。”

這個年輕人外出賺錢去了。幾天之後,他遇到了強盜。

“你身上有錢嗎?”一個強盜問他。

“有四十塊銀元縫在我的外套裏麵。”阿伯德·卡德老老實實地回答。

強盜們哈哈大笑,沒有人相信他的話,因為他過於誠實了。另一個強盜惡狠狠地問:“你身上到底有多少錢?”

誠實的孩子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還是沒有人相信他。

“過來,孩子。”強盜頭子說,“告訴我,你身上到底有沒有錢?”

“我已經說過了,我的外套裏縫著四十塊銀元,他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