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別讓生活貧窮禁錮了精神(3)(1 / 3)

需要大量的錢。於是開始更加努力地工作,尋求升遷和加薪。接受更多的培訓,以便讓他們能賺更多的錢。他們的收入上升了,但同時他們的支出也上升了。他們得到了大額的工資單,但迷惑於錢都到哪兒去了。他們不停地為公司老板工作,但等待他們的隻是越來越多的債務和催款單,於是他們再加倍努力工作,再更多地獲取債務,陷於財務緊張的怪圈不能自拔。

接著,他們建議他們的孩子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找個安全的工作或職業。他們終生努力工作,然而隨後這個過程又將在他們的下一代中重複了。一位專家指出這就叫“老鼠賽跑”。他指出:一旦人們為支付生活的賬單而整天疲於奔命,就和那些蹬著小鐵籠子不停轉圈的小老鼠一樣了。老鼠的小毛腿蹬得越快,小鐵籠也轉得越快,可第二天早上醒來,他們發現自己依然困在老鼠籠裏。

許多人害怕沒有錢,不願麵對沒錢的恐懼,對此,他們不加思考地做出了反應。他們會去掙一點小錢,可快樂、欲望、貪婪會接著控製他們,他們會再作出反應,仍然是不加思考。他們感到恐懼,於是去工作,希望錢能消除恐懼,但錢不可能消除恐懼。於是,恐懼追逐著他們,他們隻好又去工作,但錢還是無法擺脫恐懼。事實上,許多人致富並非出於欲望而是由於恐懼,他們認為錢能消除那種沒有錢、貧困的恐懼,所以,他們積累了很多的錢,可是他們發現恐懼感更加強烈了,他們更加害怕失去錢。有一些人已經很有錢了,但還在拚命工作,甚至有些百萬富翁比他們窮困時還要恐懼。這種恐懼使他們過得很糟糕,他們精神中虛弱貧乏的一麵總是在大聲尖叫:我不想失去房子、車子和錢給我帶來的上等生活,他們甚至擔心一旦沒錢了,朋友們會怎麼說。

許多人變得絕望而神經質,盡管他們很富有。

恐懼使他們落人工作的陷阱,掙錢——工作——掙錢,希望有一天能消除恐懼。但每天他們起床時,就會發現恐懼又同他們一起醒來了。恐懼使成千上萬的人徹夜難眠,憂心忡忡。所以,他們又起床去工作了,希望薪水能殺死那該死的恐懼。錢主宰著他們的生活,他們拒絕去分辨真相,錢控製了他們的情感和靈魂。

除了恐懼,世間還存在另一種情感:欲望,有人把它稱為貪婪,即希望一些東西更好、更漂亮、更有趣或更令人激動,這是相當正常的。所以,人們總是為了實現欲望而最終變成是為錢工作。他們認為錢能買來快樂,可用錢買來的快樂往往是短暫的,所以,他們不久就需要更多的錢來買更多的快樂、更多的開心、更多的舒適和更多的安全。於是,他們工作又工作,以為錢能使他們那被恐懼和欲望折磨著的靈魂平靜下來,但實際上錢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即使有錢,也隻不過是高薪的奴隸而已。

恐懼和欲望這兩種情感會使你落入一生中最大的陷阱。

如果你讓它們來控製自己的思想,你的一生就會生活在恐懼中,這是殘酷的。為錢工作,以為錢能買來快樂,這也是殘酷的。半夜醒來想著許多的賬單要付是一種可怕的生活方式,以工資的高低來安排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一定要盡力避開這些陷阱,如果可能的話,別讓這些問題在你的身上發生,別讓錢支配你的生活。

7別讓金錢給你帶來煩惱

隻有你對金錢保持了一種正確、健康的心態,認為金錢就是金錢,它不等於快樂、幸福,也不等於生活的全部。

愚人讓自己為金錢而煩惱,聰明人則讓金錢為自己解除煩惱。

美國一家十分著名的調查公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統計,結果非常令人吃驚:人類70%的煩惱都跟金錢有關,而人們在處理金錢時,卻往往意外地盲目。

蓋洛普民意測驗協會主席蓋洛普·喬治說,從他所作的研究中顯示,大部分人都相信,隻要他們的收入增加10%,就不會再有任何財政的困難。美國預算專家愛爾茜·史塔普裏頓夫人曾擔任紐約及全培爾兩地華納梅克百貨公司的財政顧問多年。她曾以個人指導員身份,幫助那些被金錢煩惱拖累的人。她幫助過各種收入的人——從一年賺不到1000美元的行李員至年薪10萬美元的公司經理。她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對大多數人來說,多賺一點錢並不能解決他們的財政煩惱。”事實上,人們經常看到,收入增加之後,並沒有什麼幫助,隻會徒然增加開支——增加頭痛。“使多數人感覺煩惱的,”她說,“並不是他們沒有足夠的錢,而是不知道如何支配手中已有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