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3 / 3)

(5)偶而要提出疑問

直銷員直截了當地向客戶詢問想要知道的事情,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詢問的秘訣是,問題要清楚,讓回答的人能掌握問題點回答。

(6)要能抓住客戶的本意

直銷員要了解客戶內心的真實想法,除了聽客戶的談話外,還要從其他方麵去注意,譬如他的動作或表情。

63.及時打破冷淡的局麵

直銷員在拜訪客戶時常會受到準顧客的冷淡。因此,如何打破冷淡局麵,順利進行直銷工作是令新直銷員最為頭痛的問題,有些有較多實踐經驗的老直銷員也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一般講,最初拜訪客戶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你對對方的第一印象如何,這一方麵可以引起顧客的關心,也可以打消顧客的疑慮。

比較明智的做法是:開始交談時不露出任何“請你買”的跡象。而要給對方以:“這麼好的東西,若不給我們介紹,將是很遺憾的事”的感覺。用這樣輕鬆的心情去接近對方,效果自然較好。

通常,直銷員應該首先直銷自己,在初次拜訪時,確有實行直銷自己的必要。直銷員應先介紹自己的公司,再介紹自己,再說明為什麼來訪。不可直接說是來直銷產品的,而應說“因為這是對您非常有用的商品”或“最近這一行業有很多人使用這樣的商品,既節省了開支,又很受歡迎……”這樣先強調對方能夠得到的利益,才能夠引起客戶的興趣。

開場白到底如何進行才算合適,並沒有一個簡單概括的答案。以下幾種方式可供參考,而且也可在直銷時隨時加以運用。

(1)以提出問題開場。在這種開場白中,直銷員可以找出一個與顧客的需要有關係的,同時又是所直銷產品能給他滿足而會使他作正麵答複的問題。要避免提出對方可能會回答“不”的問題。例如,你可以問:“你希望減低20%的原料消耗嗎?”你甚至可以連續地向對方發問,以引導對方注意你的產品。例如問:“你看過我們的某某產品嗎?”“沒看過呀!” “這就是我們的產品。”同時展示樣品,接著就說:“敝公司派我特地來拜訪您,您覺得我們的產品如何?”

(2)以講述有趣之事開場。有時以講一件有趣之事或笑話開場,也可以收到較好效果。但在這樣做的時候一定要明確目的不僅僅是想引起顧客的快樂,所講的事一定要與你的產品的用途有關,或者能夠直接引導顧客去考慮你的產品。

(3)以引證別人的意見開場。如果你真的能夠找到一個顧客認識的人,他曾告訴你顧客的名字,或者會告訴你該顧客對於你產品的需要,那麼你自然可這樣說:“王先生,你的同事李先生要我前來拜訪,跟你談一個你可能感興趣的問題。”這時,王先生可能會立即想知道你所提出的一切,這樣你當然已引起了他的注意而達到了你的目的。同時,他自然會對你感到比較親切。你一定要切忌,不可虛構朋友的介紹。

(4)以贈送禮品開場。以贈送諸如鋼筆、針線包、筆記本等一類的小禮品作為開場,這在直銷消費品的時候運用比較有效。所贈送的禮品一定要與所直銷的商品有關係,因為這樣一來,完全可以在贈送禮品的同時,順便地提到你想進行的交易。

64.徹底消除顧客的恐懼心理

直銷過程中,顧客最基本的恐懼是什麼?

首先,顧客怕損失金錢或花冤枉錢,怕受騙上當、也怕買不起你的產品。其次,顧客怕產品或服務不值這個價格:尤其是新產品、特別容易引起顧客的疑慮(但是他們又希望自己是朋友和熟人中搶先買到新產品的人。“道理很簡單,”公關專家西格爾說:“顧客要的是,市場徹底測試過的全新產品”)。第三,顧客擔心別人的看法不同,怕某些人會因而嘲笑他、鄰居會取笑他,或是他尊敬的人會因而藐視他。

金錢是大多數人最常思考的問題,我們最害怕的莫過於損失金錢了。克服這個恐懼症的良方就是“專業保證”,包括提出事實及資料,消除顧客疑慮。白紙黑字計算給顧客看,讓他知道物超所值。另外,其他顧客的口碑也可以克服這種恐懼。他人的口碑是建立顧客信心,鼓勵顧客購買的最佳辦法。有了他人的保證,顧客就不會猶豫不決。

有時候,顧客會對產品本身感到害怕,這又是什麼道理呢?通常是因為直銷員不夠專業,未能在直銷過程中清楚解釋產品。直銷員應該在雙方對談的每一階段,確定顧客了解他所說的一切。隻要顧客完全了解產品的好處,他就不會害怕了。

顧客恐懼還有另一個原因——別人會怎麼想?直銷員必須徹底掃除這種恐懼,向顧客保證,他所敬重或害怕的人士,絕對會讚賞他這個明智的選擇。畢竟買方也是人,也希望獲得他人的肯定。你可以把購買相同產品的大公司或總裁們列成一張表,讓顧客過目。

65.把話說到客戶的心坎上

在拜訪洽談時要注意觀察對方的反應,洽談時要坦白直率,細心謹慎。說話時間不宜太長,說話的時候不可惟我獨尊,把客戶排除在外,因為我們說話的目的是想向客戶說明一些事情,使客戶發生興趣。

談話不能總是講自己喜歡的,而是要講別人愛聽的話。沒有這種習慣,任何洽談都可能失敗。金牌直銷員都明白這個道理。

要讓你的客戶願意聆聽你講話,甚至你不講話,他們還不願意。這樣才能夠成為一個好的直銷員。你要想感化客戶,不在於講多少,而在於講話的技巧——吐露客戶願意聽的話。

66.正確地為客戶做好示範

在拜訪客戶時,如果發現在場的顧客的興趣後,可以重點示範給他們看,以證明你的產品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適合他們的需求。當然,如果你的顧客是隨和型的,並且當時的氣氛極好,時間充裕,你可以從容不迫地將產品的各個方麵展示給顧客。但是,大部分顧客都不會喜歡你占用他們過多的時間,所以有選擇、有重點地示範產品還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你直銷新型的食物處理機,而你的顧客已有了一台老式處理機,這時你隻要向他示範你的機器的新功能就可以了,而如果你將所有的功能示範一遍,就會給顧客造成一種印象:這機器的大部分功能我的機器已經有了,不換也罷。

如果在示範過程中能邀請顧客加入,則效果更佳,給顧客留下印象也更深。在示範時你可以請顧客幫你一點小忙,或借用他方便而不貴重的用具等等,總之想辦法讓顧客參與進來,而不是在一邊冷眼旁觀。如果你直銷的產品使用起來很方便或是人們經常使用的,那麼你放心地讓顧客去試用,效果一定不錯。例如吸塵器,讓顧客自己使用一下以感覺它的風力大與噪聲小,一定會好於他看你表演。

在示範過程中,直銷員的新奇動作也會有助於提高顧客的興趣。比如,一般直銷幹洗劑的直銷員會攜帶一塊髒布,當著顧客的麵將幹洗劑噴塗在上。然而如果你一改常態,先將穿在自己身上的衣服袖子弄髒一小塊,然後再洗幹淨它,這樣的示範效果一定要好於前者。對於商品的特殊性質,新奇的動作往往會將它們表現得淋離盡致。比如鋼化玻璃,你盡管大膽地把它們扔在地上,當然你帶著鐵錘和不同質地的玻璃給顧客示範,效果一定也不錯。

在示範過程中,直銷員一定要做到動作熟練、自然,給顧客留下利落、能幹的印象,同時也會對自己駕馭產品產生信心。直銷員做示範時一定要注意對產品不時流露出愛惜的感情,謹慎而細心的觸摸會使顧客在無形中感受到商品的尊貴與價值,切不可野蠻操作。謹記你的態度將直接影響顧客的選擇。

在整個示範過程中,直銷員要心境平和,從容不迫。尤其遇到示範出現意外時,不要急躁,更不要拚命去解釋,這樣容易給顧客造成強詞奪理的印象,前麵的一切努力也就付之東流了。

一旦出現問題,你不妨表現得幽默一點,讓顧客了解這隻是個意外,那麼謹慎地再來一次銷鋼化玻璃,你的示範動作是舉起鐵錘砸玻璃,理想狀態是玻璃安然無恙。而當你向顧客介紹了這種玻璃的各項指數,並開始示範,顧客已想像到了結果是玻璃並不會碎,誰知恰恰相反,玻璃碎了。這時你怎麼辦呢?你一定不要麵露驚慌之色,你可以平靜地告訴顧客:“像這樣的玻璃我們是絕對不會賣給您的。”隨後再示範幾次。這樣就化險為夷了,也許還會增加顧客的印象。

總的來說,示範存在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隻要你努力去避免這些造成缺陷的原因,再加上你熟練的動作和幽默的語言,一定會精彩地完成示範,達到強化顧客興趣的目的。

(1)在示範前對產品的優點強調過多,從而使顧客的期望過高,而在整個示範中盡管你和你的產品均表現出色,但卻不能使顧客滿意。這顯然是直銷員自己設的一個陷阱,在介紹產品時不要過分誇張,一味強調優點,而是讓事實代你說話,你隻要充分展示出產品的特性與功能,顧客自然會感覺到。而與此同時,主動介紹一點這種產品設計上有待突破的地方,既無傷大雅,也是大有益處的。本來這世上就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由你自己點出來總比讓顧客發現而你又在極力隱瞞強得多。

(2)直銷員過高估計自己的表演才能。在示範過程中極力表現自己,這也是造成失誤的原因。在示範中加入一些表演成分的確可以加深顧客印象,但如果過分表現自己,則容易給人造成華而不實的感覺。而直銷員又不是演員,一定不要過分表演,其實嫻熟的動作以及簡練的語言、優雅的舉止才是直銷員最好的個人表現。

(3)在示範過程中隻顧自己操作,而不注意顧客的反應,這是示範中的大忌。如果在示範中顧客提出疑問,這說明他開始注意並已經跟上你的思路,這時要針對問題重點示範或重複示範,不能在示範中留下疑問不解決。如果顧客對你的示範表現漠然,你不要急於做下去,而是應該巧妙地利用一些反問與設問,想辦法讓顧客參與進來。總之,在示範過程中切莫忘記與顧客交流。

67.縮短會談的時間

想不想提高成交率?盡量縮短拜訪顧客的時間,就這麼簡單,但不要因而忽視這一點,傑出的技巧說穿了都平凡無奇。有位直銷大師經過調查研究之後發現,半數以上的直銷員拜訪顧客的時間過長。直銷員毫無必要地拖延,把時間花在閑聊上。

這些直銷員應當改變作風,將目標集中在適時完成產品介紹。過程中不要閑談,接著嚐試成交,最後愉悅而冷靜地結束會談。顧客願意和直銷員會談隻有一個原因,也就是直銷員有新產品可展示、或有新信息可提供,除此之外的閑聊,顧客一般是沒有興趣的。而且在他們眼中,和直銷員共進午餐是浪費時間。“百分之九十的顧客不受聚餐影響,”這位直銷訓練師說:“畢竟,顧客負擔得起一頓午餐,也比較喜歡自己付費。”他要求直銷員拜訪客戶時絕不浪費時間在閑談上。

68.滿足顧客的需求

金牌直銷員滿足顧客的“真實需求”。而真實需求通常和表麵需求大不相同。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戶外廣告公司直銷員希格潘,拜訪百貨公司老板吉斯特。這位顧客考慮很久,不斷告訴希格潘:“不要做我個人的廣告,不要考慮這個。”實際上希格潘從沒想過設計任何個人廣告但是吉斯特一直重複不要“個人廣告”,希格潘聽出了顧客的“真實”需求。他重新設計一個廣告,內容是吉斯特代表公司,談論重要的當地議題。他成交了。

“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想出鋒頭,”希格潘說:“因為怕別人認為自己愛麵子,所以他們就拚命說反話。特別是當顧客反複提起某一點時,絕對是說反話,正好讓別人聽出意思來了。”發掘顧客的“真實”需求,需要深入了解下列動機,再將之運用在行銷上:

(1)安全感(獲得金錢,不需擔心經濟狀況)。

(2)自我保護(個人及家庭的安全及健康)。

(3)便利性(舒適感,能夠更自由運用時間)。

(4)無憂無慮(安心,自信)。

(5)受肯定(擁有社會地位,受尊敬,希望得到他人的尊敬)。

(6)自我提升(心靈發展,渴求知識,開發智慧)。

結合上述需求的結果,就是我們常見的商品:

衣食住行:文明社會消費者的共同需求。

必要的奢侈品:在現代社會中,某些商品雖然不是生存所需,卻仍然是“必需品”。例如:擁有兩部轎車、附遙控器的彩色電視、家庭、辦公室的傳真機以及攝像機等。

利潤:零售商說在他的幫助下,你的甲晶牌可以賣得比乙品牌更好,或說他能靠直銷你的甲晶牌賺取利潤;精明的房地產中介商說,小額頭期款可以讓你得到大量利潤;共同基金直銷員描述股票市場的成長,說他預估未來幾年市場活躍;股票經紀人說明購買政府公債如何節稅。這些現象都顯示利潤是人們的需求,而且人人都有不安全感。

辦公效率:辦公用具直銷員告訴顧客,他們的機型能夠節省時間、避免錯誤、增進效率,所以可以提高利潤。這時候直銷員訴諸的是安全感、便利性及利潤。

安全感:提供安全感的產品或服務包括安全嬰兒車、退休金計劃及各種保險。美國人每年花費數百萬美金,來購買預防性藥品。如果你的產品創造安全感,恭喜你挖到金礦。

他人的賞識:多少人買房屋、鑽戒、時髦服飾,或是在後院加個遊泳池,莫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羨慕的眼光。

69.能成交才是重點

美國費城有位超級直銷員羅賓,運用另一種方法來培養成交信心。每天麵對大大小小的客戶,羅賓總是先拜訪“小”顧客。為什麼不趁著朝氣十足的時刻,拜訪大顧客呢?

西方國家個別做買賣的人有個習俗:“一天中越早得到交易,當天就會特別順利,”羅賓說:“我盡量讓每天的第一個顧客成交。交易大小無所謂,能成交才是重點。隻要手上有一筆成交紀錄,我就有了信心。”

“這是他的通常一些做法。如在下午三、四點鍾達到巔鋒狀態,那麼,自信夠,氣勢更足。這時他已經得到不少交易,累積了足夠的氣勢,正適合麵對大顧客。”

另外,直銷房屋的斯威尼則刻意製造成交契機。斯威尼每次帶顧客看房子,總會在屋子某處“意外”發現一塊生鏽的馬蹄鐵(幸運的象征,朋友都說是斯威尼事先布置的)。斯威尼會不著痕跡地讓客戶看見馬蹄鐵,但是什麼都不說。顧客心想“好運到了”。接下來斯威尼就不必費什麼工夫,顧客會主動成交。

70.被拒絕時不要自卑

直銷員在外出拜會客戶時,有時會產生一種是在“求人”的不良心態,從而使自己有一種自卑感。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其主要原因是直銷員沒有正確地認識直銷的目的和工作意義。直銷工作不但不是求人,而是在幫助別人,是在為客戶提供利好信息,是在為客戶提供優質利好的產品。如果直銷員能夠真正地這樣去想,自卑的心理就會自然而然地消除了。還有的時候,直銷員在拜訪客戶時,發現客戶的家庭狀況比自己好,也容易在心裏產生自卑的情緒,覺得客戶家比自己家更華麗、高級,因而在心裏有一種畏懼的感覺。

如金牌直銷員高先生就曾產生過這樣的自卑心理。那時候高先生剛從事直銷工作,後來,為了宣傳,他常常挨家挨戶地拜訪客戶。有一天,高先生在一座豪華宅院中,看到一個破舊爐具仍在使用,有些鍋早已經是鐵鏽斑斑,雖然高先生也曾建議對方買新的吧,但對方卻認為這是直銷員的伎倆而拒絕。

“即使是這麼有錢的人,也還使用這麼破舊的爐具!”高先生很感慨地對朋友說。豪華宅院中的情況也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這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我並沒有比別人差勁,這樣想就容易克服自卑的情緒了。

如何克服自卑感,以下幾條經驗可為你提供參考。

(1)直銷員要以“勝敗乃兵家常事”的積極心態,去麵對自己的工作。人類原本不會一開始就說“YES”的,請輕鬆地進行你的直銷吧!不要認為暫時業績不佳的直銷員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人。

(2)不要想像被拒絕時自己的淒慘遭遇,想到自己淒慘的樣子,誰都有可能精神萎靡。

(3)被拒絕時要忍耐,想一想自己加入直銷業時的決心和所樹立的目標,因為這是為了工作,必須培養自己的興趣,從事運動、休閑活動,讓自己忍耐痛苦,做好情緒轉換。

(4)成功的大喜悅和不成功的大氣餒是同時存在的。累積許多失敗的灰心氣餒,才能夠獲得大成功,小的工作隻有小的喜悅。

(5)有人拒絕的理由並不合理,但能忍耐這種狀況的直銷員才能成長。“如果被拒絕,怎麼辦?”有的直銷員非常害怕被拒絕,那是努力得還不夠的直銷員。這樣的直銷員“因為隻有很少一些客戶,所以很害怕失去新的客戶,因為怕被拒絕,與客戶洽談時就會膽戰心驚。這種情緒傳到客戶那裏,“客戶就會覺得和這樣的直銷員談話,隻能浪費時間而已”,反而會被拒絕。

克服自卑,無懼於被拒絕的秘訣是增加拜訪客戶的數量。因為,拜訪客戶的數量越多,被拒絕的比例越小。

其次,對新客戶不要抱過多的期待,新客戶是不斷產生的。不對新客戶抱著過多期望,便能以更輕鬆的心情去麵對新的客戶。

71.勇敢地再試一次

直銷員必須有在遭到客戶多次拒絕之後仍然堅持不懈、決不氣餒的精神和心態,不要因為客戶已經拒絕,就產生客戶不會同意的心理,也許你會連續幾十次、幾百次地遭到拒絕。然而,就在這幾十次、幾百次的拒絕之後,總有一次客戶將同意采納你的計劃。為了這僅有一次的機會,直銷員應該做出不懈的努力,要有再次拜訪的勇氣。直銷員的意誌和信念就在於此。吃了閉門羹未必是一件壞事,客戶或許會因為內疚,反而有了最佳的聯絡機會。勇敢地再試一次,一定能獲得成功。

直銷員上門訪問的一次成功率微乎其微,隻有靠一次一次堅忍耐心的爭取,才會成功。

日本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就是一位堅忍耐心的經營者,他講過一個他所遭遇的耐心不凡者。那人是一家銀行的低級職員,為了承攬鬆下電器公司的直銷,—次又一次地跑去向鬆下陳說。由於當時鬆下本無轉移直銷之意,所以第一次回絕了,以後次次如此。可這位職員每半年總要來訪一次,一直堅持了6年。後來,由於情勢的轉變和實際需要,鬆下公司決定新增關係銀行,生意當然最終由那位職員得到了。

這裏,還有一位以極大的耐心一天訪問6次最終成交的直銷員的故事。

有一天,這位直銷員向某公司的總務處長直銷複印機,這位總務處長同往常應付其他營銷員一樣地回答說:“我考慮考慮。”這位直銷員是一位老實人,聽他這麼說就答道:“謝謝您,那就請您想想看。”然後便離開了。當那位處長正鬆了一口氣時,他又來了,處長以為他忘了什麼東西,但他卻說道:“您想好了沒有?”然而,他看到的是處長滿臉吃驚的表情,於是他說:“那我再來。”大約過了30分鍾,“您大概已經——”,處長仍是一臉的困惑,這位直銷員又說道:“我再來。”

他又來了,處長心想:“我該以何種表情麵對他呢?”雖然他以自己及這位直銷員都承認的可怕眼神瞪了這位直銷員,但他的心裏卻越來越不安,“那個家夥會不會再來呢?”當處長正如此想時,這位直銷員又出現了,“您已經考慮——對不起,我再來。”

處長的情緒愈來愈惡劣,但是這位直銷員的波浪狀攻擊仍持續不斷,到黃昏時,他已是第5次來訪了,處長終於疲憊不堪地告訴他:“我買。”直銷員問:“處長先生,您為什麼決定要買呢?”“遇到你這個有著不合常理的耐心的人,我隻好認了。”

所以,隻要鼓起勇氣,有再試一次的耐心,這次你就能成功。隻跟客戶見一次麵就完成交易,是少之又少的事。因此,當要從客戶處告退時,一定要有再拜訪的勇氣,同時製造一個下次可以再做拜訪的借口。其方法大致可分為下列四種:

(1)向客戶要家庭作業

最好的方法是讓客戶給你一些家庭作業。譬如,客戶問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事,你就回答說“我回去查一查,明天再來向您報告”。於是理所當然地,你還可以來訪問了。

另外一個變通的方法就是,明知道答案卻不當場作答,而製造下次可再做拜訪的口實。不過,這必須是對方提出稍有深度的問題時才可以使用,而且說話還要有點技巧,譬如“這個問題我想大致不是……不過確實如何,我就不太清楚了,我回去再詳細查查看,改天再回答您好了……”

(2)以下次來送資料為借口

要在客戶的麵前當場做好資料是很花費時間的,而初次拜訪的時間最好不要拖得太長,所以幹脆跟客戶說改天再送資料給他。這樣不但節省時間,而且還製造一個可以再堂而皇之去拜訪的機會,可說是一舉二得。

(3)事先講出會再來拜訪的話

先說一些讓客戶不會覺得你是專程去拜訪的話語,例如:“直銷員每天都有可能出來拜訪客戶,屆時請多多指教。”

(4)看情形故意遺忘東西

如果沒有任何機會製造借口時,最後的辦法就是故意把東西遺忘在客戶的家,例如像地圖、書、雜誌等不很重要的東西,但必須清楚寫上名字才行。有許多直銷活動都是靠這種偶然的遺忘物來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