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樂與痛:心靈的創可貼(1)(2 / 3)

大多數人一生熱衷於追求財富、權勢、名譽,我們很少聽人說:“我一生都在追求快樂。”

因為,一般人總是相信,當他們得到財、權、名、利之後,快樂就隨之而來了。不過,等到他們耗費畢生力氣追到手之後才恍然大悟,快樂非但沒有來,反而換來了痛苦。

要追求快樂的生活,看似容易,卻需要相當的智慧。那麼什麼是快樂呢?請看一位作家的理解吧!快樂就是一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快樂是全力以赴,追求卓越。

快樂就是充滿希望。

快樂的人隻問耕耘,不問收獲。

每天生活緊張的人,是不會快樂的。

凡事順其自然,不必強求,就能快樂。

人一旦隻為錢而做事,那就注定與快樂絕緣。

快樂不是一種興奮劑,而是一種心靈的安定劑。

快樂的人懂得珍惜,他們從不埋怨自己缺少什麼,而會珍惜自己的擁有。

快樂的人勇於嚐試,敢於冒險。

以工作為遊戲時,生命就充滿了快樂;以工作為義務時,生命就變成了無奈。

快樂無所不在,無所不有!

其實,快樂和痛苦,純粹是由自己造成的。善於發現快樂的人,他們在生活中隨時都能找到快樂的種子。而那些整天憂愁的人,他們身邊盡管有許多快樂,但卻視而不見。如果說,發現快樂需要智慧的話,憂愁者所缺乏的就是這種在平凡生活中發現快樂的智慧。

不快樂的人不僅自己憂愁苦悶,而且不僅自己憂愁苦悶,而且常常會帶給別人壓力,他們經常抱怨這個,抱怨那個。但說也奇怪,不快樂的人通常不會承認“我不快樂”。

快樂確實需要智慧。快樂的人活得都很有味道,很瀟灑,也很豁達。他們領悟到生命的無常,不知何時災難突然降臨,惟有保持豁達才能從容應付。

很多不快樂的人,他們痛苦的來源是因為“把自己擺錯了位置”。快樂的人非常清楚如何安排生活,不快樂的人,每天睜開眼睛總是懷疑地自問:“我究竟要幹什麼?”

我們周圍有很多人,當他們下了班之後,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整個人癱坐在電視前麵,要不就是酗酒、豪賭,生活得很無奈。這種人一定是擺錯了位置,他可能想賺更多的錢,想爬得更高,或者有更多的欲望,由於不知道割舍,想要的太多,結果反而掉入痛苦的深淵。

所以說,要找快樂,就要懂得做出選擇,看你究竟把自己擺在哪一位?權力、名聲、財富,還是快樂?心理學家認為,快樂的來源包括“新的刺激”與“不斷超越”。這就說明了那些酷愛山的人,為什麼總是喜歡向高峰挑戰的道理。

快樂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假使一個人一輩子有錢、有權、有名,卻沒有快樂,仍舊隻能算是虛度此生。

有一位知名作家說過一句話:“快樂與哀傷就像兩條並行的鐵軌。”人的一生,憂苦的時候比快樂的時候多。但是,話雖如此,我們並不一定就得哀哀戚戚地過日子。仔細想想,在我們的周圍,每天都會聽到一些壞消息,這些消息已經讓我們無所逃遁,那麼為何不去找一些令人振奮的事情來替自己打氣呢?

物質上如果保持恬淡,精神上就能有更大的空間去豐富它。而且,物欲上的東西“邊際效益”遞減速度反而特別快。我們常歎,人生無奈,總是有牽扯不完的瑣事,不是擔心這個,就是擔心那個。在短暫的生命中,每個人應該留一些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隻問耕耘,不問收獲。因為快樂存在於人們為達到目標的奮鬥之中。

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成功和快樂。一個失敗的人生等於枉度一生,一個沒有快樂的人生也等於虛度此生。

4快樂的生活離不開微笑

時時想著快樂的事,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生活充滿陽光,自己的目標已隨時可以達到,世界變得多麼可愛。發自內心的微笑就會綻露在臉龐。

微笑是自信的象征、是禮貌的表示、是身心快樂的標誌。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能沒有微笑。微笑仿佛是一縷春風,化開久凍的堅冰;微笑就是一滴甘露,滋潤久旱的心田。假如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笑的世界裏,那將是多麼的可怕、無聊。

據說在18世紀,有一位紅衣主教患了可怕的膿腫病,瀕臨死亡,教徒們都已經絕望了,忙著為他準備後事。恰在這時,主教養的猴子滑稽地戴上了紅衣主教的紅色方幅,穿上了主教的袍子,在大廳裏學著主教的樣子走路、祈禱。主教看了後哈哈大笑,病情頓時減輕了一半。

猴子一連表演了幾天,居然挽救了主教的性命。

一笑能救命,由此可見微笑的魔力。

微笑是一種令人愉悅的表情,表達一種熱情而積極的處世態度。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微笑是他顯露最多的表情,也是人所擁有的一種高雅氣質。

微笑能散發出凡人無法抵擋的魔力。請人幫忙時,帶著微笑,別人幾乎無法拒絕你的請求;感謝別人時帶著微笑,別人會加倍領受你的感激之情;心情鬱悶時,微笑會解除你的煩惱;開心快樂時,微笑會令你更加愉快。